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暴力、驚慄,不是人人皆宜,更不是人見人愛。看電影應該是一種享受,不喜愛的類型,不要勉強自己。像過山車和笨豬跳一樣,有人覺得刺激過癮,有人認為是貼錢買難受,各有各的感覺,正常不過,最重要是自己知道買的是甚麼。
復活節假期,找電影看,是小資產份子的正常玩意。眾電影中,合心意的,卻真是寥寥無幾。韓國電影在我心中的評價,一直有相當的份量,《我,看見惡魔》有炙手可熱的李炳憲和極有可能是南韓最狂野的演員崔岷植主演,鈔票最後換成印上戲名的戲票。觀看之前,大略看過介紹,知悉這齣戲是本年香港國際電影節其中一部參展電影,詳細的影評則沒有看過。事後,有一點後悔了。進場之前,吃了一頓豐富的午餐,令自己的胸口和食道,經歷了不平坦舒暢的兩個半小時,這個吃飯選擇絕不應該,錯就錯在低估了驚慄電影,可以讓你墜入心緒失靈的程度。
這不是跨大,《人肉叉燒飽》、《熔屍奇案》、《黑社會以和為貴》等港產電影的畫面和氣氛,跟這部《我,看見惡魔》相比,是相當小巫見大巫。這個「相當」二字,必需加上。除了畫面極度迫真震撼外,一雙雙絕望無助的眼神,毫無良知的凶殘,超越了一切道德的境界。未看電影之前,很難想像人是可以這樣殘暴和缺乏人倫底線。沒有生長在戰爭的一代,看見赤裸裸的搏鬥與屠殺、難以用「不擇手段」來形容的報仇方式、一滴滴的血液經不同形式流出,只能有一種「我終於理解了」的感覺。《我,看見惡魔》是我看過的電影當中,感覺最震驚的一部,心臟劇烈地由電影開始跳動到結束,素來已甚為瘋狂前衛的日本片亦完全被比下去。電影的結尾,精彩猶在,不要太早估計結局,那是正常人完全想不到的情節。不打擾大家可能去看電影的興緻,劇情也不多說了。
導演金知雲除了一幕幕血的控訴外,也使用了很多對比手法, 加強了電影的立體感覺。一個個白皙肌膚、衣著樸實的女性軀體,被獸性和殘暴蹂躪;一個理論上冷靜的執法者,採取的竟是法律以外的暴躁式痞子途徑;從受害者家人的感覺,來反覆反射窮凶極惡行為的冷酷;都帶動觀眾去感受「仇」的面貌。仇,無色無嗅,無形無體,卻縈繞著人心。崔岷植的「仇」,不報在源頭,而是報在其他女人之上,是無道可言;李炳憲的「仇」,直接報在仇家身上,但卻超越了一切法律和道德的界線,同樣是一頭惡魔。魔由心生,不論你是來自黑界,還是白界,人總是有入魔的機會。大賊、警察、商人、專業人士,入魔的機會,實在是均等。在高度經濟自由化的社會,任何一個人其實都像肌膚白皙的女性軀體,被凶殘的奸商任意蹂躪。
《我,看見惡魔》這個戲名,也安排得很到題。「我,看見惡魔」跟「我看見惡魔」表達不同的重點。電影英文名字「 I Saw the Devil 」只是「我看見惡魔」,一句敍述式表達。「我,看見惡魔」卻突出了「我」的身份,更配合電影那道魔由心生的味道。這是香港翻譯戲名,少有的神來之筆。
兩位入魔的男主角,可謂各有特色。相比之下,還是覺得崔岷植較搶鏡,他的狂、野、狠,迫真得令人害怕,連黃秋生實在也要甘拜下風。之前看崔岷植的《原罪犯》和《親切的金子》,已認為他狂得很厲害,但想不到他還能作出突破。韓國的藝人,真的很令人欽佩。不單是崔岷植,一位位樣子清純,為電影的迫真而作出犧牲的女演員,雖然每位只是數分鐘,但完全沒有跑龍套的感覺,也是值得觀眾的讚賞。
