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5日 星期日

吳宇森的經典:《喋血雙雄》

  作為一名電影迷,很高興吳宇森在威尼斯獲得終生成就獎。

  吳宇森的奮鬥,值得很多人借鏡。80年代中期,吳氏在極度困難下,拍了《英雄本色》,把自己之前多年的鬱氣掃走。難得的,是把同樣在下沉線的狄龍一併帶起;周潤發獲得一個嶄新的形象;張國榮顯出另一面的魅力;李子雄得以藉一片成名;更把一襲英雄片潮流吹到香港。

  師承張徹的吳氏,其實是少數在拍攝英雄片時,能同時展現武俠小說味道的導演。當你看到周潤發拿著手槍,向敵人攻擊時,會讓人想起在千軍萬馬中,瀟灑拼殺的喬峰、令狐沖。以槍作劍, 充滿大俠的味道。吳氏的電影是一齣齣沒有穿上古裝的武俠電影。

  很多人都會把《英雄本色》當作吳氏的代表作,但其實真正把吳氏帶到國際舞台的,是1989年的《喋血雙雄》。《喋血雙雄》獲邀參加多倫多的電影展,外地人士及後把吳氏帶到了荷里活,開始了《斷箭》、《奪面雙雄》等電影。但對喜看吳氏電影的我,《喋血雙雄》才是真正的經典。

  在《喋血雙雄》中,周潤發、李修賢,一賊一兵,但卻充滿相似性。吳氏把世間上的正邪沒界線,發揮得淋離盡致。正邪之間的分野,不是身份,而是心術,有時更是分不清楚。當殺手,是職業;救人,卻是真正的心跡。好人跟壞人是沒有明顯的界線,可惜塵世間不少人只是停留在低層次的非黑即白二元論的觀點。那一幕周、李燒煙的影像互換,充滿文藝視覺的表達;用白鴿點綴在槍戰之中,展示強烈的反暴力訊息。朱江和葉蒨文的角色,亦帶出不同副線,盧冠廷的精彩電影配樂與及由葉蒨文演唱的優美主題曲、插曲,令到電影的整體性很強,儼如一格格完美的藝術品。此電影在香港電影金像獎,在只獲得最佳剪接的非主要獎項下,替吳宇森摘下最佳導演,十分罕見。但對我而言,這並不出奇,因為這齣《喋血雙雄》才是吳宇森的經典。

  在荷里活時,吳宇森用上尊特拉華特、尼古拉斯基治重新拍出框架相似的《奪面雙雄》,但先入為主的感覺很重,總是認為周潤發和李修賢的《喋血雙雄》是勝一籌。身份互換、槍戰下的白鴿,在荷里活模式下重構出來,就是少了一份傳統華語武俠片的剛陽味道。在荷里活的吳宇森,不是最棒的那一位,也不是最具神髓的那一位。

  說到近年的作品,其實也是失色。《赤壁》是有軀殼沒靈魂、有特技沒特色的商業作品,選角也差,不想再說下去了。

  要找回吳宇森的風采,一定要向舊片埋首。沒看過《喋血雙雄》的話,一定要看,還有不要忽略那首葉蒨文主唱而又醉人非常的主題曲《淺醉一生》,那亦是我認為葉蒨文最好的一首歌。

2 則留言:

  1. 開版大大
    你說的【吳氏把世間上的正邪沒界線,發揮得淋離盡致。正邪之間的分野,不是身份,而是心術,有時更是分不清楚。當殺手,是職業;救人,卻是真正的心跡。好人跟壞人是沒有明顯的界線,可惜塵世間不少人只是停留在低層次的非黑即白二元論的觀點。】
    兆個基本邏輯推論有謬誤之處@@

    開版大大可以參考莊子
    因為你認為錯誤的世俗二元論,轉向模糊理論,但其實也是錯誤的!
    尤其你這句【不是身份,而是心術,有時更是分不清楚】
    就是二元論所產稱相對性的盲點
    這就是莊子在刻意點明的地方,萬物有標準也沒標準的兩者參透

    佛家這方面邏輯也有點明,就是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
    而大大妳是停留在見山不是山階段,就認為粉正確,就沒再思考嚕@@
    如果大大念法學,也有解通這塊方面的想法!

    偶不是來鞭開版大大的,別誤會嘿@@
    偶只是路過碎碎念@@
    別鞭偶嘿>///<

    回覆刪除
  2. 謝謝留言。

    我沒有佛學的慧根,也不認為每項事情都適合用抽象的哲學來說明。若每一論述句,都以「打人即是無打人,無打人即是打人」的想法來作考慮,那麼每篇文章十萬字也不夠。有些事情,先採用簡單的方法來操作,其實也不錯,像教授小孩子太陽由東方升起,西方落山,家長應該衝入幼兒園,責備老師胡說八道嗎?

    最後,還是再次感謝你的訊息,在某一天,總有大派用場的機會。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