7月10日,晚上7時50分,紅磡車站的地面出口,擠滿了等待過馬路的人群。
這些人,有老有少,神情輕鬆愉快,在過路訊號燈前耐心等候,也許是一種都市裡每天都要面對的阻隔,但卻無減他們臉上的興緻。他們心裡,已準備好參與一個在香港體育館舉行的校慶表演晩會。
作為老校友,回到母校的校慶節目,是我尋回回憶點滴的一條引子。學生時代的純樸、衝動、不羈、爛漫,是一個個洗擦不去的成長印記。不同的人,也許有著不同的感覺,完美、苦澀、艱辛、磨練、甜酸苦辣的混合物,是甚麼,誰也說不定,但心裡留下的印記總是不會缺少。老師的花名、無關痛癢的吵駡、鬥得聲嘶力竭的班際比賽、開小差式的曠課,永遠是老同學聚餐的話題。患上柏金遜症的病人,記得的一定是幾十年前的初戀,或是戰爭時期失散的家人,的確,舊的回憶永遠來得更深刻和真實。而母校正是盛載回憶的一個瓶子。
找到自己的位子,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井然有序的系統,顏色、段數、行數、座號,有效地分配各人的空間和位置。對,今晚我就是這組號碼,幸虧,不是喬治奧威爾在《1984》內的那一種號碼使用方法。和先到先找好位相比,這是進步和有效的。的確,一萬人的場館,怎樣可以採用昔日的方法。我腦海裡的懷舊回憶,也許應該是修正的時候。小小的禮堂,不是可以容納多屆校友回來慶祝的地方,人向前走,是無可厚非的選擇。
只是,營繞在腦內的,還是母校的紅磚牆課室,殘舊的書桌,小小的聖堂,狹窄的飯堂,神父們破舊樸素的鞋子。望著小師弟們,一個一個抱著中樂器和西樂器坐在場館內,準備交響樂團表演,還有紅歌星式的表演舞台,專業的燈光,熟練的攝影師團隊,我忽然感到非常陌生。這真是我的母校嗎?一個校慶,竟然用上這麼多的表演資源,真是有必要嗎?昔日神父們的節儉,是為著學生的教育,那麼這場校慶的開支是為了甚麼?我真的很疑惑。
跟著,校歌在場館內奏起。感覺很奇妙。一間小小中學的校歌,在香港體育館唱出,機會恐怕不多,應該感到很感動才是。但取代著感動的感覺,是一份疏離感。昔日母校堅持的全人教育理念,是在社會奉獻所學所有,珍惜友情和回憶。在宏偉漂亮的場館內,我找不到這些價值的存在,它已失落跌宕在歌舞昇平的華麗空間,沒有自身的地方。這麼大的一個校慶場面,連校長的幾句循例說話也欠奉,我開始懷疑這是認真的校慶,還是一個在場館自娛的私人派對。
其後的表演,有壯觀的交響樂、英文粵曲、民歌演唱、流行歌演唱、合唱團、現代舞、魔術、書法等,算是有格調的不落俗套。但除了粉墨登場獻唱民歌的狄恆神父外,實在感覺不到溫馨。大部份節目,演出者的身份也不知道,直教觀眾有滿腦子路人甲的感覺。他們是校友、校友的家屬、還是邀請的嘉賓,是一個個有趣的謎題。當然,有不少高知名度的校友,還是能確實身份,像服務在終年找辦法加票價的巴士公司老總、昔日當過立法會主席的退休學者、像魔術師一樣策劃私有化行動的高人、花卉智庫和國手局的舵手。但他們的出現,更加深了那份疏離感,並說服自己相信,這是一場毫無意義的私人派對。錄下來的燈光與畫面是告訴後人,2010年的時候,某等顯赫人物合力製作了幾小時豐富但毫不親切溫馨的節目。這是在學校歷史當中,無足重視的幾個小時。
離開場館,回到家中,一直不能從那份疏離感,抽身回來。是社會環境的變換,而自己還是墨守成規;抑或是場館內展現的,只是一股偽風。我真的不知道。
被遙望的零時夜空,倏然下起雨來。雨點打在家中冷氣機的機殼,發出「滴滴嗒嗒」之聲,像在解答著我的疑惑。忽然我明白到,七月的雨,能洗擦掉的,不是深刻不能移的印記,而是遮蓋印記的灰塵。正是灰塵被洗滌,印記才會更明顯,信念才會更堅定。
那一場像灰塵一樣的校慶表演,已被七月的雨洗滌的乾乾淨淨,不留一點痕跡。
這些人,有老有少,神情輕鬆愉快,在過路訊號燈前耐心等候,也許是一種都市裡每天都要面對的阻隔,但卻無減他們臉上的興緻。他們心裡,已準備好參與一個在香港體育館舉行的校慶表演晩會。
作為老校友,回到母校的校慶節目,是我尋回回憶點滴的一條引子。學生時代的純樸、衝動、不羈、爛漫,是一個個洗擦不去的成長印記。不同的人,也許有著不同的感覺,完美、苦澀、艱辛、磨練、甜酸苦辣的混合物,是甚麼,誰也說不定,但心裡留下的印記總是不會缺少。老師的花名、無關痛癢的吵駡、鬥得聲嘶力竭的班際比賽、開小差式的曠課,永遠是老同學聚餐的話題。患上柏金遜症的病人,記得的一定是幾十年前的初戀,或是戰爭時期失散的家人,的確,舊的回憶永遠來得更深刻和真實。而母校正是盛載回憶的一個瓶子。
