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4日 星期五

《麥兜噹噹伴我心》:不一樣的記憶



  4月後,達明一派火速地在8月又再舉行了演唱會,場館內的火熱程度,比第一次演出有過之而無不及,信息也說得更直接。短短幾個月,新的嘉賓名單陸續出場,李旺陽那宗《沒有張揚的命案》,林鄭月娥獨唱《今夜星光燦爛》,陳茂波一幕《石頭記》,吳克儉招呼《十個救火的少年》,全部都是一首首的新曲。適逢選舉年,明哥更不忘提醒歌迷,世事有如《輪流轉》,九九就是《抉擇》時。

  達明一派的音樂,是我喜歡的音樂,他們的敢言和熱情,令人感動。但同樣以音樂和反諷,來喚醒香港人的謝立文和麥嘉碧,他們創作的麥兜,或許沒有那股熾熱的動力,卻充滿細水長流的含蓄。第一下或許是引你發笑,嗒下嚨喉倒是陣陣濃郁的甘香,過後更是引來連串的反思。每個人感覺到的香港,記憶著的香港,都不一樣。激昂的達明一派,內儉的麥兜,都是香港一份值得常常記住的標記。有些朋友讀我的博客文章後,曾經問我,為何比較少評論香港電影和書籍。其實,適當的問題,應該是擁有自己認同價值的香港電影和書籍,委實不多。政治上的反對黨很容易做,只要找一兩個論據,大肆鞭策,定必叫好叫座。要長期當香港文化的長毛,不如寫一些自己認同的價值,會更正面。塑造一種向前看的改進文化,引來建設性的轉變,必須從人的基本價值開始,那就是小孩子們的世界,謝立文創作下的麥兜世界。


  電影《麥兜噹噹伴我心》,主題又返回春田花花幼稚園。善良的麥兜,有他理想的一片園地,對現實主義很無奈。學校要交租交電費來求存,媽媽不懂重視和欣賞學業以外的歌聲,社會看不起不具規模的學校,美侖美奐的高樓就是成功的標誌,這些一直縈繞家長族群的心窩,最終學生還是求分數。在小孩子們的世界,能記憶下來,而又影響最深的,是令他們感到快樂的經歷,可以是一幕集體遊戲,一位老師,又或是一種興趣。電影中那位澳門音樂家,能從春田花花幼稚園這樣窩囊的地方,藉著校長的熱誠,獲取人生最重要的文藝體驗,正是謝立文向觀眾說出,人才是改變世界的來源,音樂是成就大同的媒介。

  謝立文毋庸置疑是一名古典音樂迷,他愛的和推動的,自然是古典音樂。他之前把舒伯特、莫扎特的樂章,在麥兜電影內玩得生動活潑,今次再把帕赫貝爾的卡農變成《您的扣肉》,又是一項佳作。以往聽帕赫貝爾的卡農,總會想起一陣陣純愛的浪漫,以及導演郭在容電影下的全智賢和孫藝珍,以後再聽這首卡農的時候,想起的,會由韓國女星加上一個麥兜,也是一種過癮的本土文化。把人聲視為世間最動聽的聲音,來自貝多芬和馬勒,謝立文搞出一個春田花花幼稚園合唱團,正是跟隨著這條路線,也看得出他推動古典音樂的努力和決心。

  謝立文創造出一個個樣貌猥瑣的腳色,披著被人誤解的外表,像《少林足球》的眾師兄弟們一樣,他們的天賦被人抑壓,沒有發揮的機會,這是對社會的反諷。而「獲獎歌曲」《車車車車你老豆》,也似在暗諷爺爺走近了,層次變成老豆一樣。賣納米抹布的小販,走一條街找廁所的房子,高聳入雲的玻璃天台屋,狂推人流的商場文化,都是一眾香港的生活裂縫。看著裂縫,或許令人不悅。以麥兜的方式,來一款嬉笑式的責罵,在自己的眼淚中找歡笑,是另類的娛樂。音樂和反諷,有不同的方式,記住麥兜,是要豐富香港人的腦海,保留不一樣的記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