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平安的大澳夜



  腦袋還長滿青蔥的平安夜日子,總掛著神父在子夜彌撒的祝福。每年神父也送上相同的教導,提醒人們在五彩繽紛的燈飾下,聖誕節有一個謙恭樸素的背景。今天這個金融都市,夜夜星光燦爛,節日已經被一頓頓利錢豐厚的餐食、停不了的飛機航班替代。平安夜的價值,不再是心靈的安靜,而是消費主義騎劫下的習慣。難得公司在平安夜的日子讓全人休假,藍天、陽光、涼風也不吝嗇地拋頭露面,不好好到醇厚的郊外走走,實在是偌大的浪費。送走灰濛濛、被末日籠罩的十二月,最合適的,還是大自然的陽光,那是一份最溫暖的恩賜。



  大澳,已很久沒有去過,之前僅有的印象也模模糊糊。巴士在蜿蜒的車道上快速奔馳,是大嶼山司機的習慣,祈禱不祈禱,差別不大。到埗後,很快吸引著我的,是一股蝦乾飄來的風味。有味的風,不是到處可以感受得到。西營盤那股風,混濁了城市的汽車廢氣,店舖也會市儈地跟你斤斤計較,不像大澳的小攤檔儉樸原始。跟舖主聊談幾句,拍一個照,感受一下蝦乾身上剩餘的陽光氣息,是辦公室找不到的奢侈。



  風味過後,便是大澳的水和村民的棚屋,這是大澳更大的標誌。依水道而建的屋,雖然不是昔日最古舊的模式,神髓仍在。棚屋倒映在充滿陽光的水面上,配上藍藍的天,構成一幅溫暖的立體圖像。水道不再是來往忙碌的村民漁船,而是應運而生的觀光船,這與威尼斯和鳳凰古城沒兩樣。隨著海上的優質海產逐漸減少,這也許是村民們能想到的一個選擇。而實際上,大澳出售的新鮮魚產,味道很具「海」味;不至於腥,卻味道偏重,不是一般人在海鮮酒家習慣了的魚味。喜歡與否,真是因人而異,也不是很多遊人的選擇。簡單一點,坐在棚屋的店舖上,吃一碗滑溜的豆腐花,或飲一杯清熱的紫貝天葵,看著慢慢流動的水,享受吹來的清風,心靈舒坦愉快,感覺也更勝Starbucks Mocha帶來的濃烈。


  慢慢伸展腳步,大澳還有不少可以被人發掘的面貌。歲月是大澳的名字,能碰到的,都是被遺忘的過去。香火尚算鼎盛的洪聖廟,不遠處是一堆堆無人整理的野草,和丟空的房子。他們的故事,可能比電視肥皂劇更真摯感人,只是待人說出。不顯眼的一角,還有一座簡約的教堂,沒有哥德式的建築,甚至連一隻彩色的玻璃窗也沒有,但由它來延續說上馬糟的故事,可能更具平安親切的說服力。小小的村落,不同信仰文化安靜地和平共存,不若都市般喧鬧嘈吵。鄉間的素貌,更是羅大佑那首《青春舞曲》的寫照……香港如何飄香,鄉里歡聚異鄉;東與西聯營開張,新市民舊土壤;家國應如何稱呼,黑眼睛黃皮膚;一畝梯田容萬千住戶,關帝遙望天父……包容、多元、東西並蓄,是我們昔日的香港,她留在離我們不遠,卻被遺忘的大澳。



  也許遊人沒有忘記的東西,是那些特色的鹹魚、海產、臘味、貝殼,小巷能買到的燒魷魚、燒粟米、雞蛋仔等風味小食。那種吸引,不單是熱烘烘的感覺,還有一份直接付錢的溫馨。一個八達通不能使用,信用卡無用武的國度,大家走回以往街市小販的歲月,是一種很別緻的回憶。我們以往沒有金融便利的日子,生活簡簡單單,吃一串咖哩魚蛋,夾一碗車仔麵,面上掛著笑容,心裡注滿歡樂。大澳的漁港感覺,不是華麗裝潢,金融繁榮所能創造。但這份情懷,有著我們的根,也讓人感到平安。我們的成長,確是從這片漁港式街道經濟開始。但今天的大澳,離我們很近,卻站得很遠。

  太陽垂垂落下,陽光漸去,遊人漸散,黑夜為大澳帶來更寧靜的時刻。沒有爾虞我詐,大澳,每晚都是平安夜。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添了翼的麒麟 孤獨的獨角獸



  喜歡日本推理小說的朋友,一定認識東野圭吾。

  廿多年來,東野寫過不少精彩的推理小說,如《白夜行》、《秘密》、《惡意》、《嫌疑犯X的獻身》等,題材廣泛,充滿社會風貌之餘,也不斷探討和發掘眾人內心深處的劣根性。有些人或會認為,推理小說千篇一律,格局大同小異,不外乎是發現屍體,密室佈局,分析疑犯不在場證據等等。以往看倪匡的科幻小說,也有相似情況,不論是衛斯理抑或是原振俠系列,情節相近,變化不大,的確找不到再看下去的動力和興趣。這是創作人未能突破自己創造出來的空間,在原地踏步。可是從本格派推理起步的東野,近年的寫作,還是不斷地帶入新的寫作視野。由解開密室兇案的玄機,到以動機論探究社會內各類人物的行為和動機,繼而滲入更多社會風貌及家庭倫理,建構故事內的線引,故事外的故事。東野把推理小說提升至另一個不同的層次,這種風格不是一般推理小說家能夠塑造出來。

  《麒麟之翼》是最新一部翻譯出版的東野小說。小說講述一名有完美家庭的中年中產男子青柳武明,在東京日本橋附近被人襲擊。青柳遇後沒有求救,而是花盡氣力走往日本橋的麒麟像下,才倒地死去。拿著青柳公事包的失業男子八島冬樹,在事發不遠的地點逃跑時被貨車撞倒重傷。從福島移居東京的八島曾在青柳任職的工廠工作,及後被革退,因而被懷疑有行兇動機。東野圭吾便在青柳和八島二人的不同線索上,開始送上他們背後一環扣一環,不為家人朋友知悉的故事情節。

  以建構故事的精密來評價《麒麟之翼》,它的確沒有《惡意》或《嫌疑犯X的獻身》那類叫人拍案叫絕的情節安排。但教人意外的,是電影商很早便打了這小說的主意,所以《麒麟之翼》的電影版,在香港比翻譯小說本還要早近半年面世,而我也是看過電影才看小說。然而兩者相比,小說帶出的闊度超出電影很多。看過一些由東野小說改篇的電影,沒有一齣是教人看得津津有味。《麒麟之翼》故事不見得精彩絕倫,仍然獲得電影商特別的垂青,內裡原因無疑是小說確是散發一種另類的魅力。

  其實《麒麟之翼》應該是東野第一次以象徵意義,替小說命名,和建構故事的小說。在東京的日本橋,是不少人認定的東京起點。橋下的麒麟像,很奇怪,縱加添了翼,卻沒有任何起飛的傳說和事跡。加了翼的麒麟,有一種希冀的象徵意義,卻又不能真的飛起來。青柳的人生在日本橋結束,他的兒子青柳悠明的人生最終在這裡重新開始;八島在東京的人生卻是在這裡開始,他的同居女友中原香織也再在此繼續走下去。人生的循循環環,起點與終點交織,勾成社會和人的延續。在失敗中保存希望在明天的人生態度,在錯誤中找回救贖的機會,是東野在《麒麟之翼》的潛台詞。微薄的希望,最終交由青柳悠明及中原香織來繼續燃燒。

  社會派的東野,在小說自然不忘帶出都市真實面貌。他責備不能灌輸正確意識的老師、只顧營造頭條標題的傳媒、毫不自省的學生、欺矇公眾的商人,讓人從他的文字感受他對社會的控訴。不過,東野也帶出很多東京街道的人情風貌、文化廟宇,容納風土人情及家庭倫理於推理小說當中,這才是近年東野成功的地方。《麒麟之翼》之前的《紅手指》和《新參者》,其實已經漸漸看到東野的轉型。這次再為故事添加意境深遠的象徵意義,為創作帶來更進一步的嘗試,讓讀者獲得更闊的故事角度,這些努力,值得欣賞。


  而對我來說,這部《麒麟之翼》,也打通了我腦袋中的另一道門,那是村上春樹的《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或大陸譯者所採用的譯名《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提起此書,不是因為近日興起談世界末日的話題,而是小說的情節圍繞著獨角獸。獨角獸是西方傳說的虛構動物,相對東方神話,便是麒麟。村上寫《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時,是否有考慮日本橋的麒麟像,我不知道。但麒麟代表日本,倒應是沒有甚麼異議。村上在小說給予獨角獸的象徵意義,其實也是給予麒麟的象徵意義。那群無助獨角獸的頭顱,記存了他人不願存放的記憶,任由記憶在世界盡頭的地方不斷釋放和溜走。僅剩下一切不會令人憂傷、快樂、振奮的孤獨。當世界是這樣的時候,恐怕一切盡是冷冰冰。村上借日本人的失憶反映內心的孤獨,1221日是否真的世界末日,其實並不重要,我們的心,或多或少早已站在一個孤獨的角落,如世界末日般無助。讀《麒麟之翼》,想起《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是偶然,也是一個合理的思路,起點與終點,從來都是相互交織,不能完全分辨。

  東野圭吾和村上春樹,是不同類型的作家,帶出不同味道的創作。在麒麟與獨角獸的文學世界下,各自各精彩。香港的作家,何時才有這個水平,這是我不懂回答的問題。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從梁振英事件看今天的香港傳媒

  兩年前的同一天,我寫過一篇《我撐梁振英》。兩年後,他真的當上了特首。梁當選後,友人不斷說我是梁的忠實支持者。我只回答說,我未有資格。我不但跟他不相識,他選舉時的走場,各個造勢大會,我一概沒有參與,只在一個選舉論壇,親眼看見他跟唐英年和何俊仁的表現。兩年前我撐梁振英,在於求變兩個字,我們的政府運作以及官商關係,已經到了必須大刀闊斧進行重整改革的時候。能當改革者,必須是官商皆怕的人。否則,這任特首只會製造另外五年和稀泥的光景。

  梁振英陷入僭建事件及誠信質疑,今天立法會將討論泛民提出的不信任動議。老實說,身邊關心事態發展的友人已越來越少。不少人已被奄悶單調的報導和評論所嚇怕,更對看報紙產生不起興趣。我讀過不少社評和名家的撰文,然而,真正有見地的見解,實有如鳳毛麟角。梁振英散漫處理事件,辯解論據勉強,難以令市民認同,個人盡失政治分數,實屬咎由自取。可是,淹沒全城的,卻仍舊只是一連串的道德批判和失格的嘲諷,實在令人越讀越不明白。像一位時事評論員的撰文,以華盛頓與櫻桃樹的事跡來嘲諷梁的言行,不但沒有人能說出華盛頓的櫻桃樹事件,其實是一個偽造的故事,文章還在Facebook錄得數以百計的Like,我真的認為一些傳媒人和受眾,是一群不幸的個體,在一個自我良好的空間生活,不肯向更闊的視野出發。有關華盛頓的櫻桃樹事件,其實只要在互聯網按幾下搜索鍵,已經可以知悉是當年書商偽造的故事,並不是事實。利用虛假的誠實來諷刺誠信,竟能帶來大量的掌聲,這個社會夠反智嗎?

