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馮唐的《不二》之選


  走進擠迫的香港書展逛逛,不是近年的興趣。喧鬧嘈吵,摩肩擦踵,難以醞釀看書的情緒。誠品書店快將開業,想細心挑選喜愛的讀物,再等一會,不是甚麼損失。但今年的書展,自己還是算參加了半個份兒。悶熱的星期天上午,坐進一個全場爆滿的演講室,出席了作家馮唐的座談會,聽他談一下現今的文學與寫作。

  書展的座談會,有不少作家當嘉賓,馮唐只是其中一位,也是一般人相對陌生的一位,但卻可能是最不平凡的一位。這不是因為馮唐在年初時,曾不怕指摘,公開撰文表示不欣賞韓寒的作品,而是馮唐寫了一部精彩的黃色小說《不二》。在香港書店內,《不二》是一部被膠套封著的書,不是因為價錢貴,怕你損壞,而是文字的露骨程度,相信連日本的AV電影都沒有可能拍出來,年紀太小的朋友們,自然需要被膠封套隔開一下,等待心智成熟後才閱讀。

  據馮唐所述,《不二》在台灣還未有書商願意出版,更不要說政治思想更保守的大陸。原本以為閱讀這類衝擊情慾底線的小說,多是希望尋刺激的中年男人,但自己錯得非常厲害。出席馮唐座談會的讀者,以年青人佔絕大多數,當中更以女性為主。而令自己再訝異下去的,是身邊的人,全都是說普通話。說廣東話的,一位也沒有,真的是多帶幾副眼鏡進場,恐怕都要讓你再三跌爛。是《不二》太艱深?馮唐的文筆太大陸化?還是香港年青人提不起閱讀黃色文學的興趣?答案似乎應由傳媒人去認真發掘,而不是單純每年機械式報導書展的進場人數,迷信數字,缺乏內涵。香港人經常標榜言論自由,創作自由,難得有一部兩岸三地僅此一家出版的著作,談論和欣賞的香港人卻出奇地少,實在是很大的諷刺。

  黃色小說,其實不易寫。特別在視訊發達的今天,影像和聲音大大掩蓋文字的影響力。一個漂亮的胴體、迷人的眼神、誘人的聲線,遠勝一大堆嘮嘮叨叨的文字。要令讀者看得有癮頭,不單純是兩個赤條條軀體的東歪西倒,南征北伐,然後再來一個甚麼靈魂交融便算數。構思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固然重要,場景的一花一草,也應講究。要成為文學,更需要對人性的本質,有深切的描寫和批判,超越情慾和畫面的意義。中文原著的出色黃書並不多,自命才子的李敖,寫過兩部黃色小說:《上山上山愛》和《虛擬的十七歲》。不過兩書的情慾太哲學式,故事人物過於簡單,文字風流程度不足,未算是一流的文學作品。黃霑和林振強分別寫過一些精品式黃書,不過也是以嘻笑為主,不屬於小說,也沒有一個大格局。其實,黃色小說最重要的一個潛在訊息,是原始、平等、神聖。性是與生俱來的權利,不應受貧富、聰愚、身份、性別所限制,人人平等。陳之藩曾形容《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是一本反動的小說,有濃烈的左傾味道。李敖也稱黃書為紅書,有鼓動人們造反的涵意,長毛梁國雄經常穿的哲古華拉頭像T恤,印象中都是紅色的。這種潛在的抗爭意識,相信是一眾黃色小說,包括馮唐的《不二》,在大陸出版無期的主要原因。理解黃書的象徵意義,閱讀時便懂得追尋那股追求平等、反璞歸真的寓意。馮唐的座談會,出席者絕大多數是說普通話的年青人,情況教人意外之餘,也令自己有一份慨嘆,香港讀者群只追逐投資書、政治書,是一道狹隘的視野。閱讀和吸收不同種類的書,才算是真正的個人提昇。

  馮唐的《不二》,趣味在於一份毫無忌憚的狂,天馬行空地將一群歷史人物結合,對佛學作出一種另類的演繹。一般人或會認為佛和性充滿排斥,正所謂「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佛門人士視性為俗世的鏡花水月。但馮唐卻把兩者,運用在一種天然求真的表達,的確是相當前衛,但無疑會令學佛之人,視《不二》為一部邪淫之書。《不二》的封底部份是這樣介紹這部小說:「這是一場性愛的盛宴……白日宣淫,就地正法,肆無忌憚,一晌貪歡,佛門清淨地,成了風情萬種的極樂世界……」不論你認同內容與否,單看這短短三數十字,足以讓你目定口呆,也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不二》大致是一部怎樣的小說。

