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自己孤陋寡聞,第一次看到張維為教授的名字及其著作《中國震撼: 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是在信報博客區 Paul Peng 君今年5月6日,一篇題為《中國和中共均無崩潰之虞》的文章。
張維為的《中國震撼》,說的是中國模式的國家現代化發展模式。根據張維為所歸納的見解,中國模式的獨特性,在於:1)沒有西方市場化、私有化、政治民主化的西方框架元素下,完成主要城市的現代化; 2) 沒有通過殖民制度或戰爭方式,賺取國家的第一桶金;3) 國家的建立,依賴的,是中國悠長歷史的文明。書中採用了很多數據和歷史事實來印證張的看法,而且也提出不少論點,來反駁西方社會普遍對GDP per capita的錯誤觀念,堅尼系數對理解中國的不足之處,與及以一個平均數來理解中國的疏漏。這些非常有深度的見解,皆比Paul Peng君借張維為的書, 單獨地化成政治話語,表述「中國和中共均無崩潰之虞」,來得有意義得多。
國家富強和現代化,是政治家必需解決的問題。歷史所啟示的國家建設,是建立在一個強而有力的政權手中,而不是軟政府。英、美等西方國家皆以專制的手段來建立國家財富,當中也包括殘酷的戰爭。當財富漸漸凝聚,階級利益便需由私有化、政治方法來維持。私有產權和民主選舉是果,不是先決條件和催化劑,這解釋了前蘇聯和東歐國家,不能依靠全面市場化、私有化、民主化,來完成國家的富強。亞洲的失敗例子,更包括菲律賓、印尼、泰國、印度等。張維為試圖以真實的例子,來說明中國依靠強勢政府建設經濟的模式,效果比其他失敗的國家有效得多。
中國也幾乎是一個特別的例外,沒有依靠戰爭來賺取第一桶金。新加坡是另一個例外,不過人口規模不能比擬。但張維為沒有說清,第一桶金是受惠於美國人的懶惰,不肄生產,讓中國得以和平的渠道,開始成功累積財富,是一個很大的歷史偶然。美國人不疏懶,中國沒有快速爬升的空間,這個中國模式也一定沒有這樣震撼。受惠於這股經濟急升,中國農村的赤貧問題解決了。張維為以民主制度下發展的印度,生活在孟買貧民窟內的賤民來作相比,中國算是成功走出滅貧的第一步。
而中國幾千年歷史文化,人民有一種特別的家庭凝聚力。到外省打工的民工,寄錢回鄉建房子,幫家人改善生活,是為一種生活方式。國家身份的建造,由一份古舊的文明開始,而不是民族主義的抬頭。美國的華盛頓、德國的俾斯麥、蘇俄的列寧都是以一種民族觀念建國。追求烏托邦的毛澤東是這類領袖,他失敗了,鄧小平改以經濟牌來建設國家,取得了很驕人的成功。中國的民工寄錢回鄉文化特性,也有利政府,以相似手段運用沿海省市的經濟成果,來建設中西部內陸省城。這種一塊版塊,幫助另一塊版塊的特性,也只有在相同文明的基準下,方有可能發生。在歐盟的同一雨傘下,西歐國家幫助東歐國家,是絕無僅有的。
張維為的講述,其實深入淺出,不難理解,也相當有助中國人或外國人理解中國選擇了的行車線。而他對數據容易產生對中國理解的盲點,也有深入的解說。首先,張不建議依賴 GDP per capita 作分析基準。GDP有價格因素,東京的飯價貴, GDP 水平自然高,十數年前的彭定康也曾犯下相似的錯誤假設。較客觀的方法,是以購買能力作比較才算公平。以此作基準,中國在 90 年代已超越日本,今天將直迫美國。以堅尼系數來理解中國貧富懸殊問題也有偏頗,堅尼系數只分析收入分佈,不考慮財富資產。不少城鄉人士在住房改革時,都獲得房子,若考慮這些因素,貧富懸殊的問題不是堅尼系數所示的差異。而以平均 GDP 值來衡量中國,也會有很大的理解偏差。沿海一帶的版塊,生產能力高,一些地區的人口和生產值,已超越歐洲一個國家的水平。以平均 GDP 值來考慮中國的國力,會是一種誤解。