  石峻不才,不懂寫道德批判類的文章;石峻愚鈍,只懂從政事的角度看政治。我們應該關心政治,卻不應把政治問題一概道德化,這不是公民社會的進步。即使石峻不喜歡唐英年當特首,在唐英年爆出僭建風波後,亦從沒有對唐落井下石,作出任何道德上的批評。之前寫過《自由黨的安樂窩》一文,我堅持需要分析兩人的政綱,並作出比較,而不是道德上的辱罵。當時我對唐英年及梁振英留意的差別是:

  「…………當我在座的論壇,向唐梁二人提問,以怎樣方式或手法來帶領香港走出今天的困局,唐的答案大約是:這是一個很容易的問題。沙士後的香港經濟狀況非常差,政府預算出現大幅赤字,失業率高企。短短數年間,在我的領導下,政府財政回復盈餘,就業市場回復至近乎全民就業。這些經驗證明我有能力應付危機,因此我有很大的信心,帶領香港走出今次的困境。

  而梁的答案大約是:我不會看輕有關問題的難度,我希望新的政治班子,能夠多到全港各區,加強地區工作,跟各地區的市民溝通,讓他們認識政府的施政。由官員Engage市民,爭取認同,落實推行方案…………

  我認為這才是恰當的認識政事方法。可惜,當日的大部份傳媒為著賣紙,對唐英年毫不留情地作出道德上的攻擊,其實是很不成熟的議事層次,也無助市民加強對政治的認識和關心。及後梁振英也步唐的後塵,傳媒出於自我救贖,也基於梁振英在選舉辯論時曾向唐英年作出不君子的施壓,惟有照辦煮碗,這是梁振英不能埋怨的地方。可是,讓我們靜下來重新看整件事件,為何事件一開始的時候,我們的議事準則是以道德為切入點?我們口口聲聲希望公民社會能夠健康發展,更不能以道德來作為論事的理據。一年多前,我曾提過梁啟超在傳記《王安石傳》,力陳《宋史》過於表彰古版迂腐的道德為宗旨,忽略政局的大方向發展。事至今天再看北宋的歷史,大多數人已更認同王安石的改革功勞,多於司馬光的守舊頑固。可是,在今天的香港政局,在傳媒的眼中,還是愛以一句句的「無恥」為前置詞,以道德而非事務來衡量政事,我們真的比北宋更進步嗎?

  其實,倒梁的人士也要看清局勢,在部份傳媒百多天不停止的辱罵下,梁振英在民調的評分只算是強差人意,至少不比曾蔭權時期差。林鄭月娥的評分亦遠勝林瑞麟,說明這個政府不是完全沒有香港人支持,那些曾系人脈搞局的心思看來沒有成功。其實,香港人也不是完全愚昧的,梁上任不到半年,已搞好長津、交津雙軌制、擱置國民教育指引、重設扶貧委員會、決心定下貧窮線、交代土地供應實際狀況、推出雙辣的地稅,效率已比上任政府為佳。就算個別傳媒刻意冷對待這些工作,也不表示一般市民感受不到。老實說,四年多前出席過一位現任著名傳媒高層的講座後,對他的誠實感到非常詫異。他毫不掩飾地介紹自己有一份不能針對的名單,對這批人,一條毛也不能動。但政府及特首被人批評,是天公地義的事,要找人開刀,不找他們找誰。這位人兄是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四年多前的節目片段尋覓尋覓。自此之後,我對各大報章的評論,已興趣大減,那是經細密處理後的句子,不是自由評論。到今天,整個傳媒均以道德為前提,嚴格來說,更缺乏見微知著的見地。單純看報章,而不用腦反思的話,你根本不能獲得社會應有的討論和價值。

2012年12月5日 星期三

《初戀築跡101》......情非首爾



  日前跟一位懂韓文而又經常到韓國出差的友人吃韓國菜,席間不免提起近月熱爆全球的Psy及他的江南style騎馬舞。幾億個YouTube點擊,固然厲害,但據說這些點擊絕大部份都是來自美國,原先有點覺得費解,事關這大抵相等於全美國每人約3次的點擊。就算假設每次只看1分鐘,也消耗了幾億分鐘,那是約1000萬小時的時間,約40萬天的光陰,整整1000人全年不眠不休的總和。及至近日,看到時代週刊把Psy跟外形相似的金正恩放在一起,並吹捧他們為全球風雲人物候選人,一個想法忽然彈了出來。這位南韓中年胖偶像,看來是美國人送給北韓領袖一杖最大的諷刺。

  其實,要看韓國娛樂和文化,還是電影和韓國女星最實際。《無聲吶喊》為香港帶來一股爭取公義的動力,但內容還是太沉重,也令人心裡不舒服。友人提到本年度最出色的韓國電影,應該是綻放昔日同學情懷的《陽光姊妹淘》。但我心底裡的選擇,卻是揉合社會面貌與純真愛戀的現實電影《初戀築跡101》。

  純愛的電影,看似沒有市場,也不是注重奢華享樂的香港人那杯茶。但現實上,最暢銷的小說,管它內容爛或不爛,還是愛情小說。人生當中,沒有認真看待初戀,也沒有再來一次的機會。《初戀築跡101》的主角,是一對大學一年級的男女學生。他們念不同的學科,卻有緣在建築科入門概論101相遇。授課的教授教導學生,建築的先決條件是認識社區,理解特色,這樣才有可能建造出配合環境的建築物。以建築帶出戀愛,弦外之音不難理解,也像日本電影《談談情.跳跳舞》,當中充滿隱喻的味道。但《初戀築跡101》的劇本不是每天都在認識、認識、認識,而是加入了很多不同的元素,令觀眾並不覺得沉悶。Psy的江南style,相對於平實的江北區,便是一個強烈的對比。李克勤的《情非首爾》,讓漢江將你我,像南北般分開,是憂鬱的詩意,就如多瑙河把布達和佩斯分開了。

  導演李勇周沒有把這個初戀故事童話化或悲情化,但他加入了單親父母,加入母子情,加入了父女情,加入了冒牌衫,加入了一條領呔,加入了西洋音樂,加入了濟州島,加入了令人愁上愁的燒酒,加入了漫長的15年,把電影現實化,成為觀眾身邊的故事。人們對每項事物的感覺,多是囿於表面的徵象。不能好好認識溝通,留下的,只有更大的遺憾。人不能面對的,往往不是別人,而是自己。談情說愛者,常常都把合適的人物,合適的地方,錯誤的時間,掛在口邊。可是倒沒有人認真深究,誰人才是時間錯誤的製造者。《初戀築跡101》留下的,是誰人的故事,只有觀眾自己才能說得清楚。

  電影中那間濟州島的屋子,令人感覺很舒服,也實在令人羨慕。給心愛的人,築一個家,是一份最真摯的祝福。躺在天台的草坪上,享受陽光,比起躲進地下的僭建空間,來得爽朗得多。建築反映主人家的心跡,反映文化,委實是對。香港人多愛追求華麗,韓國人崇尚簡約和接觸大自然,一間屋子的氣息,能說出很多的話。像前年的韓劇《個人的取向》,同樣是以建築為題材,同樣帶出了怎樣才算是一間好屋子和一個好家庭。不能否認,韓國電影近年的進步,是多元的。可以拍出《我,看見惡魔》這類令人心寒的驚慄片,也有寫實迫真的《無聲吶喊》,亦有這齣意境深遠、細水長流的《初戀築跡101》。同期的日本也拍攝了一齣同類型的純愛電影《我們的存在》,但觀感一般,也不及《初戀築跡101》那份忽然吸引的樸實江北戲味。

  《初戀築跡101》的女主角,有15年前及15年後兩個版本。15年後的那位韓佳人,剛隨韓國團來了香港,輪廓很是倒模的韓國女星容貌,搶鏡程度,不及15年前的那位新星秀智。秀智的清純,主觀上更勝《那些年》的陳妍希。第一次演戲的秀智,也沒有生硬的感覺,惹人好感。電影中還有一位客串飾演設計師公司老闆的李翰,他是一名導演,當年的處子作《向左愛.向右愛》,是我的其中一齣至愛。但幾位女主角的後來命運,卻很迥異。孫藝珍成了一線電影女星,文根英樣貌和星運皆沒有明顯改變,李恩宙更選擇先走了一步。看一齣電影,回望一下人生,回想你的初戀,你會發現,要珍惜的,比你失去的多。

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掀開《母親愛的手扎》之背頁



  弱國無外交,但強國的外交也不見得合符情理。以國土糾紛為前提,殃及文化的交流,打軟性經濟牌,是十分小家的想法。幸好香港的電影商,還是擁有兩制下的自主,讓親情洋溢的日本電影《母親愛的手扎》,不受大氣候的影響,得以在香港的戲院放映。

  電影的男主角,是久違了的役所廣司,他在《談談情.跳跳舞》和《失樂園》,留下令人難忘的印象。今回他既不跳舞,也不出軌,飾演一名悉心愛護家庭、照料母親的中年作家(伊上洪作),帶出上世紀5070年代,日本家庭三代人的家庭倫理。電影故事並不複雜,卻平實地拍出一個地道日本家庭的生活輪廓,和當時社會風貌。老中青各輩的生活模式,主人與僕人的關係,城市和鄉間的差異,都很細膩地滲透在觀眾的眼前。伊上家是一個在東京很典型的儒家家庭,主人翁伊上洪作既肩負了財政重擔,亦需照顧在鄉間患上輕微癡呆症的母親,與妹妹一家和睦相好,也要同時處理好自己的寫作,以及教導女兒,並和她們溝通。說實在一點,也有些能人所不能的感覺。伊上洪作年幼時,曾被母親丟棄在奶奶的家中一段時間,因而心存芥蒂,造成一道心裡鬱結。這道鬱結終於在目睹女兒長大,多跟母親溝通下,慢慢得到解開,一段母子情也在暖流下,得到人間的祝福。

  這類慈母手中線的電影,是永遠皆有魅力。但簡單故事,其實也是最難處理。導演原田真人以平實的生活作包裝,大自然的漂亮色彩作點綴之餘,亦替電影配上不少心思和詩意。如伊上洪作親歷兩次海航的不同心境,母親從寒冬的小屋風雪步向暖和開朗的春分,母子二人在看不見盡頭的海邊相勉,背後的意境都具深層次的意義。當中原田真人給予海代表母親的意義,很具象徵味道,也帶有村上春樹在《海邊的卡夫卡》中,對海的暗喻,畢竟日本是一個被海包圍的島國。日本電影在畫面構思,以至情節內涵,一直都有獨特精彩之處。甚至在佈景、道具、服裝上,一台巴士,一件擺設,一套衣服,都一絲不苟,這些實在是今天華語電影需要學習的地方。電影是大眾的娛樂,也是文化實力的展現,不是嬉嬉哈哈,三兩億票房那類數字上的成功。

  伊上洪作這個60年代的作家角色,也令我想起兩件事,儼如電影的背頁。第一件是廿多年前,日本另一名導演深作欣二,曾出品一齣味道截然不同的作家自傳式電影《火宅之人》。那位主人公桂一雄也是一名很受歡迎的中年作家,但他卻不能安於家裡寫作,需要從不同女子身上尋找寫作靈感,然最終也鳥倦知還,返回家人的身邊。伊上洪作的持續顧家,以及桂一雄的中途棄家,實在是一個強烈的對比,使《火宅之人》成為一齣味道與角度完全不相似的電影。伊上洪作的好男人行為,無疑是社會的正面模範。但就算是浪子桂一雄,自己的家還是最終的歸宿。日本文化的闊度相當,充滿不同的故事,也充滿不同的表達方法,不是單元思維。這種豐富的多元化,令日本的小說和電影,永遠帶有一份值得欣賞的魅力。

