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

《十年忽悠》:童話中的沙塵 沙塵中的童話

  「《山楂樹之戀》續篇」,艾米在書的封面這樣寫著。

  一書成名後,艾米把《十年忽悠》標榜成《山楂樹之戀》續篇,有點借勢再斬三兩的味道,也不理會名字相似的《山楂樹之戀2》是否在忽悠讀者。《無間道》閃電式一、二、三集,《葉問》後的《葉問2》和《葉問前傳》,都是這個模式下的產物。受觀眾、讀者歡迎,看準機會,只是做生意手法,不算是呃神騙鬼。若果你在忽悠下,買下小說回家,倒也不是大事一宗,至少你還能有幾天的閱讀體驗。

  「忽悠」解作把欺騙合理化,不是香港普及的詞語,但近來卻都熱了起來。有一篇評論文章以「忽悠」來形容雞蛋仔阿伯事件,是一件港人忽悠事例。其實,忽悠現象很普遍,不論政客或商人,每天都在忽悠大家。感情上的忽悠,更是男男女女幾乎必經階段,也是步向成熟的一步。只是沒有人願意公開承認,自己墮入忽悠的圈子。

  艾米也許是個例外的誠實,因為《十年忽悠》是一部半自傳小說。主角名字是艾米,忽悠對象叫Allan ,據說是她的丈夫。小說終歸是小說,故事有多少百分比是真實,讀者也不必深究。《山楂樹之戀》故事內的靜秋是《十年忽悠》的大配角,跟主線故事沒甚麼大關連。說《十年忽悠》是《山楂樹之戀》的續篇,是另有緣故,不是因為角色的延續。只是從《山楂樹之戀》、《山楂樹之戀2》、《十年忽悠》這系列中,看到艾米對男性的看法很正面。老三、陳大齡、朱彼得、王小昆、Yoshi、Allan 等人,全都擁有近乎完美的人格,對女性有一種女性熱切渴望的尊重。現實的男性,有這種公平競爭、不佔著數的情操,恐怕不多。正是這種有點近乎完美主義的緣故,沉醉在小說裡的女性讀者,也許會有大的滿足感。《十年忽悠》中的艾米,性格其實並不可愛,說白一點,有一種很嚴重的缺憾。雖不至神經病,卻浮游在自己的國度,對伴侶毫不信任。這種基礎下的感情,往往很難順利發展,更每每在捕風捉影下,消失得無影無蹤。艾米的故事,要真是半自傳的話,確是很童話化。

  而這部《十年忽悠》最戲劇性的部份,是Allan 被收容審查的一幕,當中很有《山楂樹之戀》那股濃厚的文革政治氣味。收容審查不是正式拘捕,卻是沒有人身自由的協助調查,是不符合現代人權標準的做法。按我所理解的中國法律改革進程,收容審查制度現已被取消,但這種發展在小說中沒有具體說明。艾米和Allan正是在這次具政治味道的收容審查下,建立起一種特別的戀情,很有《山楂樹之戀》那種被政治纏繞的味道。收容審查是對人的一種不信任,老是要當時人提出無懈可擊的證據,來洗脫嫌疑,和艾米性格上那種對伴侶毫不信任,很相似。亦可說,艾米愛情觀念的骨子裡,有收容審查的本質,一種很有昔日中國特色的本質。收容審查制度被取消,艾米從忽悠中釋放自己,有一種很微妙的關係。愛情觀隨著法律制度進步而轉變,是很高明的鋪排,也是一份很文藝的表述。

  以書論書,這部《十年忽悠》有一種很獨特的知識份子生活味道。《山楂樹之戀》主題是文革中的純樸, 《山楂樹之戀2》主題是婚外情,這部《十年忽悠》在兩者之間,不是清純,也不是再探討夫妻繼續戀愛之道,而是追尋真正戀愛的過程。艾米所描繪的,不是亦舒、林燕妮、錢瑪莉那類在物質生活圈下,表面而且很易溶解的的人生。正如飲食習慣清淡一點,健康會好一點;感情生活少一點物質因素,堅固程度會更能提升。真摯的愛情不是一顆鑽戒,那只是珠寶店的口號;也不是詢問對方有多愛你,而是自己有多愛對方。如果你對追尋真愛有一份希冀,這部小說更會讓你有很大感觸。


《十年忽悠》跟《山楂樹之戀》一樣,有很濃厚的政治味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