但張維為對於政治改革的論點,則比較含糊。政治民主化,多黨制,都不是他的禁區,但逐步走的維持經濟穩定模式,還是主調,政治改革,仍是實事求是,不宜急進。他多以良好管治(Good Governance),和差勁管治(Bad Governance)來分辨,表示差勁的民主制度和管理,對民生沒有好處。在座談會時,張維為也多番提及柏拉圖和 Aristocracy ,這似乎是張認為可以緩慢走向政治民主化的論據,因為柏拉圖對 Democracy 沒有好感。Aristocracy也是一種很理想化的制度,它需要由一個 philosopher king 來統領,而一切執行者都充滿智慧,沒存私心。今天的中共,實在很難保證領導班子,一定是 Aristocracy 。考評、選拔,永遠逃不開私心,像今天的低透明度狀況,人民無法獲得保證,中共每次都做了正確的決定。縱使張維為對中國模式的觀察和見解,有一定說服力,但在前進的一步,怎樣走法這問題上,張維為的 Aristocracy 之說,甚有空談的味道,柏拉圖不在人世,世俗之徒來考量誰是 Aristocracy 的核心,往往只會有世俗的結果,而不是完美的結果。
實際上,另一位談論中國模式的學者鄭永年,其著作《中國模式:經驗與困局》,考量的地方和提出的建議,就更具遠眺的感覺,也更從理論出發。鄭永年認定政治改革和多黨政治,是一個成熟體系最後的出路,中國不會例外,故此需要在實踐上做好準備。鄭永年的著作,格式較嚴謹,也沒有張維為那麼多的生動例子,明顯著眼不同類型的讀者。我也很期待張維為的下一部著作,會不會對鄭永年的中國模式政治改革論,有甚麼更具體的看法。
當然,沒有水晶球,任何人很難預測弔詭的政治發展。但今天以張維為的《中國震撼》來認識中國模式,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
Paul Peng君這篇文章,容後再談。上週張維為教授來港,舉行了一個座談會,不少政圈中人和學者,皆有出席,當中也不乏來自台灣的學者。張維為教授現於瑞士日內瓦任教職,到過牛津大學任客席教授,曾到訪超過一百個不同國家觀察和體會,《中國震撼》一書是他多年來的一些學術觀察和心得。外表年青有為,談吐溫和的張教授,不論你是否認同他的觀點,那份謙謙學風,已值得今天在香港的不少學者學習。自己親自聽過課和演講的大陸學者,包括已成了名的林毅夫、李稻葵、武常岐、高華、張鳴,他們確是有一種學者的魅力。林毅夫對大陸農村政策研究,獲得充份認同,令他得以外放到世銀出任首席經濟司。張維為在座談會上展示的優雅和正面面對刁難提問的學者作風,替大陸學者在國際學術舞台,取得更大的肯定。他日有否機會在更寬敞的國際舞台「表演」,有待日後的發展機緣。
張維為的《中國震撼》,說的是中國模式的國家現代化發展模式。根據張維為所歸納的見解,中國模式的獨特性,在於:1)沒有西方市場化、私有化、政治民主化的西方框架元素下,完成主要城市的現代化; 2) 沒有通過殖民制度或戰爭方式,賺取國家的第一桶金;3) 國家的建立,依賴的,是中國悠長歷史的文明。書中採用了很多數據和歷史事實來印證張的看法,而且也提出不少論點,來反駁西方社會普遍對GDP per capita的錯誤觀念,堅尼系數對理解中國的不足之處,與及以一個平均數來理解中國的疏漏。這些非常有深度的見解,皆比Paul Peng君借張維為的書, 單獨地化成政治話語,表述「中國和中共均無崩潰之虞」,來得有意義得多。
國家富強和現代化,是政治家必需解決的問題。歷史所啟示的國家建設,是建立在一個強而有力的政權手中,而不是軟政府。英、美等西方國家皆以專制的手段來建立國家財富,當中也包括殘酷的戰爭。當財富漸漸凝聚,階級利益便需由私有化、政治方法來維持。私有產權和民主選舉是果,不是先決條件和催化劑,這解釋了前蘇聯和東歐國家,不能依靠全面市場化、私有化、民主化,來完成國家的富強。亞洲的失敗例子,更包括菲律賓、印尼、泰國、印度等。張維為試圖以真實的例子,來說明中國依靠強勢政府建設經濟的模式,效果比其他失敗的國家有效得多。