  第二件是有關60年代大陸作家的坎坷。當電影的畫面帶出伊上洪作的小康之家,在精緻的私人會所搞家庭聚會,大陸原有機會成為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的華人作家老舍,落泊地結束了生命。當然,作為電影觀眾,我也會懷疑一名當年成功的日本作家,是否真的能享受豐富的物質生活,但至少我不會認為一個在大陸的作家,需要走上自毀的道路,精神生活才是一個文人的生命,這是活生生的一幕悲劇。一般人或許只會聯想到,日本60年代的國家現代化,大大提高了國民的生活質素,但實際上日本的文化發展也能緊跟著社會節奏,文人也有他們生活的空間。香港有一位成功的商人,說他從來不讀小說,但看來他不明白,只有作家寫下來的,才是一片土地的不朽價值。沒有作家,沒有甚麼人文價值可以延續。至少給母親的愛,不致於只是一張張筆直的鈔票。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老師們,這是我的兩句話


  上週末,一群老師進行了示威集會,促請教育局盡快推行中學的小班教學,以30人一班為短期目標,長遠目標更應是25人一班。

  老師們的口號,當然是為了提高教育質素,讓學生得益。但潛台詞是甚麼,相信不用畫公仔畫出腸,那不就是飯碗保衛戰。今天的既得利益者,總學會不少轉折的話語。堅持丁權的,總是為了風俗;不想前面無敵海景被擋者,總是說填海影響生態。其實,最應該保衛學生利益的,是一眾家長,但我認為,小班教學不會是家長們心裡的想法。一般家長,大都是名牌主義,名校每班人數減少,即是學生進入心儀名校機會減少,這豈會是家長的內心願望。老師們搞了那麼多的動作,中學校長們數週前更是一字長蛇陣「曬冷」,還是鼓動不到各校的家教會組織大力支持,小班教學在家長心目中的地位,實在可想而知。只是不少家長還是厚道和功利並重,不支持也不致於明言反對,畢竟子女仍在學校就讀,投鼠自當忌器,當反動份子不見得會有好下場,家長多是聰明人呢。

  從家長的選擇,小班教學也不見得有甚麼特別的吸引力。現今最受家長歡迎的幾家直資中學,都不是小班教學的學校。個別班次,每班人數更超過40人。從公開試的成績,畢業後能看得見的畢業生表現,我實在得不出小班教學能大幅改善學生學習的結論。學校時期在大班學習的我,小學50人一班,中學40人一班,學習還是正常進行,自己同樣能走到今天的地步。兒子現今念每班30人的小班,卻看不出他的學習順暢了多少,這也是我對小班教學的直接質疑。小班教學就像快餐店餐牌上的一道選擇,多一款不會嫌多,顧客也不會討厭。如果所有學校都是私人經營,顧客的選擇自然能告訴市場的反應,願意選擇和負擔小班教學的家長,自會作出他們的決定。只是,今天的學校不全是私營,而是存在大量津貼學校,小班教學更涉及大額公帑,家長又沒有直接選擇權,成熟的社會不應任由既得利益者留下單聲道的聲音,所以我選擇在網絡世界留下我的兩句話,講出坊間沒有人願意說出的東西。

  從公帑應用的角度看,任何支出都應該物有所值。小班教學的成效,其實遠不及一個有能力、有熱誠的老師。從我兒子現時的學校經驗,我對一眾老師的信心是非常不足。看著老師們的考試卷、答案、評分標準,我不覺得在今天相對小班學習的兒子,有甚麼學習優勢。有中文老師教成語「瞠目結舌」時,發音竟是「堂」目結舌,不由得自己先來一個瞠目結舌。這是反映甚麼問題,我希望一眾老師們好好反省一下,更不想再引伸帶出書商已經幫助了他們不少。就算是行政工作怎樣多,不完全清楚的材料,先去備課,是應盡的責任。一竹篙打一船人,可能是有些偏激,但現實的老師們,鍾情打麻雀、賽馬、炒股票、炒樓的,確實不是一個小比例,這是我認知的境況。在面對老師名額不足時,被裁減的,永遠是Last In First Out形式,挑選出最年青的老師,而不是考慮教學表現。這間接保護上層的既得利益,但算是教育質素的考慮嗎?各行各業,特別是專業範圍,持續進修,基本是必然事情,也不代表在職人士不用處理行政工作以及辦公室政治。老師們不斷埋怨工作負擔重,瑣碎事多,還要學習,其實不易得到社會的同情。大家都在不同角落逼迫的空間,為糊口奔馳,全城的情況相差不遠。以小班教學為藉口,只求保住自己飯碗,卻不能為學生帶來教學質素的實質提升,至少不會得到我的支持。

  老師們把槍頭瞄準滿身子彈孔的吳克儉,營造他不理從業界聲音的壓力,亦是值得批評的方法。我對孫明揚徹底失望,對吳克儉沒有期望,對教育局亦毫無好感,不代表我會因為他們的不對,而完全接受另一群既得利益者的表述。相反,依賴這類批判式的手段,來爭取權益,更贏不到我的尊重。要說服我,老師們應該依靠自己的能力,不是口號。在老師們能證明他們的能力前,我不會支持繼續任何深化小班教學的建議。

  作為納稅人以及教育開支消費者,這是我想說的幾句話。沒有那群標榜為民請命的議員肯說,就由我來先說。望同道人向一眾老師們,說出家長見班主任時,不敢帶出的亮話。香港不應是既得利益者說完就算數的地方。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從林奮強事件看今天的香港社會


  近日和友人喝咖啡時,忽然談到林奮強。友人原來是林奮強的忠實支持者,多年來對林氏的分析和文章,全都讀透。對於林氏被質疑藉內幕消息賣樓,繼而演變成疑似提供非法回佣的事件,友人深感惋惜。按友人的說法,林氏不愁生活,選擇辭掉工作,全心出任行政會議成員,是一份難得的熱誠。搞出這樣的麻煩,實在是令人始料不及。

  對於友人的見解,我不能認同。麻煩總有始作俑者,大頭佛搞了出來,不能單單埋怨傳媒追蹤事件的嚴苛。其實,林奮強事件可以被看成單一事件,這是某一部份打落水狗傳媒的取態:那是梁振英的錯,梁振英眼光有瑕疵,梁班子乃烏合之眾。是否接受這種表徵式評論,實屬見仁見智。但若果把林奮強事件看成一件社會事件、一種社會價值的凝聚,我們可以看到更闊更深的意義。

  說句老實話,那麼多年來我從未讀過任何一篇林奮強的文章。認識他的見解,是從報章轉載的觀點而來。我知道他是一名地產大好友,對地產投資有心得,是一名著名分析員。他也許能準確捕捉市場,但談不上是甚麼大道理,只不過是一名資本家而已,算不上一名濟世的政治家。近代中國最值得敬重的官僚知識份子曾國藩,一生對土地田產的投資囤積,都不熱衷,也厭惡尋租活動,只致力鑽研學問、搞好民生。相比之下,我會認同曾國藩多於林奮強。

  香港近30年釀成的風氣,是住要住得高,食要食得好,能者達者,才被視為社會的莘才精英,卻從來沒有人深究他們的人生哲學,是否真的值得推崇表揚。學校教的克儉樸實,完全被報章上的奢華閃爍所遮蔽。昔有笑貧不笑娼,今是欺貧不欺倡。報章把炒家的倡狂,正面包裝為市場經濟的自由活動,為的,不就是持續的樓盤廣告收入嗎?去年4《明報》首先揭示政府智囊學者王于漸炒樓置富,翌日便立即補鑊地讚賞王于漸能學以致用,學術財富兼得,無疑是典型的擦鞋級文章。知識份子辦報辦成如此,委實叫人傷心。梁振英要搞民生、拚政績,根本就不應找林奮強這類吸金明星進入行政會議,他們的理念和原則,跟曾國藩那套民生政治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但現實上,不論是公職或選舉,人們最愛標榜的,往往只是知名度,不是箇中的品格和道理。林奮強的分析和文章無論怎樣精闢,一看見他對賣樓事件窩囊的回應,便很難用思考細密來形容他的思路。這對香港本土大眾,應該是有意義的一課,也讓人更清楚認識所謂著名的分析員,背後可能擁有的辦事標準和價值,究竟是怎樣的水平。迷信名牌,亦是香港政壇上一個常見的死因。可惜不少傳媒只針對林奮強的梁班子身份,而不是討論林奮強現象的背後緣由,實在又是辦不到辦報的原意。其實,在曾蔭權班子時期,也曾經出現疑似漏報地產利益的行政會議成員劉皇發,情況也直比林奮強嚴重。倘若當時的傳媒能嚴肅看待劉皇發的「疏忽大意」,對王于漸身兼房屋政策智囊而又積極炒樓作出認真的監察,製造坊間多一點對公職人員操守和申報責任的討論,探討坐擁大量土地利益的人士應否進入行政會議,發揮公民社會的作用,這次林奮強事件有可能不會發生。為甚麼一些跟地產利益息息相關的議題,從來沒有傳媒和議員的積極跟進,才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而整件林奮強事件,最令人感到難看的,是梁國雄選擇以嘲諷林奮強名字的道具,在立法會答問大會擲向梁振英,這確是令人非常反感。我從來不反對激進一點的非暴力行為,擲東西是可以接受的範圍,也反映一部份選民背後的情緒。但發洩情緒也不能和不應以侮辱他人的名字出發,這是一個人的人格本質問題。不論梁國雄的理想多崇高,侮辱他人名字的行徑已超越議政的屬性,也不是人身攻擊那個層次,而是入於流氓的行為,亦只有懦夫才會選擇嘲諷他人的名字,來表達意見。言論有自由,但應該是在尊重他人下的自由。議員是榜樣,如果明天在某學校內,有一位跟林奮強同名同姓的同學,受到相同方式的嘲諷和侮辱,這是可以接受的事情嗎?更令人沮喪的,是一眾泛民議員,特別是來自教育界的葉建源、張超雄、陳家洛,可以默默忍受盟友這類流氓行為,而不肯去作出指責。教導學生正確禮貌,是老師的天職。立法會是一個政治舞台,也是一個大課堂,看到錯的事情,也不出言糾正,甘願做一隻政治鵪鶉,實在愧為老師。我們的香港社會應該繼續容許這種劣質文化來侵蝕嗎?