  《不二》的故事背景,是唐代時期禪宗五祖弘忍,考慮將衣砵交予神秀或慧能的事況。歷史上,神秀寫出了精短的五絕:「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著塵埃。」但慧能卻套上更巧妙的五絕:「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神秀和慧能及後出現分裂,成為兩派,那是公元六百多年的事情。馮唐把公元七百多年的韓愈和柳宗元,以及公元八百多年的唐朝豪放女魚玄機,也一併扯入故事,再加入一個小和尚不二,創造出一部令人看得爽朗淋漓的黃書,很值得欣賞。不少人或許著眼小說內,馮唐將男女身體不同敏感部位,作出清徹見底的描述,更甚質疑馮唐有沒有必要寫得那麼盡。自己的見解,反是佩服這份奇異的文字能力,把一些攝影機也不可能捕捉的細節和細胞反應,來個大爆發。馮唐本身是學醫的,跟日本的渡邊淳一相同,兩人也同樣寫出衝擊道德底線的小說,但馮唐卻不是渡邊淳一那種類型。渡邊淳一筆下的男女,在情感愛慾與社會道德之間遊走;馮唐筆下的男女,是從歷史人物創造出意義,帶著更原始的釋放。寫歷史小說,跟今天沒關係,不會是作者的意思。宗教領袖弘忍傳衣砵,釀成神秀和慧能的分裂,在那時那地,都有深刻意義。馮唐以風流的文字,笑傲蒼生,是對政治和權力,最含蓄幽默的竊笑。

  不能肯定你有沒有膽量,接受馮唐尺度的挑戰。但若果選購《不二》的話,應挑選紫色封面的長篇版。馮唐的另一中短篇著作《天下卵》,也有收錄《不二》的短篇版,但內容明顯不夠豐富。要黃,就應該黃到底,半桶水跟一桶水,雖然都是水,卻從來不是相同的東西。認識馮唐,選擇《不二》,是不二選擇。

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

抗爭,一定需要青筋暴現嗎?

  712日,晴。當天的香港政圈發生了兩件事:第一件,發展局局長麥齊光因房津問題,被廉政公署拘捕,繼而選擇辭職;第二件,《公司條例草案》第399條的政府修訂被否決,核數師的刑責不用伸延到僱員身上。

  之前曾閱讀過一則故事,來源及出處真的記不起來,但內容卻一直銘記於心。故事是關於一個小村莊的大夫,有一天到一個農家出診,替一位年邁力衰氣息薄弱的老年人看病,途中看見一頭死去的壯牛,心感不安。大夫看診後,認定老年人已到燭火熄滅之時,跟家人交待幾句後,便趕回去研究那頭死掉的牛。村民責怪大夫不近人情,竟丟下老年人,去看牛的屍體。大夫解釋說,老年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現象,不能避免。反而壯牛忽然死去,並不尋常,有可能是疫症的先兆,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麥齊光上任後12天火速下台,成為歷來任期最短的局長,造成相當大的政治震撼,梁振英管治班子的能力,受到強烈質疑。但其實,事件的本質上,沒有甚麼特別的地方。公務員在昔日的陋規下鑽空子,不是新鮮事。麥齊光不是這類個案的第一位被捕人士,相信也不大像是最後一位,坊間炒作的興趣,無疑是那股對梁振英衝擊的力度。一眾政治評論員和學者,很自然在本身已遍體鱗傷的梁振英身上,加上一系列政治101術語,甚麼老生常談式的管治危機,極速跨台,紛紛出籠見報。不過說到底,這也不過屬「阿媽是女人」的評論,沒有精闢之處。所謂政治學學者,並沒有認真衡量過上台落台是政治現實的一部份,在香港政壇也不是首次出現,就算梁振英真的受不住壓力落台,就像老人的生老病死一樣平常。聚焦在麥齊光辭職事件,而忽略《公司條例草案》第399條被大比例否決的意義,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評論疏漏,也沒有準確閱讀民間理性抗爭的正面價值。

  根據一些非正式資料,《公司條例草案》第399條的政府修訂被否決,有可能是歷年來,政府在議會內最慘烈的敗仗,6票贊成,35票反對,3票棄權,難看非常,亦非尋常,基本的護航盤也全不見影蹤。一般而言,沒有機會通過的條文或修訂,政府多採用撤回手法,避免尷尬。自己在6月底時曾寫過一篇有關《公司條例草案》第399條的文章,對政府胡亂引用英國的公司法條文,作出一些批評。但那一刻的議會氣氛,條文仍沒有一丁點兒被否決的徵象,民主黨、公民黨、工黨、民建聯均表態支持政府的修訂,自己亦形容,一眾會計師們打的,是一場沒有粉絲的硬仗。

