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二千多年前,沒有真實歷史根據的故事《趙氏孤兒》,由陳凱歌以現代價值觀重新整理下,帶到 21 世紀的電影院裡。
《趙氏孤兒》不算是家傳戶曉的故事,所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晉國一段朝臣間的鬥爭,趙姓一門被誅殺,僥倖逃離一劫的一名趙氏孤兒長大後,找殺父母的仇人報仇。相比另一個春秋時代, 有成語「臥薪嘗胆」作背景的越王勾踐報仇事跡,《趙氏孤兒》的民間普及性和認識,明顯有所不及。而事實上,這件歷史事件當中充滿不少疑點,事件發生時的人物和過程,不同記載有不同說法。
在《史記•趙世家》內,該段晉國歷史,載有屠岸賈、程嬰、公孫杵臼等人物的出現,《左傳》則沒有。而《史記》所說的,是屠岸賈因宮廷鬥爭,誅殺了趙氏一族,程嬰及公孫杵臼雖能保護了趙孤,但公孫杵臼被殺,趙孤長大後找屠岸賈報仇成功,程嬰以自殺償還公孫杵臼的情義;《左傳》則記載趙朔的妻子莊姬,跟堂叔趙嬰通姦被揭發, 趙嬰被族人放逐,客死他鄉。莊姬及後為了報仇,聯同趙氏族人的政敵,誣告趙氏一族謀上作亂,因而引起一場對趙氏族人的誅殺。兩個南轅北轍的版本,經歷兩千多年,孰對孰錯,還是沒有確實定論。但普遍讀史之人相信《左傳》的版本較可信,因為從其他文獻,也找不到有屠岸賈、程嬰、公孫杵臼等人物的證據。
而《趙氏孤兒》劇名由來,是來自元代一齣由紀君祥所撰的戲曲。紀氏因著宋代趙氏皇朝被蒙古人所滅之痛,以《史記》的故事為版本,再加添了煽情的情節,把原來司馬遷在《史記》內,所說到程嬰和公孫杵臼以他人之子,來當作趙孤騙屠岸賈,改為程嬰把自己的孩子,交給了大夫公孫杵臼,並向屠岸賈告密,佯稱該嬰孩便是趙孤,程嬰犧牲了自己的兒子,保存了趙孤。撇開考慮這種做法是否算是愚忠,以自己兒子代主子香燈消災解難的老儒學精神,無疑大大加強了戲劇的感染力。18世紀時,法國大文豪伏爾泰,從元曲《趙氏孤兒》的翻譯本得悉故事,他將所有人物換掉,改篇為另一著名故事《中國孤兒》。從情節的戲劇性而言,《史記》的版本確是較吸引,也使人漸漸遺忘了那段才是真實的歷史。
到 21 世紀,民間談論《趙氏孤兒》,其實不算多。李敖曾在他的歷史小說《北京法源寺》內,引用了公孫杵臼願意以先死來捨生取義,來解釋譚嗣同在戊戌政變後,從容就義的氣概。但這也只算是舊時代的解釋,沒有當今價值觀的味道。以今天的角度來看,《史記》版本內的程嬰和公孫杵臼憑甚麼,可以用他人另一條人命,去保存趙孤的性命?那條被犧牲的性命,同樣有生存的權利,屠岸賈是凶殘,但程嬰和公孫杵臼的頂包行為,同樣是一項謀殺,不值得推祟。而紀君祥版本的《趙氏孤兒》,在今天更是匪夷所思,以自己骨肉來成全一個在政治舞台倒下了的權貴,是一種近乎紅衛兵對政治的盲目。
正由於《史記》版本內的故事,充滿種種非人性的本質,今天再演繹《趙氏孤兒》,要是仍以舊觀點出發,實在很難令觀眾有認同感。況且,《史記》內的版本,也不大視為正史,現代人像紀君祥、伏爾泰再為故事作出整理和修改,來表達自己的情懷,並不為過。早在陳凱歌拍成電影前,已有經過改篇的舞台劇,在北京演出,情節的焦點早已改變為趙孤復仇的意義和價值。趙孤生存在世,是否就是只為父親趙朔和母親莊姬報仇?這才是現今有意義的問題。在現代普世追求自由思想的前提下,不應再存有甚麼既定的人生報仇目標,報仇不報仇,不是由他人決定,而是應該由當時人自己決定。陳凱歌的電影版也朝著這個方向來建構,嘗試讓觀眾在故事裡找答案,也是一種對昔日價值觀念的反思。