  有些話,也許說多了、說遠了。林奮強也好,梁振英也好,只不過是歷史上的過客。政客的個人榮辱,不應是坊間有興趣的事情。如果知識份子也不去關心社會的價值和意識型態,這片土地的明天,沒有甚麼能剩下來。

2012年11月6日 星期二

從《愛情回春》到《陽痿美國》



  執筆寫這篇文章時,美國選民正在奧巴馬及羅姆尼之間,選擇他們下一任的總統。怎樣挑選,是美國人的自由抉擇。隨著奧巴馬去年在巴基斯坦的軍事行動中,下令即時處決拉登,令我覺得美國民主黨跟經常好戰的共和黨之差別,已經變得相當模糊。仇總是要報的,也許是今天美國政客普遍的價值,那個黨都沒有分別。回想起奧巴馬曾獲頒諾貝爾和平獎,更是一項諷刺。美國人的世界觀,實在有越來越簡單的感覺。

  這份極度簡單化的思維,在電影《愛情回春》表露無遺。也許,你會說以一齣電影來斷章取義、上綱上線地,批評一套國家思維,是有欠公允。人家拍電影,是娛樂觀眾,不是說教。可是,文化的反映,往往來自社會的狀況,以及普遍人的思想價值。電影也是一項投資,荷理活電影尤甚,內裡的內容必定已經精確計算,足以取悅進場的觀眾口味。肥皂劇縱使怎樣肥皂,泡沫一定是令人感覺親切,否則那有條件當起肥皂來。不要少看民間的生活習慣,牛頭角順嫂的言行,絕對是一道有代表性本地文化。

  《愛情回春》給我的感覺,是一種單一看待婚姻問題的態度,以及單一地以床上的肉體關係作為解決的方法。看待問題以至解決方法,都是單一的思維。電影故事很簡單,梅麗史翠普及湯美李鍾斯飾演一對邁向黃昏的夫婦,梅麗史翠普是家庭主婦,湯美李鍾斯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稅務會計師,兒子們已結婚並搬出,家裡生活越變單調,兩人沒有交談的話題,更分房而睡。梅麗史翠普不滿意這種家庭狀況,逼迫湯美李鍾斯到一個希望之泉(Hope Springs,電影的英文原名),參加一個由婚姻顧問主導的希望之旅。顧問認為夫婦二人肉體關係疏離,著他們重燃慾火。導演在兩人的重燃之旅,加入適量的笑料、華麗漂亮的享樂地方、感性的回憶,製造出一百分鐘帶有娛樂、但絕不深刻的畫面。為看梅麗史翠普而捧場的觀眾,相信好生失望。

  親密的肉體關係,是婚姻和睦恩愛的單一必要條件,無疑是簡單化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重要。當然,不可能說每一對戀人都只是柏拉圖式戀愛,只有思想交流。但將攬攬抱抱錫錫呵呵進進出出,演繹為挽救婚姻的單一妙方,也真的有些愚不可及。丈夫走到無靈無慾,只關心高爾夫球、忽略與妻子交談的地步,也許是一個生活細節的寫實警號。但在電影內湯美李鍾斯對妻子的談話方式和態度,比起情迷電視和高爾夫球,其實更讓人難堪。作為觀眾,對於湯美李鍾斯每天早餐都是一個人在餐桌主人位位置進食,看報紙而置妻子於不理,不參與家務事的交流,不去明白妻子物質以外的所需,實在也看不過眼。生活習慣也許隨著年紀有改變,但態度會更有決定性。如果家庭的處事交流方法是這個傲慢模式,夫婦仍然可以藉魚水之歡來延續感情,是完完全全的唯物主義論,人只變成一個受制於肉慾的軀體,不需其他精神上的滿足。探討婚姻問題,同樣是美國的電影《有人喜歡藍》就寫實很多,也反覆說明夫妻依靠肉體刺激,並不足以維持兩人的關係。《愛情回春》的失敗,是把人的理智與感情,單純地「被失蹤」,將性愛的效用提升,主宰了婚姻的關係。也許,這是偉哥在美國大行其道的原因。可是,婚姻的堅固不在於偉哥的藥效,而是在於人的本性。包容、關心、照顧、諒解,才是永遠不倒的愛情價值。

  把性愛診斷為婚姻的靈丹,並在電影推銷,的確是一種古怪的想法。不少評論者還提到美國仍擁有不少軟實力,但事實上美國人近年無厘頭的偉哥式硬銷,在你身上狠狠幹一番的行為,還是不斷持續。QE一輪,QE兩輪,看不見成效,帶動不到美國本土經濟增長,資金純粹流向亞洲地區炒作,造成人家通貨膨漲的情況下,美國政客還是一片傲慢兼不顧後果的態度,因著選舉求穩定的緣故,單向性選擇再將QE推至第三輪,繼續輸出美元,讓一眾世界公民可以不倒地瘋狂。胡亂為問題提出不是解決方法的藥方,而不去探究問題的根源,猶如不顧後果依靠偉哥,繼續縱慾狂歡。結果會否如肉蒲團的未央生般坎坷,只能拭目以待。


  向來不喜歡美國的李敖,就曾從美國歷史的角度,寫過一部《陽痿美國》,把陽痿二字當動詞用,來幽美國人的默,批判他們長期剛陽不倒的專橫,並對美國200多年來各總統們的偽善、狡猾和霸道的態度,逐一作出很嚴厲的批評。李敖一直對美國不負責任的過度消費,很有意見,這自然促使他大肆抨擊美國濫發鈔票的行徑。李敖式的罵人,可不是輕描淡寫地,在他人的胸口上印一個鞋印那麼簡單,而是找出鉅細無遺的歷史材料,車輪轉式向目標侵襲,讓人沒有歇息的餘地。不少人也許不能接受李敖這類風暴型的寫作方法,也不同意內裡一些個別內容和見解。但不能否認,李敖書本所用的材料,不會是陳健康式的捏造證據,也不愛斷章取義式左隱右藏。如李敖所言,把他主觀激烈的罵人說話抽走,書本剩下來的部份,還是有相當高的閱讀和參考價值。《陽痿美國》內所留下的,可能是一位位大家感覺非常陌生的美國總統們。在李敖筆下,他們的事跡和行為,不一定是大家都曾聽過或理解的一頁。

  當然,不論我們怎樣清楚認識美國,也不論奧巴馬成功連任還是羅姆尼挑戰成功,世界大勢相信都不會有很大的轉變。地球還在轉,我們還會選擇看美國人的電影,也繼續受到他們金槍不倒的貨幣政策和軍事部署所傷害。只是格物致知,還是做人應有的態度。渾渾噩噩、嘻嘻哈哈地相信美國的那套價值觀念,不是我的那杯茶。

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陳茂波,請你拿出勇氣來


  梁振英繼續上屆政府的東北區開發計劃,陣前易將,由一位是非多多的新局長陳茂波接手。在不同媒體不斷添加顏色、替事件升溫下,計劃已透出陣陣燶味,儼如半個爛攤子。以我估計,無論政府最終提出甚麼微調、大調、甚至不調的方案,屆時無論是多少丁屋地、多少住宅地,港人港地所佔比例是多少,公營發展,還是私人參與,噪音都必定會再度出現。說到底,尺土寸金是每人心裡最直接的潛台詞,每點泥每條草都是某些人口袋裡的利益。

  當陳茂波走進坊間的諮詢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原先有幾句話想說,只是那一刻的局勢,只有黑白分明的立場,沒有理性的論點會被考慮,故此,說話暖在肚中更是實際。當然,這要多得不斷撥火的傳媒,如數碼音樂般,讓報導只留下10的訊號。不偏不倚,已經成了今天傳媒的墓誌銘。正如向來對共產黨有意見、但不算偏激的劉銳紹,要在城市論壇詳述幾點不同意港獨的理由,也沒有插嘴和被尊重的空間。劉銳紹不同意港獨的概念,便是敵人。短短幾個月間,坊間民眾身體內激素忽然大幅上昇,不但秒殺其他自由的聲音,亦對社會毫無建樹。暗自擔心充滿毛澤東基因的「港式人民民主專政」繼續萌芽開花之際,在東北區開發計劃稍為靜下來的一刻,我認為是適合的時候在網絡世界留下自己想說的話。

  香港人其實很聰明,像曾俊華打擊非本地居民及公司購買住宅的兩招出台後,已經立即有人想到外地投資者可以依靠信託形式,借用本地居民的身份,避開相關措施。這些普通的技倆,實際上只是一種商場上的鵰蟲小技,不是特別困難的操作。可是,何解在東北區開發計劃的討論當中,卻一直沒有人質疑一群群爭取權益者,究竟是以甚麼身份來表達意見?是當事人?還是信託人?一眾政客,只有不再是立法會議員的李華明,曾經略略提過丁權已成了一件商品,有買賣價值。其實,這些說法在民間早已不是秘密,一系列所需的融資及土地轉讓過程,非常規範化,所涉及的人,都能大發其財。那些號稱為民請命的建制派、民主派、激進派議員,標榜仗義執言的傳媒,在這問題上,一直都三緘其口,從未為沒有丁權的香港人,說過一句合符公義的說話。他們是害怕有朝一日,會像林鄭月娥一樣被激進份子以焚燒紙紮公仔洩忿嗎?我不知道。但在今天男女平等的年代,有人還封建式死抱原居民身份和性別的不平等權益,堅持每位男丁應該獲批2100呎,實應是慚愧得無地自容。可是,自居道德高地的傳媒有勇氣批評這種歪理嗎?

  男女平等,民主公義,是不用辯解的普世價值。甚麼既有習俗,其實也是多餘。要說的話,香港早已廢除清代的妾侍制度,走行現代的一夫一妻制。大家都是拿香港的三粒星身份證,99%的人連21呎都沒有,一隻北地鳥可以要求2100呎,實在是自私不堪的說話,也令人討厭。電影《虎膽龍威》的歹徒,以拯救政治犯為名,最終,也不過是幾名世俗的盜匪而已。藉口,從來都是用來利用,沒有甚麼正義可言,風俗和風月,在差不多先生眼中,不就是一樣嗎?如果我是陳茂波,我會毫不猶疑,公開所有丁屋相關數據,清楚交代政府多年來一共審批出多少丁屋土地,有多少丁屋土地已經被補地價後轉讓。市民看過之後,自更能掌握原居民的「風俗」是甚麼,也可以聯想到,在東北區開發計劃中,個別爭取權益者,背後會是代表那一個圈子的利益。

  陳茂波的個人行為有甚麼污點,是一回事。但若果傳媒的選擇,是因人廢言,把他定為黑五類,那是文革式的大倒退,沒有值得拍掌的空間。兩週前,讀到陳茂波對公共專業聯盟黎廣德批評文章的快速積極回應,內裡還提供不少非常有用的土地數據資料,解釋400公頃儲備土地的分佈。陳茂波說到只有39.1公頃的土地,是可以供高密度住宅發展,也間接顯出黎廣德只懂用計算機計數的無知。黎廣德所言的400公頃土地,竟然可以不理會所在地點、地積比率、屏風效應、交通配套,便大聲地在媒體喊出36萬住宅單位被失蹤的標語式口號,實在是低級論政的上等教材。而願意刊登這類洗腦式「論政」文章的傳媒,何嘗不是五十步笑百步,也間接認證毛澤東所言,文章確會令人越讀越笨。

  不過,個別認真的傳媒,如有線電視,也陸續就陳茂波的材料做功夫,翻查曾蔭權政府年代所謂的已開發官地究竟是甚麼。結果是行人路,是天橋底,是公園的公用空間,是司長的官邸。這些才是我們市民應該獲得的資訊,而不是把腦袋停留在不能證明或否定的意識型態上面。大家應集中理性討論,香港是不是土地不足夠,是不是山地太多、平地太少,這些對進一步解決居住問題,會有莫大的裨益。公民社會是討論型社會,不是辱罵型社會。

  陳茂波提出了具意義的參考數字,但不代表他已交了功課。相反,難題才剛剛正式開始。作為一名土生土長,跟北地鳥同樣在香港特區出生的居民,我堅決反對政府繼續執行不平等、不公義、男尊女卑的丁屋政策,也大力反對政府打算模糊地預留1200公頃的土地,供所謂的鄉郊發展。香港的土地,應該以香港人的整體利益來籌劃。今天劏房處處,住屋問題已經返回昔日石硤尾年代,政府還打算容許放寬工廈改建為劏房,讓不人道的現象合理化,已經很對不起這群社會上的弱者。還要找土地資源來應付叫價2100呎的北地鳥,只會引發更多中產人士對政府政策傾斜的不滿。既然國民教育可以不撤科而選擇擱置,丁屋政策一樣可以持續地暫緩執行而不用廢除。這才是一個負責任政府應有的施政。

