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掀開《母親愛的手扎》之背頁



  弱國無外交,但強國的外交也不見得合符情理。以國土糾紛為前提,殃及文化的交流,打軟性經濟牌,是十分小家的想法。幸好香港的電影商,還是擁有兩制下的自主,讓親情洋溢的日本電影《母親愛的手扎》,不受大氣候的影響,得以在香港的戲院放映。

  電影的男主角,是久違了的役所廣司,他在《談談情.跳跳舞》和《失樂園》,留下令人難忘的印象。今回他既不跳舞,也不出軌,飾演一名悉心愛護家庭、照料母親的中年作家(伊上洪作),帶出上世紀5070年代,日本家庭三代人的家庭倫理。電影故事並不複雜,卻平實地拍出一個地道日本家庭的生活輪廓,和當時社會風貌。老中青各輩的生活模式,主人與僕人的關係,城市和鄉間的差異,都很細膩地滲透在觀眾的眼前。伊上家是一個在東京很典型的儒家家庭,主人翁伊上洪作既肩負了財政重擔,亦需照顧在鄉間患上輕微癡呆症的母親,與妹妹一家和睦相好,也要同時處理好自己的寫作,以及教導女兒,並和她們溝通。說實在一點,也有些能人所不能的感覺。伊上洪作年幼時,曾被母親丟棄在奶奶的家中一段時間,因而心存芥蒂,造成一道心裡鬱結。這道鬱結終於在目睹女兒長大,多跟母親溝通下,慢慢得到解開,一段母子情也在暖流下,得到人間的祝福。

  這類慈母手中線的電影,是永遠皆有魅力。但簡單故事,其實也是最難處理。導演原田真人以平實的生活作包裝,大自然的漂亮色彩作點綴之餘,亦替電影配上不少心思和詩意。如伊上洪作親歷兩次海航的不同心境,母親從寒冬的小屋風雪步向暖和開朗的春分,母子二人在看不見盡頭的海邊相勉,背後的意境都具深層次的意義。當中原田真人給予海代表母親的意義,很具象徵味道,也帶有村上春樹在《海邊的卡夫卡》中,對海的暗喻,畢竟日本是一個被海包圍的島國。日本電影在畫面構思,以至情節內涵,一直都有獨特精彩之處。甚至在佈景、道具、服裝上,一台巴士,一件擺設,一套衣服,都一絲不苟,這些實在是今天華語電影需要學習的地方。電影是大眾的娛樂,也是文化實力的展現,不是嬉嬉哈哈,三兩億票房那類數字上的成功。

  伊上洪作這個60年代的作家角色,也令我想起兩件事,儼如電影的背頁。第一件是廿多年前,日本另一名導演深作欣二,曾出品一齣味道截然不同的作家自傳式電影《火宅之人》。那位主人公桂一雄也是一名很受歡迎的中年作家,但他卻不能安於家裡寫作,需要從不同女子身上尋找寫作靈感,然最終也鳥倦知還,返回家人的身邊。伊上洪作的持續顧家,以及桂一雄的中途棄家,實在是一個強烈的對比,使《火宅之人》成為一齣味道與角度完全不相似的電影。伊上洪作的好男人行為,無疑是社會的正面模範。但就算是浪子桂一雄,自己的家還是最終的歸宿。日本文化的闊度相當,充滿不同的故事,也充滿不同的表達方法,不是單元思維。這種豐富的多元化,令日本的小說和電影,永遠帶有一份值得欣賞的魅力。

  第二件是有關60年代大陸作家的坎坷。當電影的畫面帶出伊上洪作的小康之家,在精緻的私人會所搞家庭聚會,大陸原有機會成為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的華人作家老舍,落泊地結束了生命。當然,作為電影觀眾,我也會懷疑一名當年成功的日本作家,是否真的能享受豐富的物質生活,但至少我不會認為一個在大陸的作家,需要走上自毀的道路,精神生活才是一個文人的生命,這是活生生的一幕悲劇。一般人或許只會聯想到,日本60年代的國家現代化,大大提高了國民的生活質素,但實際上日本的文化發展也能緊跟著社會節奏,文人也有他們生活的空間。香港有一位成功的商人,說他從來不讀小說,但看來他不明白,只有作家寫下來的,才是一片土地的不朽價值。沒有作家,沒有甚麼人文價值可以延續。至少給母親的愛,不致於只是一張張筆直的鈔票。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老師們,這是我的兩句話