陳凱歌這齣現代版,算是以紀君祥的《趙氏孤兒》為藍本,但當中改動了很多,程嬰代替了公孫杵臼成為大夫,程嬰的孩子不是自願獻出,頂包只是陰差陽錯,程嬰還讓趙孤認了屠岸賈作乾爹。陳凱歌刻意把故事中的仇,淡化了,莊姬要求程嬰讓趙孤做一個平民百姓,程嬰堅持醫德而沒有下毒殺害屠岸賈,趙孤不理會程嬰陳述有關自己的身世,屠岸賈也沒有再向趙孤下毒手以絕後患,這些劇情皆不大可能發生在春秋時代的天空下。
陳凱歌對程嬰的塑造,跳出了司馬遷和紀君祥的框架。程嬰不再由於忠烈,把生命還給願意早死的公孫杵臼。相反,程嬰對仇有另一種看法,他甚至放棄為妻子報仇的最直接機會,只追求把是非曲直,清楚交代予趙孤。這種性格,是軟弱,還是高尚,我說不清楚,也只能由觀眾去感受。陳凱歌對屠岸賈的塑造,也很奇特,報仇的滅門暴行之後,竟會讖悔式的覺得自己有欠趙孤,是對仇恨的另類昇華境界。把屠岸賈和趙孤以父子關係綁在一起,是演繹無仇不成父子的一記妙著,也加闊了故事的覆蓋面。陳凱歌對趙孤的塑造,更是鼓吹自由選擇的權利,報不報仇,為甚麼要報仇,應該有獨立思考,而不是接受受人擺佈的人生。怎樣面對仇恨,應是每人各自的選擇,沒有有仇必報這類硬道理。
陳凱歌這一次嘗試,不能說是經典式的精彩,但確是有一點獨特心思,把21世紀的文明價值,藉這個舊故事反映出來。論成績和感覺,是比上一齣平淡無佳處的《梅蘭芳》優勝,也有更多值得談論和回味的地方。飾演程嬰的葛優,和飾演屠岸賈的王學圻,是全片的亮點。他們的表現,也清楚展示給趙文卓、黃曉明、范冰冰等後輩,甚麼是演出。
的確,薑還是越老越辣。
《趙氏孤兒》不算是家傳戶曉的故事,所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晉國一段朝臣間的鬥爭,趙姓一門被誅殺,僥倖逃離一劫的一名趙氏孤兒長大後,找殺父母的仇人報仇。相比另一個春秋時代, 有成語「臥薪嘗胆」作背景的越王勾踐報仇事跡,《趙氏孤兒》的民間普及性和認識,明顯有所不及。而事實上,這件歷史事件當中充滿不少疑點,事件發生時的人物和過程,不同記載有不同說法。
在《史記•趙世家》內,該段晉國歷史,載有屠岸賈、程嬰、公孫杵臼等人物的出現,《左傳》則沒有。而《史記》所說的,是屠岸賈因宮廷鬥爭,誅殺了趙氏一族,程嬰及公孫杵臼雖能保護了趙孤,但公孫杵臼被殺,趙孤長大後找屠岸賈報仇成功,程嬰以自殺償還公孫杵臼的情義;《左傳》則記載趙朔的妻子莊姬,跟堂叔趙嬰通姦被揭發, 趙嬰被族人放逐,客死他鄉。莊姬及後為了報仇,聯同趙氏族人的政敵,誣告趙氏一族謀上作亂,因而引起一場對趙氏族人的誅殺。兩個南轅北轍的版本,經歷兩千多年,孰對孰錯,還是沒有確實定論。但普遍讀史之人相信《左傳》的版本較可信,因為從其他文獻,也找不到有屠岸賈、程嬰、公孫杵臼等人物的證據。
而《趙氏孤兒》劇名由來,是來自元代一齣由紀君祥所撰的戲曲。紀氏因著宋代趙氏皇朝被蒙古人所滅之痛,以《史記》的故事為版本,再加添了煽情的情節,把原來司馬遷在《史記》內,所說到程嬰和公孫杵臼以他人之子,來當作趙孤騙屠岸賈,改為程嬰把自己的孩子,交給了大夫公孫杵臼,並向屠岸賈告密,佯稱該嬰孩便是趙孤,程嬰犧牲了自己的兒子,保存了趙孤。撇開考慮這種做法是否算是愚忠,以自己兒子代主子香燈消災解難的老儒學精神,無疑大大加強了戲劇的感染力。18世紀時,法國大文豪伏爾泰,從元曲《趙氏孤兒》的翻譯本得悉故事,他將所有人物換掉,改篇為另一著名故事《中國孤兒》。從情節的戲劇性而言,《史記》的版本確是較吸引,也使人漸漸遺忘了那段才是真實的歷史。