  沒料到孤身上陣的小眾會計師們,在媒體沒有大幅討論和炒作下,單靠組織一眾專業團體,收集簽名,配合一些博客文章,以及學者訪問,向議員進行游說,在短短十數天內,竟把局勢完全扭轉了。最後一刻,反對政府修訂條文者,包括民主黨、公民黨、工黨、人民力量、自由黨、新民黨、民建聯、工聯會等八個政黨團體及其他獨立議員。老實說,單看反對者的政黨組合,並沒有甚麼公約數可言,他們選擇反對,應是盡了議員審議條例的職責,作出合理判斷。自己的博客文章對否決的結果,發揮了甚麼作用,並不知悉,但就算只是一隻在前進車輪上的小蒼蠅阿Q,自己也必會對名承認。這不是搶著邀功,而是向我們今天這個充滿張力、粗言穢語、依靠大聲、青筋暴現的畸形社會,說出一聲,文靜的公民手段,仍然是有效的抗爭方法。表達意見,游說議員,不需要燒車呔、耍溪錢、狂喊甚麼東東西西23條。這些非常值得參考和借鏡的正面抗爭經歷,一眾政治評論員和學者,不願作出評價,是失職,也令一眾公民失去認識抗爭《公司條例草案》第399條的過程。香港政治的抗爭,不應純是街頭式的口號抗爭,而是更務實的議會游說,和具內涵和理性的討論材料。街頭抗爭,只是報章上的相片和標題,不一定獲得所爭取的結果。需要實踐和討論的政治,層次在更高的位置。

  香港回歸15年,沒有進步的,不單是政府和政客,而且是那幾位熟口熟面的評論員。真正做到公民社會的高質素抗爭,需要走的路,還遠矣。

2012年7月11日 星期三

那一張《戰場上的明信片》


  一百歲的老牌日本導演新藤兼人,辭世前的一刻還孜孜不倦拍攝電影。他留給世人最後的話語和影像, 是一張《戰場上的明信片》。  

  新藤兼人的電影,之前沒有看過。但從戲名來猜量這齣新藤導演辭世前的遺作,不難估計到這是一部從戰爭背景出發的抒情文藝片。在電郵、whatsapp、數碼照片泛濫的年代,沒太多人,特別是年輕一輩,會對明信片產生甚麼感情或興趣。自己對上一次是甚麼時候收到明信片,已經記不起,明信片彷彿已是一個字典內的詞語,商店內不暢銷的物品。新藤兼人用明信片來講故事,勾起人們昔日的情懷,把腦海內早已遺忘的文明習慣,重新帶回螢幕上。

  眾人談的,多是電影內的反戰訊息。戰爭奪去人的生命,拆散家庭,為人帶來物質上和心靈上的破壞。諷刺的,是對發動者而言,戰爭的目的,倒是帶來更多的物質資源和更令人嚮往的享受。要批判戰爭,不同電影有不同手法,有些營造殘酷迫真的場面,如韓國電影《太極旗飄揚》,有些義憤填胸,如美國電影《生於七月四日》。以純文藝手法,沒有槍,沒有炮,沒有士兵屍體,沒有刻意的煽情,仍能締造豐富的感染力,來詛咒邪惡的戰爭,是需要很高的技巧新藤導演做了一個令人信服的示範

  松山啟太(豐川悅司飾)和森川友子(大竹忍飾)的個人及家庭故事,固然是一曲曲戰爭的悲歌。但自己更欣賞新藤導演含蓄的文藝演繹,將這段二戰後的小人物故事,發揮往更廣闊的文明意義,超越戰爭的框架。像友子堅持到河澗打水和燃點油燈,繼續走亡夫的道路,拒絕使用自來水和電燈,正是反現代文明的另類反戰控訴。戰爭本是為了資源和方便,接受物質上的改變,等同接受戰爭的合理性,痛苦的友子堅毅地熬下去,跟現代一些環保人士堅持不用汽改踏單車、減輕用電少用冷氣、不用洗潔精污染環境,其實是相同的精神意義。松山和友子最後放棄逃離傷心地,改為重建家,是人生一種積極的態度。在焚毀的土壤以原始的方法種麥,又是另一種意義。麥是麵粉的原料,為人帶來很大的價值。麥田更是人文精神的象徵,代表一份豐厚的內涵電影海報選擇以麥田作為畫面。摧毀後重建文明,是日本文化其重要記,動畫、小說、電影,屢見不鮮。新藤導演把戰爭的傷痛最後輾轉帶到一塊豐盛的麥田,其實是充滿一份正面的人生態度。這也是一位一百歲的老人,希望跟觀眾說的話。

  明信片的價值,是為親人朋友帶來喜悅。友子的亡夫在戰爭期間被迫壓抑這份情緒,最後回覆妻子的明信片,是松山本人親身的拜訪和說話。松山本人就是傳送訊息的明信片。人與人之間,不應有量度不到的隔閡,沒有甚麼比親身送上問候更具價值,這才是人應有的本質。新藤導演寄給友子的回覆明信片,就是松山這個人,只有人才能令生活變得有意義。明信片只是一種形式,式微與否,並不重要。能夠鞏固人與人的感情,甚麼都是一張珍貴的明信片。這一文明意義,超越戰爭和時空。