  上週末,一群老師進行了示威集會,促請教育局盡快推行中學的小班教學,以30人一班為短期目標,長遠目標更應是25人一班。

  老師們的口號,當然是為了提高教育質素,讓學生得益。但潛台詞是甚麼,相信不用畫公仔畫出腸,那不就是飯碗保衛戰。今天的既得利益者,總學會不少轉折的話語。堅持丁權的,總是為了風俗;不想前面無敵海景被擋者,總是說填海影響生態。其實,最應該保衛學生利益的,是一眾家長,但我認為,小班教學不會是家長們心裡的想法。一般家長,大都是名牌主義,名校每班人數減少,即是學生進入心儀名校機會減少,這豈會是家長的內心願望。老師們搞了那麼多的動作,中學校長們數週前更是一字長蛇陣「曬冷」,還是鼓動不到各校的家教會組織大力支持,小班教學在家長心目中的地位,實在可想而知。只是不少家長還是厚道和功利並重,不支持也不致於明言反對,畢竟子女仍在學校就讀,投鼠自當忌器,當反動份子不見得會有好下場,家長多是聰明人呢。

  從家長的選擇,小班教學也不見得有甚麼特別的吸引力。現今最受家長歡迎的幾家直資中學,都不是小班教學的學校。個別班次,每班人數更超過40人。從公開試的成績,畢業後能看得見的畢業生表現,我實在得不出小班教學能大幅改善學生學習的結論。學校時期在大班學習的我,小學50人一班,中學40人一班,學習還是正常進行,自己同樣能走到今天的地步。兒子現今念每班30人的小班,卻看不出他的學習順暢了多少,這也是我對小班教學的直接質疑。小班教學就像快餐店餐牌上的一道選擇,多一款不會嫌多,顧客也不會討厭。如果所有學校都是私人經營,顧客的選擇自然能告訴市場的反應,願意選擇和負擔小班教學的家長,自會作出他們的決定。只是,今天的學校不全是私營,而是存在大量津貼學校,小班教學更涉及大額公帑,家長又沒有直接選擇權,成熟的社會不應任由既得利益者留下單聲道的聲音,所以我選擇在網絡世界留下我的兩句話,講出坊間沒有人願意說出的東西。

  從公帑應用的角度看,任何支出都應該物有所值。小班教學的成效,其實遠不及一個有能力、有熱誠的老師。從我兒子現時的學校經驗,我對一眾老師的信心是非常不足。看著老師們的考試卷、答案、評分標準,我不覺得在今天相對小班學習的兒子,有甚麼學習優勢。有中文老師教成語「瞠目結舌」時,發音竟是「堂」目結舌,不由得自己先來一個瞠目結舌。這是反映甚麼問題,我希望一眾老師們好好反省一下,更不想再引伸帶出書商已經幫助了他們不少。就算是行政工作怎樣多,不完全清楚的材料,先去備課,是應盡的責任。一竹篙打一船人,可能是有些偏激,但現實的老師們,鍾情打麻雀、賽馬、炒股票、炒樓的,確實不是一個小比例,這是我認知的境況。在面對老師名額不足時,被裁減的,永遠是Last In First Out形式,挑選出最年青的老師,而不是考慮教學表現。這間接保護上層的既得利益,但算是教育質素的考慮嗎?各行各業,特別是專業範圍,持續進修,基本是必然事情,也不代表在職人士不用處理行政工作以及辦公室政治。老師們不斷埋怨工作負擔重,瑣碎事多,還要學習,其實不易得到社會的同情。大家都在不同角落逼迫的空間,為糊口奔馳,全城的情況相差不遠。以小班教學為藉口,只求保住自己飯碗,卻不能為學生帶來教學質素的實質提升,至少不會得到我的支持。

