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3日 星期五

《觀音山》:一份來自四川的破碎

  吸引我去看《觀音山》,是它不是大製作。而且,也帶出大陸電影久違了的社會面貌。

  「觀音山」是成都一個火車站的名稱,也是一個地方名。那裡有一座損毀了的觀音廟。為甚麼毀壞了,導演李玉沒有特別說明。但看的觀眾不難感受到,那應該是汶川地震所帶來的後果。破爛的廟,破碎的心,觸感的情。一些心跡,不需靠言語和對白來演繹,已心領神會。一類勇敢之士,直闖底線,也有一類含蓄份子,以文藝的手法、具感染力的表達,向世人展示出中國人的風骨。近日一些討論,說到愛國教育會令學生被洗腦。但當你看過《觀音山》後,不難發覺香港真的太多杞人,那管愛國教育在中共手上經營了62年,真正的風骨是怎樣也洗不掉。而這齣李玉導演、題材敏感的《觀音山》,沒有像上一齣《蘋果》在大陸被禁播,某個程度來說,已引證到當局對文化的看管尺度,有一定的進步和改變。

  電影中的破碎,來自幾個都市小人物。老一輩的喪夫喪子婦人常老師(張艾嘉飾演)、從縣鄉出來到城市尋機會的酒廊歌手南風(范冰冰飾演)、受母親過身的打擊而失去學習動力的丁波(陳柏霖飾演),他們都是來自破碎的家庭。今天的都巿是一片片破碎,沒有一點完整,也沒有一點喜悅。 撞爛的汽車、割脈的手腕、搖滾音樂下的苦悶啤酒、在睡不著床頭的一支悶煙,帶來了沒有出路的頹廢,令人心裡有一種不好受的下沉。這種破碎,用來比擬汶川地震所帶來的心碎,有一份文藝的象徵意義。電影內沒有埋怨、沒有忿怒,很平實、很細膩,真實地告訴觀眾中國都市人沒有出路的苦悶。

  李玉多次利用火車作媒介,帶出穿越觀音山的畫面,那是一種找出心理出口的表達。的確,人在這種破碎中找尋繼續生活的方式, 需要靠的,是自己。常老師、南風、丁波在失落中,一同努力修補古廟(和自己心中的破碎),是人生應有的積極態度。常老師失去了丈夫和兒子,卻因緣認識了南風和丁波;人生失去了的,找不回來,所以更應從一片片的緣份積極向前走。南風和丁波也從常老師身上,學懂怎樣去解開跟父母和自己感情的結。不同年代的人,其實有很多相互學習的地方。

  范冰冰藉此片獲得不少個人獎項,而論表現演技的機會,確比《十月圍城》、《趙氏孤兒》等電影為多。但總覺得漂亮得有點過了平凡都市人火位的她,不及張艾嘉搶鏡。近乎素顏的張艾嘉,其實戲份更多,演出更覺說服力和精彩。陳柏霖只屬不過不失,沒有令人驚喜的地方。

  對此電影的批評在於結尾,那一道留給觀眾思考的謎題,有點破壞了氣氛,李玉不應這樣處理。但總體而言,《觀音山》讓你從電影中感受一份真摰的都市感觸,值得一看。


《觀音山》讓你從破碎中,找回自己的出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