中國也幾乎是一個特別的例外,沒有依靠戰爭來賺取第一桶金。新加坡是另一個例外,不過人口規模不能比擬。但張維為沒有說清,第一桶金是受惠於美國人的懶惰,不肄生產,讓中國得以和平的渠道,開始成功累積財富,是一個很大的歷史偶然。美國人不疏懶,中國沒有快速爬升的空間,這個中國模式也一定沒有這樣震撼。受惠於這股經濟急升,中國農村的赤貧問題解決了。張維為以民主制度下發展的印度,生活在孟買貧民窟內的賤民來作相比,中國算是成功走出滅貧的第一步。
而中國幾千年歷史文化,人民有一種特別的家庭凝聚力。到外省打工的民工,寄錢回鄉建房子,幫家人改善生活,是為一種生活方式。國家身份的建造,由一份古舊的文明開始,而不是民族主義的抬頭。美國的華盛頓、德國的俾斯麥、蘇俄的列寧都是以一種民族觀念建國。追求烏托邦的毛澤東是這類領袖,他失敗了,鄧小平改以經濟牌來建設國家,取得了很驕人的成功。中國的民工寄錢回鄉文化特性,也有利政府,以相似手段運用沿海省市的經濟成果,來建設中西部內陸省城。這種一塊版塊,幫助另一塊版塊的特性,也只有在相同文明的基準下,方有可能發生。在歐盟的同一雨傘下,西歐國家幫助東歐國家,是絕無僅有的。
張維為的講述,其實深入淺出,不難理解,也相當有助中國人或外國人理解中國選擇了的行車線。而他對數據容易產生對中國理解的盲點,也有深入的解說。首先,張不建議依賴 GDP per capita 作分析基準。GDP有價格因素,東京的飯價貴, GDP 水平自然高,十數年前的彭定康也曾犯下相似的錯誤假設。較客觀的方法,是以購買能力作比較才算公平。以此作基準,中國在 90 年代已超越日本,今天將直迫美國。以堅尼系數來理解中國貧富懸殊問題也有偏頗,堅尼系數只分析收入分佈,不考慮財富資產。不少城鄉人士在住房改革時,都獲得房子,若考慮這些因素,貧富懸殊的問題不是堅尼系數所示的差異。而以平均 GDP 值來衡量中國,也會有很大的理解偏差。沿海一帶的版塊,生產能力高,一些地區的人口和生產值,已超越歐洲一個國家的水平。以平均 GDP 值來考慮中國的國力,會是一種誤解。
但張維為對於政治改革的論點,則比較含糊。政治民主化,多黨制,都不是他的禁區,但逐步走的維持經濟穩定模式,還是主調,政治改革,仍是實事求是,不宜急進。他多以良好管治(Good Governance),和差勁管治(Bad Governance)來分辨,表示差勁的民主制度和管理,對民生沒有好處。在座談會時,張維為也多番提及柏拉圖和 Aristocracy ,這似乎是張認為可以緩慢走向政治民主化的論據,因為柏拉圖對 Democracy 沒有好感。Aristocracy也是一種很理想化的制度,它需要由一個 philosopher king 來統領,而一切執行者都充滿智慧,沒存私心。今天的中共,實在很難保證領導班子,一定是 Aristocracy 。考評、選拔,永遠逃不開私心,像今天的低透明度狀況,人民無法獲得保證,中共每次都做了正確的決定。縱使張維為對中國模式的觀察和見解,有一定說服力,但在前進的一步,怎樣走法這問題上,張維為的 Aristocracy 之說,甚有空談的味道,柏拉圖不在人世,世俗之徒來考量誰是 Aristocracy 的核心,往往只會有世俗的結果,而不是完美的結果。
實際上,另一位談論中國模式的學者鄭永年,其著作《中國模式:經驗與困局》,考量的地方和提出的建議,就更具遠眺的感覺,也更從理論出發。鄭永年認定政治改革和多黨政治,是一個成熟體系最後的出路,中國不會例外,故此需要在實踐上做好準備。鄭永年的著作,格式較嚴謹,也沒有張維為那麼多的生動例子,明顯著眼不同類型的讀者。我也很期待張維為的下一部著作,會不會對鄭永年的中國模式政治改革論,有甚麼更具體的看法。
當然,沒有水晶球,任何人很難預測弔詭的政治發展。但今天以張維為的《中國震撼》來認識中國模式,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
張維為的《中國震撼》,以深入淺出的方法介紹中國模式,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