  老師們把槍頭瞄準滿身子彈孔的吳克儉,營造他不理從業界聲音的壓力,亦是值得批評的方法。我對孫明揚徹底失望,對吳克儉沒有期望,對教育局亦毫無好感,不代表我會因為他們的不對,而完全接受另一群既得利益者的表述。相反,依賴這類批判式的手段,來爭取權益,更贏不到我的尊重。要說服我,老師們應該依靠自己的能力,不是口號。在老師們能證明他們的能力前,我不會支持繼續任何深化小班教學的建議。

  作為納稅人以及教育開支消費者,這是我想說的幾句話。沒有那群標榜為民請命的議員肯說,就由我來先說。望同道人向一眾老師們,說出家長見班主任時,不敢帶出的亮話。香港不應是既得利益者說完就算數的地方。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從林奮強事件看今天的香港社會


  近日和友人喝咖啡時,忽然談到林奮強。友人原來是林奮強的忠實支持者,多年來對林氏的分析和文章,全都讀透。對於林氏被質疑藉內幕消息賣樓,繼而演變成疑似提供非法回佣的事件,友人深感惋惜。按友人的說法,林氏不愁生活,選擇辭掉工作,全心出任行政會議成員,是一份難得的熱誠。搞出這樣的麻煩,實在是令人始料不及。

  對於友人的見解,我不能認同。麻煩總有始作俑者,大頭佛搞了出來,不能單單埋怨傳媒追蹤事件的嚴苛。其實,林奮強事件可以被看成單一事件,這是某一部份打落水狗傳媒的取態:那是梁振英的錯,梁振英眼光有瑕疵,梁班子乃烏合之眾。是否接受這種表徵式評論,實屬見仁見智。但若果把林奮強事件看成一件社會事件、一種社會價值的凝聚,我們可以看到更闊更深的意義。

  說句老實話,那麼多年來我從未讀過任何一篇林奮強的文章。認識他的見解,是從報章轉載的觀點而來。我知道他是一名地產大好友,對地產投資有心得,是一名著名分析員。他也許能準確捕捉市場,但談不上是甚麼大道理,只不過是一名資本家而已,算不上一名濟世的政治家。近代中國最值得敬重的官僚知識份子曾國藩,一生對土地田產的投資囤積,都不熱衷,也厭惡尋租活動,只致力鑽研學問、搞好民生。相比之下,我會認同曾國藩多於林奮強。

  香港近30年釀成的風氣,是住要住得高,食要食得好,能者達者,才被視為社會的莘才精英,卻從來沒有人深究他們的人生哲學,是否真的值得推崇表揚。學校教的克儉樸實,完全被報章上的奢華閃爍所遮蔽。昔有笑貧不笑娼,今是欺貧不欺倡。報章把炒家的倡狂,正面包裝為市場經濟的自由活動,為的,不就是持續的樓盤廣告收入嗎?去年4《明報》首先揭示政府智囊學者王于漸炒樓置富,翌日便立即補鑊地讚賞王于漸能學以致用,學術財富兼得,無疑是典型的擦鞋級文章。知識份子辦報辦成如此,委實叫人傷心。梁振英要搞民生、拚政績,根本就不應找林奮強這類吸金明星進入行政會議,他們的理念和原則,跟曾國藩那套民生政治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但現實上,不論是公職或選舉,人們最愛標榜的,往往只是知名度,不是箇中的品格和道理。林奮強的分析和文章無論怎樣精闢,一看見他對賣樓事件窩囊的回應,便很難用思考細密來形容他的思路。這對香港本土大眾,應該是有意義的一課,也讓人更清楚認識所謂著名的分析員,背後可能擁有的辦事標準和價值,究竟是怎樣的水平。迷信名牌,亦是香港政壇上一個常見的死因。可惜不少傳媒只針對林奮強的梁班子身份,而不是討論林奮強現象的背後緣由,實在又是辦不到辦報的原意。其實,在曾蔭權班子時期,也曾經出現疑似漏報地產利益的行政會議成員劉皇發,情況也直比林奮強嚴重。倘若當時的傳媒能嚴肅看待劉皇發的「疏忽大意」,對王于漸身兼房屋政策智囊而又積極炒樓作出認真的監察,製造坊間多一點對公職人員操守和申報責任的討論,探討坐擁大量土地利益的人士應否進入行政會議,發揮公民社會的作用,這次林奮強事件有可能不會發生。為甚麼一些跟地產利益息息相關的議題,從來沒有傳媒和議員的積極跟進,才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而整件林奮強事件,最令人感到難看的,是梁國雄選擇以嘲諷林奮強名字的道具,在立法會答問大會擲向梁振英,這確是令人非常反感。我從來不反對激進一點的非暴力行為,擲東西是可以接受的範圍,也反映一部份選民背後的情緒。但發洩情緒也不能和不應以侮辱他人的名字出發,這是一個人的人格本質問題。不論梁國雄的理想多崇高,侮辱他人名字的行徑已超越議政的屬性,也不是人身攻擊那個層次,而是入於流氓的行為,亦只有懦夫才會選擇嘲諷他人的名字,來表達意見。言論有自由,但應該是在尊重他人下的自由。議員是榜樣,如果明天在某學校內,有一位跟林奮強同名同姓的同學,受到相同方式的嘲諷和侮辱,這是可以接受的事情嗎?更令人沮喪的,是一眾泛民議員,特別是來自教育界的葉建源、張超雄、陳家洛,可以默默忍受盟友這類流氓行為,而不肯去作出指責。教導學生正確禮貌,是老師的天職。立法會是一個政治舞台,也是一個大課堂,看到錯的事情,也不出言糾正,甘願做一隻政治鵪鶉,實在愧為老師。我們的香港社會應該繼續容許這種劣質文化來侵蝕嗎?

