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

從威尼斯到香港

  立法會議員陳茂波上月撰文提到香港應以威尼斯為鑑,不要步其後塵,喪失了競爭力。威尼斯是中世紀時期歐洲地區的商業中心,但現在已變得古老。香港面對上海的競爭壓力,會不會成為另一個威尼斯,給其他城市比下去,的確使很多人擔心。

  然而,不用以威尼斯做例子,中國的歷史其實已經給予很大的啟示。中國的經濟重心由南向北移,已經發生過兩次。第一次是在南宋時期。當時的經濟及商業活動以至繁盛程度,皆是全球之冠。福建沿海地區,有著各種工商業的發展。南宋政權被蒙古人消滅,但明代朱氏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再從蒙古人手上取回政權,並以南京及江浙地區重新建立經濟。到明成祖時,藉著宋代時的造船技術,已可建立一支全世界最大的艦隊,遠航至東非。這個成就非常不簡單。明清兩代,江浙地區更是國家稅收的主要來源。南方的經濟亦隨之減慢了,這次是第一次經濟南向北移。

  第二次是鴉片戰爭之後,南方經濟隨著香港、廣州地區的外來商業活動帶動,南方再次在經濟上出現優勢。然而,不到一個世紀,上海還是快速地成為中國的一個最著名的大都會城市。像張愛玲,她只對上海情有獨鍾。

  兩次的轉變,都不應該是偶然的。這些地緣政治、地緣經濟的道理,其實也不用多花唇舌來說明。中國人總是有點特別感情和因素,把經濟區設在華中地區。中國歷史不僅是帝將君臣的故事,抑或是政治權力鬥爭。地域發展、經濟變化、文化風俗都是有很大參考價值的材料。香港正在面對的問題,廣東也是一同面對。南方的經濟已逐漸褪色,會否成為歷史上的第三次經濟重心南向北移,那真的要看高官巨賈的心思和決心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