  要市民支持政府東北區開發計劃,其實不難。只要政府拿出的計劃,是誠心誠意為港人服務的港人港地政策,是讓人有能力購買的限呎樓土地,是解決居住問題的公屋居屋方向,而不是向既得利益者傾斜,媒體怎樣抹也不黑。而要更徹底解決房屋供應問題,只有由政府直接參與籌建房屋過程,才有可能解決。今天香港的大財團借貸水平不高,不用愁銀行逼倉,建樓坐貨根本只是平常事。而他們的興趣是能賺錢的豪宅,不是當慈善家。為民生而建的小型住宅,只能由政府主導,而不是像曾蔭權一樣,糊塗地相信市場有濟貧和解決社會問題的使命。

  陳茂波,請你拿出勇氣來,向香港市民提交一份不向既得利益者傾斜、照顧民生需要、不是為大財團提供金礦的東北區開發計劃。這是你現在唯一需要做好的工作。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摧毀人性的《熔爐》



  《無聲吶喊》是今年在香港最賣座的韓國電影,故事是改篇自一部描寫真實案件的小說《熔爐》,講述一群就讀聽障學校的未成年男女學生,被數位有教會背景的校方高層,持續性侵犯和虐待的慘痛經歷。電影令人心沉的,是公義沒有被彰顯,幾名犯事者在法律漏洞和社會規則的夾縫裡,定罪後還是避開了應得的牢獄制裁,兼且能夠返回學校繼續教職。電影在韓國帶來很大的社會震撼,結果令到國內的議會,通過了一些法律改革,帶來正面的轉變。在香港,不少人談論電影時,都集中在韓國社會最終的迴響,相信民眾力量能夠改變社會。但其實,這只能說是一個表面的偶然。

  當案件在韓國的光州結案後,作家孔枝泳便把故事以虛構的霧津市名稱,寫在小說《熔爐》內,那時,韓國人還未有激烈的情緒,直至拍成電影後,民眾的聲音才變得響亮。一來是大致反映文字在今天社會的影響力,已經下降不少,悲情的影像才是有力的控訴,倘若沒有電影製作者願意投資拍攝這部電影,韓國民眾不一定再有議論事件的空間。其次是電影《無聲吶喊》的劇本,經過了一些改篇,人物和角色都有一些調整,電影把枝葉剪去,只留下重心的主幹,但小說的詳盡故事,其實還包括另一層錯綜複雜的糾纏。案件審訊時,辯方配合了媒體的報導,披露了個別證人的經歷有疑點,以致誠信被質疑和被攻擊。這類墨水策略容易扯開對犯案者的注視,也許是案件在韓國法院結案後,當地社會失去聚焦討論的原因之一。《無聲吶喊》的導演把這段枝節砍掉,最直接的效果,是證人的行徑更正面,配合畫面後,群情自會更容易醞釀起來。畢竟,今時今日的社會議題都是精心烹調出來,群眾憑的,是感覺。只是,從一個理性角度去思考,為甚麼人們普遍容易偏見地相信表面的感覺,而不是事件的本質?嫌疑犯是教會主事人,便一定是德高望重,保護和照顧社會的弱者嗎?標榜道德正義、為大眾謀福祉的人,就一定是言行一致嗎?經歷有疑點的人,就需要一生一世背負無法解釋的裂縫嗎?

  熔爐是一個高温的地方,無聲地、熾熱地熔化和摧毀裡面的物質。孔枝泳的小說表面上寫出那群在聽障學校,受性侵犯學生的無聲慘痛經歷,那是受害者童真和貞操上的肉體熔爐;但孔枝泳帶出的,其實還有深層次的社會問題,那是官僚主義、法律章節的僵硬、潛規則的荒謬、偽善的正義、抹不走的偏見,那是每一個人的社會熔爐,它也在無聲地熔掉每個人的生活和心靈空間,摧毀的,是今天社會逐漸殞落的人性,這比肉體的傷害更大。我們以為自己生活在公義的空間,受法律保護,受助於一群把正義掛在口邊的朋友,這都是一廂情願的無知。從真實的血淋淋個案來認識社會,那不過是不同利益群體的分割遊戲,擺佈出來的裝飾。韓國的群眾力量表面上為這件光州聽障學校的性侵犯事件,帶來一些改變,但根深柢固的社會屬性,是不會因此而改變的,社會的利益還是不斷被人分割。當人們還是會繼續相信那些標榜正義的人士,受他們蒙蔽和欺騙,社會不會進步到那裡,大家還是在一個大熔爐內滾動滾動,盛載的,是人的劣根性。要嘗試離開這個可怕的熔爐,我們應該學會從社會的混沌中,不斷思考和認清環境,尋找自己的路徑,而不是毫無主見的人云亦云。

  孔枝泳的文筆,爽朗直接,記事細緻,字裡行間也不忘添加一些詩意。描寫學生的慘痛,真實而強烈但不煽情,筆觸恰到好處。幾位主角的心跡,也處理得含蓄有意境,現實主義的結尾,是在政治運動上,還是感情上,是令人回味之處。整體上,《熔爐》的情節比電影《無聲吶喊》更豐富。看過電影,再看小說,不應感到失望,事關可以當兩個故事來看,而且有不少新鮮感。沒有看過電影的朋友,《熔爐》是一部值得閱讀的小說,它讓你認識到,我們是在一個怎樣的熔爐裡生活。


後記(2012.10.25 11:58):

  跟其他人討論後,再加入一點補充。

  文章有些地方,寫得比較含蓄,是不想把小說和電影的內容,像週刊的劇情介紹一樣,寫得坦坦白白,影響他人的雅致。韓國司法制度的荒謬,不單在於優惠被告,還有優惠辯護律師,任何由法官轉任為律師者的第一宗官司,判決都可以從輕處理。小說更詳盡寫出這群社會賢達的背後理念,就是維持一個他們行業生存的環境和利益。讓念法律的人,生活過得好一點。他人的公義,只是一道口頭禪而已。用更政治化的術語,這是大小資產階級份子的領域和世界。

  我相信在這種扭曲的價值觀內,有不少人為了不同緣故,最終還是放棄了敢言地站在前線,他們放不下自己的生活,放不下下一代。這個社會熔爐,其實是壓縮了自由的空間,令人變得無聲。真正具批判價值的社會陰暗面,其實並不浮現在大眾的眼前,這才是一個最重要的訊息。

2012年10月18日 星期四

寫給走了十年的羅文:《人生如此》





  畢加索跟羅文有甚麼連繫?

  這不是村上春樹式的形而上問題,也不是我們偉大的學校老師們所教導的一般歸納法:兩位皆是男人、兩位都投身在藝術事業、兩位都已經辭世等等。實情是今年六月,我到香港文化博物館,參觀畢加索在香港的小型畫展的時候,發現同館正在舉辦羅文的專題展覽。欣賞過畢加索的作品後,我順道走進那個沒有大力宣傳、參觀者不多的羅文專題展覽館。館內展出他大量的相片、獎項、舞衣、歌曲、演出片段等等,讓大家重温羅文在演藝生涯上的每段道路。可以說,不是畢加索那個畫展的話,幾可肯定我必定會錯過這個紀念羅文的展覽。

  其實今年是羅文逝世十週年,若果有關單位主辦一個專題展覽,好應把握一下宣傳的重點及時間,勾出多一些人的回憶,帶動多一些人的參觀,奈何從我那一個六月天的感覺,這些目標似乎沒有辦到。在獅子山下掙扎向上、敬業樂業、敢於創新的羅文,由落難的偷渡者蛻變成一位成功的歌手,一生不平凡的經歷很值得緬懷。評價一個人,應該從他的人生態度和付出來衡量,而不是單純聚焦在個人所獲得的獎項和成就。也許,羅文事業的高潮,倒映在當年熱爆螢光幕的電視劇上面,一堆主題曲《前程錦繡》、《家變》、《小李飛刀》、《獅子山下》、《射鵰英雄傳》,為他帶來很高的知名度和理想的唱片銷售。他的歌和響亮的嗓子,陪伴不少香港人的晚飯,滲透在大家的生活當中,以花為主題的唱片《卉》,更是別樹一格。

  只是,幾番的瑜亮結,令羅文從來沒有在昔日的香港樂壇,真真正正脫穎而出。他兩番嘔心瀝血地推動的粵語舞台劇《白蛇傳》及《柳毅傳書》,沒有帶來很大的迴響,據說他個人也賠上不少金錢,來支付虧損。劇目沒有成功,不代表創作的精神沒有價值。沒有嶄新的創作,根本不會有更大的成功,羅文對藝術的執著、不拘泥眼前成績、繼續找新動力的心態,其實是十分正確,只是觀眾的欣賞口味未能迎合,十分可惜。《幾許風雨》是羅文其中一首名曲,小美的歌詞相信正是他心底裡的一番衷心話……一生之中誰沒痛苦,得失少不免;看透世態每種風雨,披身打我面;身處高峰,嘗盡雨絲,輕風的加冕;偶爾碰上了急風,步伐末凌亂。心底之中知分寸,得失差一線;披荊斬棘的挑戰,光輝不眷戀……這份不怨天、不尤人、不斷努力的做人態度,實在值得今天這一代年青人借鏡。

  事業中葉時期的羅文,歌藝及演繹也慢慢昇華起來,少了昔日電視劇歌曲的襄助,沒有深入民心的滲透,卻唱出一些層次不同的醇厚歌曲,也樂於扶助後輩。而羅文更出奇地在90年代,再度唱出兩齣電視劇主題曲,不過是轉到沒有觀眾緣的亞視發展。這也是羅文專題展覽館沒有觸及的部份,我覺得是不足的地方。人們往往只懂看獎項和成就,忽略了演出者磨練和成熟後的內涵,以及造藝上的另一高峰。兩首主題曲皆來自韋家輝監製的電視劇,一首是跟劇集同名的《還看今朝》,另一首是《暴雨燃燒》的主題曲《人生如此》。

  在亞視播出的電視劇,因為香港電視特有的一號磁場緣故,根本是不大可能帶動觀眾看劇的情緒。《暴雨燃燒》縱有韋家輝監製,任達華、關詠荷、莊靜而、雪梨等精彩的演出,羅文的《人生如此》被大眾真正認識的機會,實在十分之低。從昔日的聲音陪伴大家的晚飯,到落寞至不大為人認識,委實是一句十分應景的「人生如此」,亞視如此。以歌論歌,以往不少羅文暢銷的歌曲,是通俗電視劇文化下的果,沒有太多羅文的感情風格。這兩首在亞視的電視劇主題曲,雖然不如以往的熱賣,反而滲出很不一樣的羅文味道,值得細心欣賞。

  《暴雨燃燒》本身也是一齣很有劇味的電視劇,劇名充滿詩意,雨水帶來不停止的燃燒,的確讓人有很闊的聯想。劇裡有很多身邊平凡人的人性描寫、情感的糾纏,卻沒有其他韋家輝劇集不合情理的煽情和濫殺,毋庸置疑是歷代亞視中,最出色的一齣劇集。《暴雨燃燒》也是最後一齣我曾調校錄影機追看的電視劇,為的是當年尚未成名、一臉清秀純情、飾演一名戀兄狂的關詠荷,與及羅文那首真摯感人的《人生如此》。一直以來,羅文很少唱一些純愛的歌曲,最後一次唱電視劇主題曲,雖然沒有以往的盛況,卻以含蓄的熱情,為寂寥的人生,盛載一份細膩的情愛,情境和感情都是一道道的醇香。羅文的《人生如此》,是他的歌曲中,我最喜愛、最欣賞的一首……人生如此,誰人心中不寂寞,偏偏找不到比我更自覺……沒有昔日耀眼的光芒,醇樸的羅文唱出了最後的一首電視劇主題曲,也是我最後一齣追看的香港電視劇集。