提示失明人士過路的「得得」之聲響起,表示行駛的車子已停下來。人群慢慢地越過馬路,走向場館。邊走邊想,會否遇到昔日的老師時,那位中文和中史科的陳國全老師已在面前。打過招呼後,我繼續在龐大的場館,尋找應到的入口。忽然,一陣說不出的迷惘,湧現到心裡。昔日的學校表演,是在那僅能容納300多人的狹窄禮堂舉行,儘管是小一點,但氣氛相當親切。站在台上的表現者,幾可見到所有人,與及向所有人交換目光,歡呼打氣之聲,可以熱透場內的空氣。我還清楚記得台上那「嗒嗒」聲響的木地板,和那塊龐大深灰色台幕所發出來的淡淡發霉氣味。那才是我的母校,但今次我卻來到了香港體育館,觀賞校慶表演晩會。一個陌生和不大相稱的場館。
找到自己的位子,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井然有序的系統,顏色、段數、行數、座號,有效地分配各人的空間和位置。對,今晚我就是這組號碼,幸虧,不是喬治奧威爾在《1984》內的那一種號碼使用方法。和先到先找好位相比,這是進步和有效的。的確,一萬人的場館,怎樣可以採用昔日的方法。我腦海裡的懷舊回憶,也許應該是修正的時候。小小的禮堂,不是可以容納多屆校友回來慶祝的地方,人向前走,是無可厚非的選擇。
只是,營繞在腦內的,還是母校的紅磚牆課室,殘舊的書桌,小小的聖堂,狹窄的飯堂,神父們破舊樸素的鞋子。望著小師弟們,一個一個抱著中樂器和西樂器坐在場館內,準備交響樂團表演,還有紅歌星式的表演舞台,專業的燈光,熟練的攝影師團隊,我忽然感到非常陌生。這真是我的母校嗎?一個校慶,竟然用上這麼多的表演資源,真是有必要嗎?昔日神父們的節儉,是為著學生的教育,那麼這場校慶的開支是為了甚麼?我真的很疑惑。
跟著,校歌在場館內奏起。感覺很奇妙。一間小小中學的校歌,在香港體育館唱出,機會恐怕不多,應該感到很感動才是。但取代著感動的感覺,是一份疏離感。昔日母校堅持的全人教育理念,是在社會奉獻所學所有,珍惜友情和回憶。在宏偉漂亮的場館內,我找不到這些價值的存在,它已失落跌宕在歌舞昇平的華麗空間,沒有自身的地方。這麼大的一個校慶場面,連校長的幾句循例說話也欠奉,我開始懷疑這是認真的校慶,還是一個在場館自娛的私人派對。
其後的表演,有壯觀的交響樂、英文粵曲、民歌演唱、流行歌演唱、合唱團、現代舞、魔術、書法等,算是有格調的不落俗套。但除了粉墨登場獻唱民歌的狄恆神父外,實在感覺不到溫馨。大部份節目,演出者的身份也不知道,直教觀眾有滿腦子路人甲的感覺。他們是校友、校友的家屬、還是邀請的嘉賓,是一個個有趣的謎題。當然,有不少高知名度的校友,還是能確實身份,像服務在終年找辦法加票價的巴士公司老總、昔日當過立法會主席的退休學者、像魔術師一樣策劃私有化行動的高人、花卉智庫和國手局的舵手。但他們的出現,更加深了那份疏離感,並說服自己相信,這是一場毫無意義的私人派對。錄下來的燈光與畫面是告訴後人,2010年的時候,某等顯赫人物合力製作了幾小時豐富但毫不親切溫馨的節目。這是在學校歷史當中,無足重視的幾個小時。
我為那班努力表演的小師弟感到不忿,在幾小時的表演當中,以至之前幾個月的排練,他們感受不到母校的真正精神。教育的結果不是炫耀,而是奉獻。當學生們看到一班相對成功的校友學長們,只是在建制的皮囊外,以但求名節保身的態度,去辦一些雞毛蒜皮的裝飾工作,他們能沾到的不過是一股凡間的俗氣,一股令人下墜的發霉之氣。母校神父的教導,我還是刻在心裡,像柏金遜症的病人,把一些值得緬懷的價值,長寄於心裡。鮑善能神父說過,簡單是福。對,Small is beautiful,Schumacher也是這樣說。
被遙望的零時夜空,倏然下起雨來。雨點打在家中冷氣機的機殼,發出「滴滴嗒嗒」之聲,像在解答著我的疑惑。忽然我明白到,七月的雨,能洗擦掉的,不是深刻不能移的印記,而是遮蓋印記的灰塵。正是灰塵被洗滌,印記才會更明顯,信念才會更堅定。
那一場像灰塵一樣的校慶表演,已被七月的雨洗滌的乾乾淨淨,不留一點痕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