  電影還有其他豐富的枝節,當中充滿世俗、無奈、諷剌,貪生怕死避兵役、幸運的簽、老人的孤獨、被詛咒的明信片、代兄娶嫂、爺媳亂倫、小男人想瞞妻立妾、赤膊格鬥,雖讓人惋惜,但暗地裡其實也有幽默人生的一面。繼《奇蹟》後,《戰場上的明信片》是另一品味和寓意的日本電影。男主角豐川悅司,是很具性格的演員。之前看過的《情書》及《我和尋回犬的十個約定》,展現出不同的形像。這次的松山啟太,又是另一類嘗試,但同樣演得非常出色。演員有不同嘗試,走出自己的框架,才能繼續進步。女主角大竹忍,印象較模糊,一些介紹提到她曾演過《鐵道員》,自己真的記不起。但這個愴桑的友子,倒不會讓你遺忘。

  最後,謹此向新藤導演致敬的道別,他這齣一百歲高齡的創作,絕對是值得一看的出色電影。

2012年7月5日 星期四

壹傳媒疑粉飾報表


  壹傳媒(HKEx 0282)剛剛發表了20123月度的年報。全年業績,仍然錄得虧損,情況令人產生擔憂。儘管收益微升了4.5%36.3億港元(下同),但虧損仍然由2000萬擴大至1.8億。比較一下直接競爭對手東方報業(HKEx 0018)的同期業績,其實也出現倒退,稅後溢利由2.9億下跌至1.2億。整體行業的經營格局,看來出現一定的困難。

  但是壹傳媒的情況,不似是一句簡單的行業困境,便可作出一槌定音式的結論。一些財務上的數據,還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空間。首先,1.8億的虧損,其實是載有一些特殊項目,其中包括一筆8.5億出售動畫製作業務予大股東的盈利(見年報附註12),以及一連串減值虧損,共2.7億。若果把出售業務的盈利剔走,並撇除減值虧損部份,壹傳媒的稅前經常性虧損,應該約是5.9億。而這個數額,亦與營業現金流淨流出的5.1億較為接近,自己認為以這個虧損水平來理解壹傳媒的經營狀況,會比賬面虧損數字,更貼近事實。而若果從現金流來看,壹傳媒在2011年度尚有營業現金流1.1億的淨流入,數據無疑顯示,2012年度壹傳媒在業務上出現了大問題。

  壹傳媒在這個年度的業務變化,是發展了免費報章。從財務數據上的反映,免費報章是壹傳媒的一個包袱。壹傳媒的分部資料,並不十分完整,沒有收費及免費報章的分部數據,也沒有香港和台灣的分地收益數據,故只能從其他材料來推敲。從所得稅開支的資料看,2012年度壹傳媒在香港和台灣的即期稅項分別是7800萬和3300萬,與2011年度的6700萬和600萬相比,是有所增加。以此估計,壹傳媒其實有部份業務,還是錄得課稅溢利。賬面虧損擴大,免費報章的發展,相信是主要源由。

  依著這個框架,來理解壹傳媒出售動畫製作業務的70%權益予大股東,便會有另一角度的體會。動畫製作業務在壹傳媒2011年及2012年的賬目,分別錄得2900萬和6400萬的虧損(見年報附註12)。大股東願意以財務顧問「計算出來」的公允價值,在201111月以7.8億現金來購入這項高溢價權益,看來更重要的意義,是變相注資入壹傳媒,並且讓公司錄得賬面盈利,減少虧損金額。這不是胡亂猜算,而是有理有據的合理推論。壹傳媒在年終結算日2012331日,把動畫製作業務剩餘的30%權益,作出全數的減值虧損準備,賬面值現為零(見年報附註24)。由此可見,大股東手上的70%權益,合理價值同樣也應該是零,否則壹傳媒便是作不適當撥備。由201111月到20123月短短幾個月,大股東願意接受蒸發7.8億的不幸結局,絕不似是簡單的投資決定。

  大家不應忽略壹傳媒在20123月時的現金結存,只有7.3億。倘若相關的出售動畫製作業務交易沒有發生,壹傳媒年中期間便沒有7.8億的現金資金,來支持業務上的資金需要。再換另一個角度看,壹傳媒在20113月時的8.8億現金結存,在一年間其實已全部用去,很大可能是投放在免費報章的業務上。出售動畫製作業務獲得的7.8億資金,是暗暗支援了壹傳媒的營運。看通這項關連交易的背後意義,大家或應更留意壹傳媒2013年中期業績,看看營運和現金流會出現甚麼樣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