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

韓國人的《母親》

  看罷這齣韓國電影後,我感覺香港電影是缺乏了應有的靈魂。

  《母親》講述的,是一位年邁的母親(金惠子飾),為了替涉嫌謀殺妙齡少女的弱智兒子(元彬飾)洗脫罪名,鍥而不捨、努力不懈地去搜集証據。在這個尋找兇手的過程中,電影同時反映著韓國社會不同的問題和現況,情節非常生動和豐富,有極高的可觀性。我估計在應屆的韓國電影青龍獎,此電影有力問鼎最佳影片等重要獎項。

  其實,這不單純是一部講述母子親情的電影,箇中涉及很多倫理、道德、社會意識形態的表述,和數年前的另一部韓國電影《原罪犯》一樣,劇情充滿爭議性和特兀性,亦是香港電影的少有品種,既奇情有戲味,而又寫實迫真。未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請小心考慮閱讀下面這段小小評論,以免減低看戲的趣味。


==================

  導演奉俊昊把一個身份低微、收入微薄、對弱智兒子極度信任、處處保護兒子、而又不屑屈服於可笑的法律制度的母親的故事,處理得恰到好處。非常難得的是,電影內沒有這類情節中常有的刻意煽情,反而拍出很強烈的真實感和細膩的味道。

  就劇情而言,已反映不少社會的悲歌,單親母親無法照顧弱智兒子而試圖仰藥他殺和自殺不成、貧窮的女學生被迫走上半緩交的生涯、低收入社群過著艱難的生活、無所是事的青年男女沉醉於放蕩的肉慾等情節,都拍得很是迫真和寫實,是隱性的社會控訴,教當權者需要深切的反省。

  而當中對法律制度的控訴,更為明顯。馬虎的警員憑牽強的證據,在找不到殺人動機下,便兒戲地對元彬作出謀殺的指控,及後又以疑似較合理的證據來推翻之前甚為兒戲(但卻不幸是事實)的推斷,是可笑和可悲的執法群組,電影亦藉此間接批判法律制度的公正性和可信性。而那個貪婪兼不負責任的律師,竟在娛樂場所內在眾伴唱女郎面前,不守保密操守的情況下跟客戶談論案件,建議只為控罪作認罪交易,而不去對薄弱的證據作出辯護,是喪失律師的天職,亦是法律之恥。

  當然,這都不是最精彩的部份。最震撼的,是金惠子無法面對發掘出來的真相,而出現情緒失控,而犯下離天大禍。這位母親當時那一刻,是完全崩潰了,那是她對兒子那份信念的崩潰。金惠子傳神地把那份自己不能致信的失落、瘋了的心神,完全地演繹出來,觀眾也因而得到戲劇性的觀能震撼,這也是電影中少見的畫面。

  而片中最後講述金惠子埋沒良心,自私地犧牲那名可憐的証人和無父無母的弱智羔羊,並需靠針炙來麻醉自己和兒子的罪過,情節實在帶有很大爭議性,和在《原罪犯》中,靠催眠來躲避自我罪行的崔岷殖有點相似的地方。但《母親》中所涉的罪行,比《原罪犯》中的更為嚴重,因為當中牽涉第三者的性命和自由,這不是母親愛子的單純親情所能彌補或掩蓋。保護自我的利益是否真的能罔顧和逃離法紀,亦是值得觀眾深思的地方。

  金惠子不是我熟悉的演員,但第一次看她的演出,的確是有極大的驚喜。這名不一樣的媽媽,作出了一次出色的演繹。元彬也算演得不錯,但相比在《我的馬拉松》同樣飾演弱智青年的曹承佑,是被比下去了,未算淋離盡致。

  從多方面來看,這都是一部上佳的寫實劇情電影,令人深切感受到社會的氣息。不知怎地,香港的電影像走進了死胡同,較為人知道和討論的,總是臥底故事、警匪片、社團電影,缺乏變化。是韓國電影的急促進步,還是香港電影的原地踏步,無疑是香港電影人需要深究的事情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