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日 星期日

終於輪到林瑞麟

  曾蔭權的班子,又再出現人仰馬翻的場面,今次輪到人肉出氣袋林瑞麟。

  一直有一種非認證說法,反正在政制事務的範疇上,甚麼議題都會被人圍攻,林瑞麟的處事作風,是故意讓議員出氣和發洩,令曾班子其他司局長避免成為戰靶。自己對這說法,一直抱有懷疑,不認為曾班子有這道聲東擊西的策略,林瑞麟也不似有這份演技。直至立法會議員遞補機制草案交上立法會,幾可否定這個似是而非的說法。林瑞麟只是一名極度平庸的官員,沒有甚麼高深莫測的能耐。

  有關遞補機制草案在選舉政治層面的荒謬,已經有不少學者凜然指出,林的概念,在運作上,沒有站得住腳的地方。選民投了票的當選名單,有可能由另一張落選的選舉名單替上,是怎樣也說不過去。自己也不班門弄斧,不打算在最新修改建議的操作理念上,多加文字。只是從林瑞麟操盤的流程,可以再度看得見曾班子重複又重複的錯誤。常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然知錯而不能改,恐怕惡亦大焉。

  曾班子不斷的錯誤,是第一個建議方案必定爛無可爛,623前的政改方案,邱騰華的慳電胆建議,曾蔭權的「置安心」計劃,張建宗的交津方案,曾俊華的 6000 元注入強積金戶口方案,都是一模一樣的產物,根本是完全沒有用腦去思考的敷衍之作。而每次出台碰釘後,官員便嘗試把撞了板的東西左修右補,然後加碼,幸運的,在建制派的包容下,以49%潰爛程度胡混過關;連建制派也不敢吃死貓的,便索性沒有下文。久而久之,每名議員都可以輕易看清,政府第一次出手的方案,一定不是底線,因為有最好的部份尚未放在枱上。有少少腦袋的議員,都曉得出來「爭取」多一點,來取悅選民。交津方案如是, 6000 元派錢方案如是。

  今次林瑞麟簡直是犯了如出一轍的錯誤。第一個由落選名單直接遞補草案,是爛無可爛;代替品的那個修改草案,先由相同名單內遞補,用完的話,再由落選名單遞補,只是在爛蘋果外,包上國皇的新花紙,裡面爛的東西還是透徹可見。已經有建制派議員出來要求政府壓後二讀、三讀,林瑞麟無論是硬闖或是不闖或是再修改後才闖,都逃不開曾班子的第一個方案,必定是潰爛不堪的模式。看見那麼多的先前失敗例子,林瑞麟還是墜入網中,只能對他說一句:是你自甘墜落。

  曾班子和林瑞麟第二個致命錯誤,是看低既得利益者的反擊決心。誰是補選的既得利益者?泛民也。這不是由於去年他們勝出變相五區公投,而是立法會之前兩次真正的補選,勝出的,是余若薇和陳方安生,賠上席位的皆是民建聯,分別是當選後立即辭職的程介南和過身的馬力。按現時普遍的泛民建制六四之分格局,任何單議席補選,幾乎都是泛民囊中物。

  林瑞麟的草案,縱能捱得過學術和憲制的兩關,實際在政治上,也不可能躲避到泛民的痛擊,事關補選是他們額外的花紅。民主黨和公民黨都是頗為世俗的政黨,每個可能議席都必定寸土必爭。公民黨與大律師公會有深厚淵源,加上今天又已經不是袁政協主政,公民黨有需要,大律師公會出來助陣,是必然的事情。林瑞麟要辦的出缺補選事宜,無疑是一個大蜂窩,捅下去是必然會受傷的。他以為靠一點兒五區公投剩下的怨氣,便可貿然出手,明顯是少看了整個現有補選制度,背後的政治利益是向那邊傾斜,與及對手的實力。這也是曾班子的持續問題,往往看不清問題的核心。無論在技術上和政治上,政府其實都沒有改動補選方法的籌碼。

  新特首準備接收這個曾班子中多少官員,當然是未知之數。但經此遞補機制草案一役,又多一顆人肉炸彈成功製成。且看新特首有多少勇氣,去接收或幹掉這個已被市民完全放棄的爛班子。


林瑞麟硬推遞補機制草案,政治智慧和能力不足,表露無遺。(相片來源:維基百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