  今天是羅文逝世十週年的紀念日,寫下短短的幾段文字,和以《人生如此》,為羅文送上一份心意和悼念。


《人生如此》

沒有你 再不必有愛 愚弄孤單中的我
沒有愛 也不必有我 留在大地上折磨
佔有過 更損失得多 仿佛有循環因果
追憶 總比平凡易過

沒試過 那知真正愛 無力再轉送別人
沒愛過 那知真正痛 原來面上沒傷痕
我愛過 跌得多麼深 痛得多麼的放任
承受了 令人亂了性的心

人生如此 誰人心中不寂寞 偏偏找不到比我更自覺
人生如此 誰人心中不寂寞 我卻要盡情共你去捕捉
這種感覺

沒試過 那知真正愛 無力再轉送別人
沒愛過 那知真正痛 原來面上沒傷痕
我愛過 跌得多麼深 痛得多麼的放任
承受了 令人亂了性的心

人生如此 誰人心中不寂寞 偏偏找不到比我更自覺
人生如此 誰人心中不寂寞 我卻要盡情共你去捕捉
這種感覺

一世的錯 為了一次的對 為了不完全的故事
再愛你 卻比終生不愛容易

一世的冷 為了一次的暖  為了一串舊事
你笑我 笑我天生只有癡
無奈愛你 只得一次

一世的錯 為了一次的對 為了不完全的故事
再愛你 卻比終生不愛容易

一世的冷 為了一次的暖  為了一串舊事
你笑我 笑我天生只有癡
無奈愛你 只得一次



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海邊的卡夫卡》:一場在圖書館的成長之旅



  世界從來就不缺具爭議的事情。近月來釣魚台的爭拗糾紛,令中日兩國關係陷入極度緊張的地步。這不單是一連串在大陸境內激烈的示威,還有中國叫停不少民間跟日本的文化以及體育交流,更有報導說大陸的書店甚至把日本的翻譯小說也統統下架,當中包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的作品。

  以文化交流與相互學習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處理方法不見得理性。正如村上春樹近日在日本的報章也提到:「領土主權引發的狂熱好像是喝劣酒,很容易讓人腦充血,說話變大聲,行動變粗暴,論理也變得單純化。但是等鬧過一陣酒瘋、酒醒後,除了頭痛之外,完全一無所有。」日本右翼政客的倡狂,跟民間社會的謙和敦厚,是兩回事。就像香港的社會科學學者,也不斷提出公民社會、民間社會的存在意義,人民的生活不是由國家或政客所霸佔和主導。我們可以跟共產黨在生活上切割,保留自我價值。以同樣標準看待日本的文化和藝術,也可以把它從右翼政客的卑劣行為中分割出來。部份人討厭的日本人,說清晰一點,應該是滿腦子軍國主義極右思想的日本政客。事實上,今年在香港上映的電影中,《奇蹟》與及《戰場上的明信片》都是充滿純樸、真摯、反戰的味道,宣揚人類的文明,叫人讚賞。而近日我也再重讀村上春樹小說《海邊的卡夫卡》,年齡增加後再讀同一本書,的確有不一樣的感受。

  像《1Q84》紀念George Orwell一樣,《海邊的卡夫卡》是紀念19世紀另類捷克作家Franz KafkaKafka的小說,我讀過遺作《審判》,那是一部故事不完整的作品,據說小說並未完全完成,但這其實不重要,因為在Kafka的眼裡,世界就是充滿人們不能理解的缺陷和荒唐。正如變幻才是永恆,缺陷才是寫實。村上春樹創作《海邊的卡夫卡》,同樣不是一部敍事性強、有条不紊地說故事的小說。村上春樹用上的,是象徵意義、謎題、超現實的怪誕、連繫與不連繫中間的關係,來描寫這個抽象、難以令人透徹明白的世界。從古希臘格鬥型社會到今天這一代的光纖世界,人們都不斷嘗試弄清人生中一段段不同的關係,甚麼是因,甚麼是果。但事實上,人世間卻盡是不能解釋的謎團。你不會理解你的父母為何終日吵架,也不會明白你的情人為何離你而去,更不會明白為何兩個國家可以為了幾塊在地質學上視為石塊的東西,而大動干戈。文學世界,不是王子勇敢地去救下公主,然後快樂地在城堡過著無憂的物質生活。文學是通過不同的視野,帶出這個世界的真貌,以及不能輕易看穿的人性。《海邊的卡夫卡》要表達的,正是這個我們看不懂的世界。

  村上春樹在《海邊的卡夫卡》的切入點,是一位名叫田村卡夫卡的15歲少年,不過這個15歲少年的故事,卻不大像是15歲的少年能讀得懂。田村跟單親的藝術家父親生活,不知生母及養姊的下落,受盡父親詛咒將與生母亂倫以及弒殺生父,腦袋帶有暴力傾向跟人動粗,故事是由田村不願再上學,選擇背負種種困惑,離家出走開始。內心煩躁的田村,在出走的旅程,卻表現出出奇的鎮定平靜,也遇到善良的妙齡少女櫻花,樂於助人的大島,以及明艷照人的中年婦人佐伯,開展一場在圖書館交織出來,有關意識思維和性慾幻想的成長之旅。15歲其實不是甚麼魔術歲數,村上春樹選擇以15歲的未成年少年為主角,帶有一份象徵意義,喻意是那些思想心智未定位、對世界和身邊人一知半解的群眾,他們不一定是15歲,可能是25歲,甚至乎是3545歲,只要他們仍停留在成長的階段,便算是描寫對象。其實,像田村一樣,圍繞在我們身邊的,往往就是種種詭異的、令人不明白的謎題,也不知道有甚麼因素在影響或驅動身邊人、物、事的變化。

  「連繫」其實是整部《海邊的卡夫卡》最重要的訊息,田村不斷把不同的想法、概念、假設套在生活的細節和經歷上面,把兩者連繫起來,但說到底,世界上沒有人能證明或否定這些看法。田村把大島連繫成男性,但實際上,大島是沒有女性特徵的生理上女性,田村的連繫錯了。「海邊的卡夫卡」其實是一幅畫,也是一首由佐伯年輕時創作和主唱的歌曲,歌詞意思虛無飄渺,不易掌握,也不一定有實質意義。田村替自己選擇的名字,恰巧又是卡夫卡,無疑只有來個對號入座,硬去認定自己和佐伯的母子關係。田村把佐伯聯繫為生母、把櫻花聯繫為姊姊、感覺自己親手刺殺生父,只不過是一種虛擬的構想。沒法否定的事情,將之當為事實,其實是自尋煩惱。奈何俗世人經常都抱有這種思維,不少妻子會認為丈夫不能證明與另一女子沒有關係,那人便是情婦,這是清白者需要自證無罪的謬誤。是畫又是歌的「海邊的卡夫卡」,對田村最大的象徵意義,其實是海。海的浩瀚,無邊無際,深不見底,內裡隱藏很多眾人不理解的屬性、看不到的連繫,也是包圍著島國日本的一個媒介。要完全認識艱澀的海洋,幾乎沒有可能。坐在海邊看海,內在涵意是準備接受人生的挑戰,以及克服人生的困難。村上春樹的小說看似很頹廢,但骨子裡還是充滿不少積極的成份。田村最後闖進和逃離森林,正是反映一種向前行走的人生態度。

  而小說另一精彩部份,是村上春樹創造了另一個平衡發展、看似完全沒有連繫,但卻跟田村關係密切的故事。二戰時期出生的寂寞老人中田,跟田村完全沒有碰過面,但最終卻串聯了田村的父親,以及選擇在圖書館寫作的佐伯,交織出一幕沒有連繫的緊密關係。的而且確,我們的人生充滿這類不斷改變我們,但觸摸不到的因素。中田在一場美軍飛機空中經過的事件後,奇怪地失去了正常的學習能力。然而,他的同學們卻對事件的來龍去脈,完全記不起來,那是暗喻日本人對戰爭的集體失憶。中田能跟貓談話,象徵代表的,是那些不為世俗人接受的少數份子,他們還能記得善良的語言,和擁有一顆赤子之心。村上春樹創作戰爭與中田及田村的關係,很巧妙,很超現實,也很具象徵味道。中田的老師跟陣亡的丈夫經意識流做愛,丈夫亡魂的血,演變成經血。醮滿經血的衛生巾被中田意外拾起,他便從此失去了學習能力。這道從戰爭延續的血,再經由中田刺殺田村的父親後,超現實地濺向田村的身上。一連串事件的隱藏意義,也明顯是說日本的新生一代無可避免地,在沒有直接參與戰爭下,還是要背負著戰爭的傷痛,這也是村上春樹所留下的「連繫」訊息,真正的是文學家,是不會忘掉戰爭為人類帶來的傷痛。田村卡夫卡的故事,是戰爭後新生一代掙扎的困惑。

  感性和豐富的幻想力,或許是《海邊的卡夫卡》受讀者鍾情的緣由,但其實小說內還有一處少為人留意的地方,是村上春樹給予圖書館的意義。田村的避難所,是圖書館,那裡加深了田村的知識,也營造了田村的幻想和成長。佐伯也選擇在圖書館寫她的故事,和緬懷過去。同樣的,還有中田和星野,他們也在圖書館,尋回他們失掉多年的自我。星野是一個有趣的角色,一名貨車司機,一個凡夫俗子,忽然生起興致,學習中田的人生態度,到圖書館看書,愛上貝多芬的《大公三重奏》,又是另一段不能以常理理解的「連繫」。甚麼令一位貨車司機,忽然愛上貝多芬和讀書?是中田的樸實忠厚,還是其他,這也是讀者可以琢磨琢磨的枝葉。村上春樹營造的文字世界,是需要去親身感覺的世界。

  一部精彩的小說,是可以帶動情緒,和不斷生長出新鮮的閱讀感覺。而就村上春樹的小說而言,《海邊的卡夫卡》在格局和意念上,都是文學上的精品,平心而論,超越了之前的《發條鳥年代記》,也比之後的《1Q84》優勝,但不是一部容易讀透的小說。今天班門弄斧之後,相信沒有減少我三讀、四讀的興趣,因為內裡還有很多東西等待我去發掘。

2012年9月28日 星期五

皇后大道東



沒有皇宮的皇后大道東:

  你好!多年來在你的背上踏過,也從沒有問過你的感受,實在抱歉。中學時期背著書包上學去,到今天經常跟胡忠說句好,滴下的汗水,磨損的鞋底膠,已跟你揉在一起。你身上的各處地方,我幾乎都踏遍過。這些年,我在你的庇蔭下成長,也看著你的演變。年月,我的身子體重一直上升,已到達一個自己也不能接受的地步,但相比一架架載滿乘客的豪華型雙層空調巴士、運送菜蔬魚鮮三軸大貨車、奔馳的富豪愛快寶馬,你根本不會發覺我這位三十多年的訪客,在你繁忙的身上留下甚麼印記。應該說,你早已忘記了重量,任勞任怨,默默地為人民服務。可是,你無私的奉獻,沒有帶來應得的讚賞,星期五下午,每一克在你身上經過的重量,都會埋怨你的身體是何等的渺小,沒有變形俠醫隨時變大的本領。一眾車輛及乘客,只有擠困得奄悶不堪,怨聲連天。能夠無聲地忍受發洩式的責備,其實也是你可愛可敬的地方。