到 21 世紀,民間談論《趙氏孤兒》,其實不算多。李敖曾在他的歷史小說《北京法源寺》內,引用了公孫杵臼願意以先死來捨生取義,來解釋譚嗣同在戊戌政變後,從容就義的氣概。但這也只算是舊時代的解釋,沒有當今價值觀的味道。以今天的角度來看,《史記》版本內的程嬰和公孫杵臼憑甚麼,可以用他人另一條人命,去保存趙孤的性命?那條被犧牲的性命,同樣有生存的權利,屠岸賈是凶殘,但程嬰和公孫杵臼的頂包行為,同樣是一項謀殺,不值得推祟。而紀君祥版本的《趙氏孤兒》,在今天更是匪夷所思,以自己骨肉來成全一個在政治舞台倒下了的權貴,是一種近乎紅衛兵對政治的盲目。
正由於《史記》版本內的故事,充滿種種非人性的本質,今天再演繹《趙氏孤兒》,要是仍以舊觀點出發,實在很難令觀眾有認同感。況且,《史記》內的版本,也不大視為正史,現代人像紀君祥、伏爾泰再為故事作出整理和修改,來表達自己的情懷,並不為過。早在陳凱歌拍成電影前,已有經過改篇的舞台劇,在北京演出,情節的焦點早已改變為趙孤復仇的意義和價值。趙孤生存在世,是否就是只為父親趙朔和母親莊姬報仇?這才是現今有意義的問題。在現代普世追求自由思想的前提下,不應再存有甚麼既定的人生報仇目標,報仇不報仇,不是由他人決定,而是應該由當時人自己決定。陳凱歌的電影版也朝著這個方向來建構,嘗試讓觀眾在故事裡找答案,也是一種對昔日價值觀念的反思。
陳凱歌這齣現代版,算是以紀君祥的《趙氏孤兒》為藍本,但當中改動了很多,程嬰代替了公孫杵臼成為大夫,程嬰的孩子不是自願獻出,頂包只是陰差陽錯,程嬰還讓趙孤認了屠岸賈作乾爹。陳凱歌刻意把故事中的仇,淡化了,莊姬要求程嬰讓趙孤做一個平民百姓,程嬰堅持醫德而沒有下毒殺害屠岸賈,趙孤不理會程嬰陳述有關自己的身世,屠岸賈也沒有再向趙孤下毒手以絕後患,這些劇情皆不大可能發生在春秋時代的天空下。
陳凱歌對程嬰的塑造,跳出了司馬遷和紀君祥的框架。程嬰不再由於忠烈,把生命還給願意早死的公孫杵臼。相反,程嬰對仇有另一種看法,他甚至放棄為妻子報仇的最直接機會,只追求把是非曲直,清楚交代予趙孤。這種性格,是軟弱,還是高尚,我說不清楚,也只能由觀眾去感受。陳凱歌對屠岸賈的塑造,也很奇特,報仇的滅門暴行之後,竟會讖悔式的覺得自己有欠趙孤,是對仇恨的另類昇華境界。把屠岸賈和趙孤以父子關係綁在一起,是演繹無仇不成父子的一記妙著,也加闊了故事的覆蓋面。陳凱歌對趙孤的塑造,更是鼓吹自由選擇的權利,報不報仇,為甚麼要報仇,應該有獨立思考,而不是接受受人擺佈的人生。怎樣面對仇恨,應是每人各自的選擇,沒有有仇必報這類硬道理。
陳凱歌這一次嘗試,不能說是經典式的精彩,但確是有一點獨特心思,把21世紀的文明價值,藉這個舊故事反映出來。論成績和感覺,是比上一齣平淡無佳處的《梅蘭芳》優勝,也有更多值得談論和回味的地方。飾演程嬰的葛優,和飾演屠岸賈的王學圻,是全片的亮點。他們的表現,也清楚展示給趙文卓、黃曉明、范冰冰等後輩,甚麼是演出。
的確,薑還是越老越辣。
陳凱歌的《趙氏孤兒》,對仇帶來了新的視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