  有些話,也許說多了、說遠了。林奮強也好,梁振英也好,只不過是歷史上的過客。政客的個人榮辱,不應是坊間有興趣的事情。如果知識份子也不去關心社會的價值和意識型態,這片土地的明天,沒有甚麼能剩下來。

2012年11月6日 星期二

從《愛情回春》到《陽痿美國》



  執筆寫這篇文章時,美國選民正在奧巴馬及羅姆尼之間,選擇他們下一任的總統。怎樣挑選,是美國人的自由抉擇。隨著奧巴馬去年在巴基斯坦的軍事行動中,下令即時處決拉登,令我覺得美國民主黨跟經常好戰的共和黨之差別,已經變得相當模糊。仇總是要報的,也許是今天美國政客普遍的價值,那個黨都沒有分別。回想起奧巴馬曾獲頒諾貝爾和平獎,更是一項諷刺。美國人的世界觀,實在有越來越簡單的感覺。

  這份極度簡單化的思維,在電影《愛情回春》表露無遺。也許,你會說以一齣電影來斷章取義、上綱上線地,批評一套國家思維,是有欠公允。人家拍電影,是娛樂觀眾,不是說教。可是,文化的反映,往往來自社會的狀況,以及普遍人的思想價值。電影也是一項投資,荷理活電影尤甚,內裡的內容必定已經精確計算,足以取悅進場的觀眾口味。肥皂劇縱使怎樣肥皂,泡沫一定是令人感覺親切,否則那有條件當起肥皂來。不要少看民間的生活習慣,牛頭角順嫂的言行,絕對是一道有代表性本地文化。

  《愛情回春》給我的感覺,是一種單一看待婚姻問題的態度,以及單一地以床上的肉體關係作為解決的方法。看待問題以至解決方法,都是單一的思維。電影故事很簡單,梅麗史翠普及湯美李鍾斯飾演一對邁向黃昏的夫婦,梅麗史翠普是家庭主婦,湯美李鍾斯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稅務會計師,兒子們已結婚並搬出,家裡生活越變單調,兩人沒有交談的話題,更分房而睡。梅麗史翠普不滿意這種家庭狀況,逼迫湯美李鍾斯到一個希望之泉(Hope Springs,電影的英文原名),參加一個由婚姻顧問主導的希望之旅。顧問認為夫婦二人肉體關係疏離,著他們重燃慾火。導演在兩人的重燃之旅,加入適量的笑料、華麗漂亮的享樂地方、感性的回憶,製造出一百分鐘帶有娛樂、但絕不深刻的畫面。為看梅麗史翠普而捧場的觀眾,相信好生失望。