  人們對你發出責備,是不對,他們腦袋沒有敬老的想法。你的年紀究竟有多大?我無暇到圖書館找資料認定,但肯定你比那些走在你背上的人們老邁。他們沒有發掘你的內涵,只活動在你身體的一小角,不肯全面認識你,十分可惜。你的身子不算蜿蜒彎曲,卻也不是如鉛筆般硬直,恰當的弧度隱藏你的變通和包容。洪聖古廟在你肩上,鍚克廟在你腰間;你承受著皇后的名字,也承托過新華社的重擔;古舊的藍屋不遠處,便是那個萬多元一平方呎的皇后立方體;高聳的PP3,映襯龍鍾的戰前房子;新穎舒適的超級市場,人情味濃厚的街市風貌,手推車在勞斯萊斯陳列室外滾動,都是你身體上一幅幅寫實的畫像。你見證了我們的歷史,貫穿了中西,散發我們的文化和人情味,包容不同的信仰和思想,感受貧富的冷暖,繼承以往,活在今天,走向未來。在這片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沒有一條街道,比你更有代表性。你不是一條經常擠塞的普通街道,你的寬容和敦厚,是我們的集體回憶,你也告訴大家,求同存異不應是一個困難的選擇。

  台灣的羅大佑,曾為你創作過一首歌,那是很多年前的事。名義上你住在東面,卻超然地架在皇后大道西皇后大道中之間,成為西方和中方的接觸點。不過,這卻是兩面不討好,兩面不是人的工作。早點歸邊,至少會有一半人不罵你;如你一樣默默耕耘、保持獨立自我,卻得不到任何人的欣賞,繼續捱著來自兩邊的責罵,實在是虧大本的選擇,也不是一眾韋小寶的隨俗選擇。看見你的疲憊、你的無奈,實在很大感觸,但請不要放棄你的個性。三十多年,一直走來,能歇息安靜、互相尊重的地方,已越來越少。這樣特別的一條街道,我會與你共同努力,不會讓你消失。

  就此以羅大佑的歌曲替你打打氣。

皇后大道西又皇后大道東
皇后大道東轉皇后大道中
皇后大道東上為何無皇宮
皇后大道中人民如潮湧

有個貴族朋友在硬幣背後
青春不變名字叫做皇后
每次買賣隨我到處去奔走
上沒有表情卻匯聚成就

知己一聲拜拜遠去這都市
要靠偉大同志搞搞新意思
照買照賣樓花處處有單位
但是旺角可能要換換名字

這個正義朋友面善又友善
因此批準馬匹一週跑兩天
百姓也自然要鬥快過終點
若做大國公民祇須身有錢

知己一聲拜拜遠去這都市
要靠偉大同志搞搞新意思
冷暖氣候同樣影響這都市
但是換季可能靠特異人士

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即是色即是空....

這個漂亮朋友道別亦漂亮
夜夜電視螢幕繼續舊形象
到了那日同慶個個要鼓掌
硬幣上那尊容變烈士銅像

知己一聲拜拜遠去這都市
要靠偉大同志搞搞新意思
會有鐵路城巴也會有的士
但是路線可能要問問何事

                                                           石峻 拜上

2012年9月25日 星期二

關於向西,我說的其實是……



  幾星期前選舉期間最熱烘烘的問題,總是西環有沒有找過你你跟西環人有甚麼關係?一場選舉,是陣陣向西皆屬原罪的氣氛。幾星期後一個西換成另一個西在戲院跟觀眾來個正面肉搏的是蕭氏父子繼《3D肉蒲團》後另一齣3D噱頭電影《路向西》。

  雖然我經常到電影院看電影,3D電影從不是我的那杯茶。今次承蒙友人送贈券,卒之有機會感受一下香港製3D電影技術。看畢之後,除了眼睛一片疲倦外,沒有甚麼特別爽的感覺。3D映像的效果,在人、物、景前後空間距離足夠的環境下,比較明顯和突出,但絕對不是愛迪生發明燈泡那樣驚天動地場景人物沒有明顯距離的畫面,影像其實沒有甚麼特別讓人雀躍的地方。看電影,如果劇情、演員、燈光、造形都不理想,3D3D,根本沒關係。《一路向西》的劇本,主要改編和合併向西村上春樹同名小說內兩個短篇故事《關於去蒲,我說的其實是……》和《東莞的森林》。電影版的故事,其實倒像昔日記得香蕉成熟時2012年成人版,不複雜而且更露骨地大談盛放性況,大講粗口,橋段也甚有王晶味道,箇中有一些精句,不斷送上團團的粉肉。魚青菜,各有所愛,如果你認為王晶的電影好看,電影需要有一兩句香港式粗口才算是香港文化,那麼你應該會認為《一路向西》有看頭,而且會看得過癮。而我,除卻謝謝朋友的贈券外,沒有甚麼值得補充了

  理論上,這篇文章也應該就此寫完,沒有甚麼可以繼續的地方,只是,對向西村上春樹這部路向西》小說,還是想多說幾句寫網絡小說成名的向西村上春樹短短時間內獲得電影商垂青將文字化成畫面實為一時佳話也說明香港社會充滿機會。以紙張版發行的小說獲不少城中名人提序是熱鬧。當中一位更提到如果一生中,能讀兩部小說一部是《挪威的森林》另一部必定是《東莞的森林》。不過,老實說這隻牛好像有點吹大了,甚至接近街頭寶藥黨的口吻。雖說幾十塊錢不是一個大數目,閱讀感覺也不涉及誠信,但推介也需要講一些原則和道德太過份吹捧的說話害人害己。

  村上春樹寫《挪威的森林》有少許二次創作成份,他借用了The BeatIes那首名曲Norwegian Wood來創作小說,不過僅屬名字而已,內容與意境全不相同,觸及的,是納悶的人生以及生命的意義。向西村上春樹作出第二次二次創作時,把村上春樹的森林概念,複製地引入《東莞的森林》,借東莞這片旅遊性地,營造對性慾和資本主義剝削社會的反思。讀者對箇中文字的喜好,固然也屬一條鹹魚兩份青菜,但文學層次卻不應混淆,更不宜藉著二次創作,把創作品掛鈎在原作的質素身上抽水,作為吸引讀者的手段。一部好的小說,不用找一大堆人來推介,一樣是一部好的小說。相反,一部不好的小說,無論找甚麼人來推介,也脫不出不好小說的行列。評論可以改變人的看法,卻改變不了本質。沉醉在包裝宣傳,卻忽略產品本質,已是今天資本主義社會的頑疾。向西村上春樹在書中揶揄以假胸騙人的艷女,其實在書局內以假文學術語來騙讀者,同樣是不光彩的行為。

  文學是描寫人性的底蘊,往往超越道德,正正刺往人的劣根性,超越善惡的界線。路向西》借東莞這片旅遊性地,探討社會問題,反思消費主義和階級剝削,有其觸覺敏銳之處,但談不上是文學。真正村上春樹的作品,對嫖妓和性消費,根本只當是人性的一部份,沒有甚麼特別的地方,像舞舞舞的五反田,以及海邊的卡夫卡的星野,他們沒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疑惑。美國人Salinger寫的麥田裡的守望者,一樣是滿書粗口,亦以相似的角度,看年青人尋歡泄慾的問題,但Salinger探討的,是更高層次的人生問題。而個人認為路向西》最大的問題,是以男性的肉慾全面代表男女間的情慾,不斷以難堪的名稱稱呼女性性工作者和樣貌平庸的女性,以及女性性器官,這些都不應是笑話的一部份。以看不起女性的情緒,來反思階級剝削的不是,我不認為這是合理的構想。這種表達方法或許有助取悅一撮讀者,屬於社會的調劑品,卻不是真正文學作品。讀者若果真的相信路向西》的二次創作《挪威的森林》般成功,繼而不斷放大粗口的魅力,沉醉、滿足和執著在一個見樹不見林的肉慾小圈子,其實會失去前進的動力。如果香港人以路向西》作為本土文化的獨有標記而沾沾自喜,香港文學不會有再前進的空間。

  假若希望真正沐浴在情慾的文字當中,選擇西方的小說,如Milan Kundera的作品,全面向西,是一個更可取的選擇。

2012年9月20日 星期四

《女朋友.男朋友》……忘記他是她



  《那些年》的成功熱賣,令不少人對台灣電影和小說多了幾分欣賞。今年乘勢而來的,有楊雅喆導演的《女朋友.男朋友》。同樣是講述學園內少男少女的故事,然而兩部電影的質感和內涵,卻差別很大。如果你以為《女朋友.男朋友》是另一齣《那些年》,那幾乎肯定你會感到非常失望。《女朋友.男朋友》不單沒有綻放青春情懷,反而留下陣陣的沉重。

  女主角林美寶(桂綸鎂飾)在高中時期,跟同學陳忠良(張孝全飾)關係很要好。陳忠良是善良細心含蓄型的男孩,林美寶很享受被照顧的感覺,但不知何解,兩人沒有再走近一步。陳忠良的好友王心仁(鳳小岳飾),天生反叛浪漫,愛在學校內談詩、搞反抗運動。不覊和直爽的王心仁,直接向林美寶示愛,得到應允,兩人發展成情侶。林美寶默默在背後支持樸儉的王心仁,繼續在大學時期搞學運,甚至王心仁的純真意志被俗世的銅臭所征服,甘於當一個沒有靈魂的快婿,林美寶還是沒有離棄。當這位情懷不爽的小三,重遇昔日的要好陳忠良,兩人終於把生命燃亮得熾熾熱熱。

  電影的宣傳片一直把林美寶、陳忠良、王心仁這段三角戀當軸心來推介,甚至用上了「一生人應該有一個愛你的男人和你愛的男人」,其實有點偏側,也有意無意隱藏了電影內另外三段三角戀。當中陳忠良的兩段三角戀,其實很是震撼,箇中的關係與電影戲名更形相稱。陳忠良在電影的戲份比較間接,對白也不多,但楊雅喆還是以他作為電影的開始和終結,無疑在暗示,陳忠良的角色和角度才是導演的主軸思維。相對王心仁,陳忠良不愛張揚或表現自己,不願意走在領袖的位置,只願做一個默默的跟隨者,過一些平凡安靜的生活,對身邊人送上應有承擔。這些人是社會的大多數,也是一般人的屬性。林美寶其實也是同一類人,理應匹配,可惜陳忠良不懂處理自己的感情,令美寶的情意游往漂亮的雲間。陳忠良選錯了,林美寶被迫選錯了,這便是人生的遊戲。像考試一樣,作出錯誤選擇的人,往往是大多數。看電影也可以選擇錯誤,正如你以為《女朋友.男朋友》是另一齣《那些年》,那就錯了。