最後的一句忠告,看《我,看見惡魔》之前,不要飽飯。但我相信,有勇氣看的人,看後一定不會失望。
復活節假期,找電影看,是小資產份子的正常玩意。眾電影中,合心意的,卻真是寥寥無幾。韓國電影在我心中的評價,一直有相當的份量,《我,看見惡魔》有炙手可熱的李炳憲和極有可能是南韓最狂野的演員崔岷植主演,鈔票最後換成印上戲名的戲票。觀看之前,大略看過介紹,知悉這齣戲是本年香港國際電影節其中一部參展電影,詳細的影評則沒有看過。事後,有一點後悔了。進場之前,吃了一頓豐富的午餐,令自己的胸口和食道,經歷了不平坦舒暢的兩個半小時,這個吃飯選擇絕不應該,錯就錯在低估了驚慄電影,可以讓你墜入心緒失靈的程度。
這不是跨大,《人肉叉燒飽》、《熔屍奇案》、《黑社會以和為貴》等港產電影的畫面和氣氛,跟這部《我,看見惡魔》相比,是相當小巫見大巫。這個「相當」二字,必需加上。除了畫面極度迫真震撼外,一雙雙絕望無助的眼神,毫無良知的凶殘,超越了一切道德的境界。未看電影之前,很難想像人是可以這樣殘暴和缺乏人倫底線。沒有生長在戰爭的一代,看見赤裸裸的搏鬥與屠殺、難以用「不擇手段」來形容的報仇方式、一滴滴的血液經不同形式流出,只能有一種「我終於理解了」的感覺。《我,看見惡魔》是我看過的電影當中,感覺最震驚的一部,心臟劇烈地由電影開始跳動到結束,素來已甚為瘋狂前衛的日本片亦完全被比下去。電影的結尾,精彩猶在,不要太早估計結局,那是正常人完全想不到的情節。不打擾大家可能去看電影的興緻,劇情也不多說了。
導演金知雲除了一幕幕血的控訴外,也使用了很多對比手法, 加強了電影的立體感覺。一個個白皙肌膚、衣著樸實的女性軀體,被獸性和殘暴蹂躪;一個理論上冷靜的執法者,採取的竟是法律以外的暴躁式痞子途徑;從受害者家人的感覺,來反覆反射窮凶極惡行為的冷酷;都帶動觀眾去感受「仇」的面貌。仇,無色無嗅,無形無體,卻縈繞著人心。崔岷植的「仇」,不報在源頭,而是報在其他女人之上,是無道可言;李炳憲的「仇」,直接報在仇家身上,但卻超越了一切法律和道德的界線,同樣是一頭惡魔。魔由心生,不論你是來自黑界,還是白界,人總是有入魔的機會。大賊、警察、商人、專業人士,入魔的機會,實在是均等。在高度經濟自由化的社會,任何一個人其實都像肌膚白皙的女性軀體,被凶殘的奸商任意蹂躪。
《我,看見惡魔》這個戲名,也安排得很到題。「我,看見惡魔」跟「我看見惡魔」表達不同的重點。電影英文名字「 I Saw the Devil 」只是「我看見惡魔」,一句敍述式表達。「我,看見惡魔」卻突出了「我」的身份,更配合電影那道魔由心生的味道。這是香港翻譯戲名,少有的神來之筆。
兩位入魔的男主角,可謂各有特色。相比之下,還是覺得崔岷植較搶鏡,他的狂、野、狠,迫真得令人害怕,連黃秋生實在也要甘拜下風。之前看崔岷植的《原罪犯》和《親切的金子》,已認為他狂得很厲害,但想不到他還能作出突破。韓國的藝人,真的很令人欽佩。不單是崔岷植,一位位樣子清純,為電影的迫真而作出犧牲的女演員,雖然每位只是數分鐘,但完全沒有跑龍套的感覺,也是值得觀眾的讚賞。
最後的一句忠告,看《我,看見惡魔》之前,不要飽飯。但我相信,有勇氣看的人,看後一定不會失望。
《我,看見惡魔》的血腥和暴力畫面極度迫真震撼,有勇氣看的觀眾,才好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