  親密的肉體關係,是婚姻和睦恩愛的單一必要條件,無疑是簡單化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重要。當然,不可能說每一對戀人都只是柏拉圖式戀愛,只有思想交流。但將攬攬抱抱錫錫呵呵進進出出,演繹為挽救婚姻的單一妙方,也真的有些愚不可及。丈夫走到無靈無慾,只關心高爾夫球、忽略與妻子交談的地步,也許是一個生活細節的寫實警號。但在電影內湯美李鍾斯對妻子的談話方式和態度,比起情迷電視和高爾夫球,其實更讓人難堪。作為觀眾,對於湯美李鍾斯每天早餐都是一個人在餐桌主人位位置進食,看報紙而置妻子於不理,不參與家務事的交流,不去明白妻子物質以外的所需,實在也看不過眼。生活習慣也許隨著年紀有改變,但態度會更有決定性。如果家庭的處事交流方法是這個傲慢模式,夫婦仍然可以藉魚水之歡來延續感情,是完完全全的唯物主義論,人只變成一個受制於肉慾的軀體,不需其他精神上的滿足。探討婚姻問題,同樣是美國的電影《有人喜歡藍》就寫實很多,也反覆說明夫妻依靠肉體刺激,並不足以維持兩人的關係。《愛情回春》的失敗,是把人的理智與感情,單純地「被失蹤」,將性愛的效用提升,主宰了婚姻的關係。也許,這是偉哥在美國大行其道的原因。可是,婚姻的堅固不在於偉哥的藥效,而是在於人的本性。包容、關心、照顧、諒解,才是永遠不倒的愛情價值。

  把性愛診斷為婚姻的靈丹,並在電影推銷,的確是一種古怪的想法。不少評論者還提到美國仍擁有不少軟實力,但事實上美國人近年無厘頭的偉哥式硬銷,在你身上狠狠幹一番的行為,還是不斷持續。QE一輪,QE兩輪,看不見成效,帶動不到美國本土經濟增長,資金純粹流向亞洲地區炒作,造成人家通貨膨漲的情況下,美國政客還是一片傲慢兼不顧後果的態度,因著選舉求穩定的緣故,單向性選擇再將QE推至第三輪,繼續輸出美元,讓一眾世界公民可以不倒地瘋狂。胡亂為問題提出不是解決方法的藥方,而不去探究問題的根源,猶如不顧後果依靠偉哥,繼續縱慾狂歡。結果會否如肉蒲團的未央生般坎坷,只能拭目以待。


  向來不喜歡美國的李敖,就曾從美國歷史的角度,寫過一部《陽痿美國》,把陽痿二字當動詞用,來幽美國人的默,批判他們長期剛陽不倒的專橫,並對美國200多年來各總統們的偽善、狡猾和霸道的態度,逐一作出很嚴厲的批評。李敖一直對美國不負責任的過度消費,很有意見,這自然促使他大肆抨擊美國濫發鈔票的行徑。李敖式的罵人,可不是輕描淡寫地,在他人的胸口上印一個鞋印那麼簡單,而是找出鉅細無遺的歷史材料,車輪轉式向目標侵襲,讓人沒有歇息的餘地。不少人也許不能接受李敖這類風暴型的寫作方法,也不同意內裡一些個別內容和見解。但不能否認,李敖書本所用的材料,不會是陳健康式的捏造證據,也不愛斷章取義式左隱右藏。如李敖所言,把他主觀激烈的罵人說話抽走,書本剩下來的部份,還是有相當高的閱讀和參考價值。《陽痿美國》內所留下的,可能是一位位大家感覺非常陌生的美國總統們。在李敖筆下,他們的事跡和行為,不一定是大家都曾聽過或理解的一頁。

  當然,不論我們怎樣清楚認識美國,也不論奧巴馬成功連任還是羅姆尼挑戰成功,世界大勢相信都不會有很大的轉變。地球還在轉,我們還會選擇看美國人的電影,也繼續受到他們金槍不倒的貨幣政策和軍事部署所傷害。只是格物致知,還是做人應有的態度。渾渾噩噩、嘻嘻哈哈地相信美國的那套價值觀念,不是我的那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