  而楊雅喆在電影內另一個隱藏訊息,是暗諷那些自命充滿使命感的浪漫抗爭者。王心仁的激情由1985年燃燒至1990年台北的野百合運動為止,以一個女戰友的獻身告終,激情和性愛並沒有完全切割的地方。這段時間其實是台灣政局一個很大的轉折點。1984年作家江南在美國被殺,引致蔣經國之子蔣孝武不再獲得美國支持繼承國民黨大業,民間要求民主改革的聲音很大,王心仁就是這個時期滿腦子浪漫抗爭思想的男孩。然而,學運只是王心仁的一個暫時的舞台,財色兼收才是他人生的目標,這也騙盡了林美寶的心。受騙後的林美寶,還對王心仁深情表述深信不疑,實在是咎由自取。林美寶也是台灣人的寫照,他們把不少熱情投射在投機而又不負責任的政客上,錯誤的選擇結果換來了一片混沌。對愛人的盲目,對政治的盲目,其實沒兩樣。

  張孝良藉陳忠良這個角色,贏得不少讚賞和獎項,不是靠運氣。含蓄的人物,總是比大喊一場的角色難演。這個一身《忘記他是她》的角色,太柔太剛太煽情,都是演爆了。精彩的阿良,值得一陣的掌聲。桂綸鎂有機會以眼淚搭上表情,情感較易發揮,不過不失,跟張孝良在泳池分手的一幕,其實可以演得更好。楊雅喆處理這齣電影,其實花了不少心思,像桂綸鎂和張孝良一起爬鐵絲網的一幕,充滿逃脫的象徵意義。從校園的反叛,到一種逃脫式勝利,人需要從年青年代起不斷奮鬥,而不單純是浪漫的叫喊。這也是一個普通人的生命歷程。

2012年9月14日 星期五

九月九日之後


(圖片來源:信報)

  沒想到漸已入秋的香港九月,是一個熾熱和充滿張力的日子。

  學民思潮反對國民教育的社會運動,以及立法會選舉新聞,大篇幅地佔據九月上旬每天的報章和Facebook。你不想看,還是要不斷地看。試圖從升高的角度去看事情,似乎是沒有選擇。黑色的衣服,呼天蓋地的聲音,佈滿及響遍政府總部。儘管在公民廣場的民眾表現出多大的熱情,實際上,近日最教我感觸的事情,是一位在傳媒工作了20多年的朋友,一則在Facebook的留言,內裡寫著:「原本寫了自己對國民教育的看法,但在發佈前一刻,還是決定刪除了,即使盡力持平、客觀、但感覺周遭環境容不下我的看法,還是別勉強。」

  我真的很難過。一位朋友因為害怕遭人白眼,而失去了言論自由,這不應是社會運動背後的代價。一則短短的留言,已或多或少看到一群沉默大多數的心態,也許是怕事,但不表示他們沒有另一角度的意見。從某個程度而言,我也是抱著這個心態,不想事件再大幅度向外拓展,變成一個個混濁的泥漿,所以選擇了平靜的方式來對應這次的運動。任何具崇高意義的運動,倘若去到一個令人不敢自由發言的地步,我認為大家實在有停下來想一想的必要,究竟是甚麼環節出錯了。道德不是一群人說了便算,而是社會上一種凝聚出來的整體價值。道德和價值不單純屬於任何人,各人可選擇跟隨或不跟隨,這才是自由的社會。搞社運的人往往把自己抬到道德高地,長期佔據,試圖感染社會,帶領社會走向一個新方向。但如果這種新建出來的道德價值,是壓抑了社會內言論的自由,絕對不是好現象。所謂社會的聲音,七百萬人的訴求,這類抽象的表述,根本沒有客觀方法去量度。剛巧整場反對國民教育的社會運動「現場版」結束後,有一次立法會選舉,這場運動對市民的意義是甚麼,選票取向應該有一定的啟示。

  而更特別的地方,是這次立法會選舉投票率,比上屆標升了近八個百份點,大大增加了社運人士的期望。也許結果令很多人跌眼鏡,但理應理性負責分析的報章和評論,只是拘泥激進勢力提頭的趨勢,甚至將焦點定位在民主黨與人民力量之間的票數搶奪、民主黨的敗仗、泛民保住了議會重大事情的否決權、民建聯驚人的配票能力等等,卻忽略了市民這次的選票究竟表達了甚麼的聲音。媒體只集中報導在直選中,泛民大約獲得53%-57%的得票率(不同傳媒對泛民有不同定義),甚麼六四得票黃金比例已被逐漸打破云云,其實都是沒有適當量化或討論選民在反國教運動後的聲音是甚麼。反而,網友Danny兄在他的博客文章《事後孔明》作出了以下的觀察:

  「.......然而,動盪的社會氛圍可能真是刺激了額外的 30 萬人前往票站,但他們的取向卻與這些報章的預測大相徑庭。

   2008 年,泛民與建制派的得票分別為 90.2 萬與 60.2 萬票,達到了所謂的六四黃金比例。然而到了 2012 年,兩派的得票卻分別上升到 101.9 萬與 79.1 萬票之比。換句說話講,假設上屆有投票的市民全都沒有轉軚,都始終支持自己擁護的政黨的話,那麼因社會氣氛而被激發出來投票,覺得情況實在看不下去,有需要身體力行地以選票去表達意見的新來者中,每 3 個人就有 2 個選擇支持建制……

  我相信Danny這段短短的文字,比普遍傳媒籠統地說出泛民得票下跌,帶出更清楚的分析,也更令人看清這群「被迫出來」的沉默之人,取態究竟是甚麼。若果如大部份分析政治的學者,都認同今次的選舉結果,跟反國教運動有脫不了的關係,那麼從客觀的數字來推論,沉默的大多數應該是對這場運動,沒有表示認同,而選擇了建制派。這也許是一些連在Facebook也不敢留言說心裡話的人,內心由衷的表達。

  作為負責任的傳媒,一些具內涵的政局分析,遠勝感情的宣洩。李永達落選,劉江華落選,只是香港政局一點小沙石,相對選民大方向的選擇而言,微不足道。選民討厭噪音的取態,應該更值得重視。重點報導激進派得票大幅上升,其實不盡準確,事關建制派的得票上升幅度,其實更大。激進派無能力搶建制派的票,又一次的見證,他們能搶到的票源,必然是來自積弱已久的民主黨。今年三月,不才曾經寫過一篇《何俊仁的「讚賞」》,當時已經提出過傳媒及學者們,過份吹噓何競選特首時的能力和魅力,實質上何俊仁和民主黨,身上千瘡百孔。結語的一句,正恰當反映今日的局面:

  「.......我衷心希望何俊仁先執正自己民主黨的黨務,不要沾沾自喜於坊間的讚賞,選民的眼光是雪亮的,九月時立法會的議席數目,才是衡量何俊仁今次參選特首選舉的最後得分。我敢相信,以上各點,將會是人民力量和社民連屆時的子彈。何俊仁得到的讚賞,或許會非常短壽。

  很可惜,今天的傳媒和學者仍然只在說他們想你聽的說話,而不是客觀細緻的評論。

2012年8月31日 星期五

還去光顧毛澤東?



  還記得那一年,高華老師在中文大學教授中國近代史的課。我向他提出過一條問題,40年代初的中共,在毛澤東麾下,進行急風暴雨的延安整風,把黨的思想完全統一起來,摒除一切不同聲音。對黨內的異見份子,如王實味,作出囚禁和迫害,最後王實味更死無全屍;為何40年代末期的國民黨,沒有向民眾闡述中共進行思想改造的高壓手段,致令民心歸向共產黨?難道是國民黨不知道延安時期毛澤東以及中共的事情嗎?高華老師當時回答說,不是國民黨沒有進行反共宣傳,而是當時的民眾不肯相信,認為國民黨插賍,中共擁有崇高理想及值得信賴。

  國民黨的文宣,當年被共產黨打敗,是事實。毛澤東在1940年提出的「新民主主義」,的確很具魅力。聯合政府,跨黨派執政,正正刺中了國民黨專政、不放權的要害。只是往後的歷史發展,清楚告訴大家,毛澤東只是一名權謀者,他的政治理論,是獨裁式的人民民主專政,由黨代表人民,實行「民主式」獨裁,那就是代表人民的毛澤東,所有說的話,都是對的。一切反對意見,都是反黨反革命不民主,不是站在人民的一方,這亦是大躍進發生的其中一個緣由。毛澤東之前的「新民主主義」只是包裝在專橫、霸道、獨裁外面的一張花紙。毛澤東擅於透過不斷的政治運動,大搞個人崇拜,營造人民敵我矛盾。在毛澤東眼中,解決不了的問題,都是敵我矛盾,需要通過階級鬥爭,來達至政治目標。三反五反不夠,便搞反右運動。反右也不夠激烈,便搞出文化大革命這場人類災難,最重要的,是一鋪比一鋪激烈。當民眾被毛澤東的烏托邦式口號麻醉,到最後發現文化大革命的本質,只不過是一場政治鬥爭,沒有甚麼崇高理想可言,被騙的失落,可想而知。劉少奇被拉倒,繼後的林彪也被拉倒,烏托邦的理想卻永遠實現不到。那一天誤信了毛澤東的紅衛兵們,到今天恐怕還未等到可以釋懷的一刻。

  毛澤東的口號,永遠是「正義」的、「崇高」的,容易吸納人心,但思想的軸心,抽絲剝繭後,只不過是專政霸道、個人崇拜、敵我矛盾。唐德剛更直言毛澤東是中華帝制的迴光返照,一針見血。從1940「新民主主義」的催生,到1957年極左路線的反右運動展開,毛澤東的政治手段,全都是一種沒有愛心的政治鬥爭,人只是一件工具。今天的中國大陸,人與人之間的疏離、猜疑、缺乏公德,或多或少,跟毛澤東這種攻擊為主的政治文化脫不了關係,是毛澤東思維帶給人民的結果。也許,只有再經過一兩代人的沖淡,藉著有愛心、有質量的胡適類型高水平教育,民心才會有機會轉變,這也是我小小的願望。看見胡適的著作和評傳,近來陸續在大陸出版,我深信淵博的知識總有重獲注重的一天。

  香港的公民教育也好,中國歷史也好,都視中共歷史和毛澤東思想為禁區,真正有深入理解毛澤東思想的人,特別是年青一代,委實不多。討厭共產黨,仇恨共產黨,是一種個人選擇,但若果以毛澤東的思維來對抗共產黨,揚言以人民民主專政的方式,帶領香港走入更民主的道路,實在是一道相當大的諷刺,也深深反映香港教育的失敗。毛澤東的鬥爭手法,根本不應在人類世界任何一個角落存在,更難以明白為何獲得欣賞和歡呼。看見選舉論壇上,候選人互相扣帽子,大聲辱罵,深化敵我矛盾,甚至只顧玩個人崇拜,委實失望到極。學習文化大革命的卑劣手法,以奚落對手背景為榮,燃燒助選團員情緒為樂,這就是香港人追求的選舉文化嗎?支持這種手法的人士,好應撫心自問,自己和當年搞政治運動的毛澤東究竟有甚麼不同,不就是滿口崇高正義,然後用盡不同的方式把政敵整垮嗎?大家可曾記得,在文化大革命中,有多少人被這類毫無良知的侮辱謾罵所逼死香港人今天為這種歪風邪法鼓掌,實在是自慚形愧。毛澤東為國家留下一窮二白,惟獨紅衛兵數目超英趕美。難道今天再投向辱罵式的文化,有可能為香港的政治局面帶來正面的改變嗎?

  香港市民其實從一股「新民主運動」開始,已陸續看到毛澤東式的政治運動, 一浪接一浪衝向香港政壇。按歷史的軌跡,走下去的結果會是怎樣,不難猜到。歷史會重複,在於人類從不認真讀歷史。結筆的一刻,我又想起高華老師的一句話,國民黨不是沒有提過共產黨的劣行,只是那刻的民眾不肯去相信。



201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