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4日 星期五

比載灃也不如的曾蔭權

  「我們從歷史唯一學到的,是我們從歷史甚麼也學不到。」這是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其中一句至理名言。

  兩百年後咀嚼黑格爾的說話,還是那麼到題。對不少人來說,歷史,只是一門科目,一類考試的題目,而不是在眾人心裡的一面鏡子。古人的錯誤,沒有人深究;古人的善行,也沒有人懂得欣賞和學習。管治者,總是被自己的權力所蒙蔽。然而,權力能遮蓋一時的錯誤,卻掩飾不到永恆的醜陋。

  曾蔭權出席一項紀念辛亥革命一百週年的展覽活動時,被示威者「暴力衝擊」事件,演變成事後的醫院檢查和警方的著手調查。曾蔭權更用上太座的勸告,來作藉口,於我來看,難看得很。男子漢大丈夫,輕微碰撞,也大陣仗地用上醫院資源,製造輿論譴責,拘捕示威者,全是沒有政治家風範的表現,亦完全不明白辛亥革命的意義。

  辛亥革命推翻的,不單是不民主的皇權制度,亦包括不公義特權階級,有廣泛而深遠的意義。放在今天的香港,其實也有其象徵意義。沒有普選的特首,地產商控制社會的命脈,是不民主,也是不公義。曾蔭權出席辛亥革命紀念活動,卻無視今天的社會聲音,是不合格的表現。出席活動,不應是穿中山裝,趁熱鬧,致一段詞,而是從歷史學習,特權制度和階級,皆有終結的一天。作為領導,曾蔭權應拿出勇氣,貫徹辛亥革命精神,帶領香港進入更民主更公義的境地。可惜曾蔭權只是黑格爾格言下的小人物,他「從歷史甚麼也學不到」。

  而曾蔭權的氣量,比晚清攝政王載灃,實在還要差。當年載灃被革命黨行刺,尚可忍下那口氣,釋放汪精衛,希望減省一下戾氣。曾蔭權不單無膽量直接接觸示威者,只發生輕微碰撞,又不是有嚴重暴力或生命威脅下,竟選擇堅持追究到底,而不是息事寧人,實在是連載灃也不如,也無助減低社會的怨氣。載灃不是甚麼出色的政治人物,政治生涯在辛亥革命後消失了,但他尚且懂得不應火上加油。曾蔭權連載灃的氣量也學習不到,是「從歷史甚麼也學不到」,另一個例證。

  而激烈的示威行為,只會因為有人被捕而再增多,怨氣繼而再上升,這也是辛亥革命給我們的啟示。這些道理,曾蔭權能懂嗎?

 
載灃不是甚麼出色的政治人物,還是懂得釋放行刺自己的汪精衛,曾蔭權能明白這些道理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