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

沒有風彩的《盛世》

  一個預言、一本小說、一部陳冠中的作品,都是介紹這部《盛世》的合適字句。

  精彩、具洞悉力、令人回味,卻不是我覺得可以用得上的形容。

  陳冠中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中產階級文化界知識份子。在之前的不同著作,陳冠中展示出對文化的養成、保育、傳播,有深切的執著。他對香港社會薄弱和荒謬的文化基礎, 提出嚴肅和具體的批判。不少香港文化評論者對陳冠中的著作,皆讚不絕口,認為陳氏的筆,寫出香港的憾。

  寫短篇的文化評論文章,是陳冠中的擅長。至於小說,則似乎尚未到達一個令人讚賞的層次。這部《盛世》是一部類似奧威爾《1984》的預言小說,但陳氏沒有像奧氏一樣,寫出預言幾十年後的故事。陳所寫的,只是 2013 年的中國,而當中的發展,是以 2011 年所發生的一場世界金融震盪開始。現距所述的春節時間,只餘半年不到。陳的預言,會否應驗,很快便會揭盅。

  預言應驗與否,其實不是重要。至少奧威爾在《1984》中所預言的國際局勢和英國狀況,也沒有命中。但奧威爾卻成功根據蘇俄的共產黨模式,把一幕幕觸目驚心的情節,通過預言的方式展示給讀者。儘管在英國沒有發生,卻似曾相識地在蘇聯、東歐鐵幕政權和文革時期的中國大陸出現。奧威爾在書中所帶出的洞悉力,在幾十年後的今天,得到高度的讚賞。村上春樹也說過,一個作者的合適評價,應在他過身後 30 年,才能得以落實。這一句說話,說得恰當有力。

  《盛世》的預言命中與否,不是評價作品的重點。文字有否展示具有魅力的洞悉力,方是重要。陳冠中帶出故事的切入點,是以北京為軸心,兼有濃厚的西方資產階級的味道,星巴克的咖啡、北京文化區都是骨子裡充滿西方的細胞。陳冠中的中國經驗,集中在北京的人脈事項。無疑,北京是極度西化的城市,文化氣息較接近陳冠中的個性,但若以北京經驗來預計中國政局的變化,似乎是狹隘一點的視野。

  擁有二十多個省和自治區的中國,操作上跟歐盟相似,表面上有共同貨幣,經濟互相合作,但各地的經濟條件、人物風情,不大相同。中南海的指令,在離開中南海後,不一定能落實執行。在現實的環境,各地的政府對現時中央調控樓市的措施,也有陽奉陰違的情況,只看海南一省地價瘋狂上漲的情況足矣。預言中南海有能力完全控制全國的步伐,和新領導層在2012年能迅速掌控政局,是忽視了國家的複雜性,和共產黨內支派鬥爭的激烈性。預期的胡下習上,是會出現,但若如陳冠中所預計,新的班子能迅速掌握一種革命性政策的推行,我會有很大的保留。

  其次,以小說的角度而言,這部《盛世》也不是很引人入勝。人物的描述比較平面化、政策化,缺少靈性的表達。老陳跟方草地從北京到河南去找尋小希,環境場面也沒有塑造得宜。北京和河南我都有去過,兩地人物風情甚為不同,但陳冠中的筆卻沒有把兩地的景象不同之處清楚勾劃出來。河南之旅,含含糊糊便完了,令人錯誤感覺全中國各地也是一樣的相同。幾個知識份子綁架中共黨員,只為知道真相,而不是去求改變,也只算是一種消極的回應。

  而也讓我失望的,是陳冠中未有預言香港的變化。港元跟美元掛鈎,美元貶值三分之一,港元是脫鈎,還是繼續死跟,息口又會有甚麼變化,我真的很有興趣知道陳的看法。也許,陳搬到北京後,已丟下了香港的感覺。

  又或許,這些評語,對不是小說家的陳冠中而言,是苛刻一點的要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