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9日 星期二

怎樣看《被誤解的中國》


寫作這部《被誤解的中國》,是在大學任教經濟的梁柏力。

這書不是由著名的出版社出版,但封面的副題「看明清時代和今天」,還是有一定的吸引,令人感到這是一部貫穿時空的著作。其他幾個在封面提及的焦點,還包括:明清是否真的「閉關鎖國」?為甚工業革命不是首先在中國爆發?傳統的中國只有「人治」,沒有「法治」?梁所帶出的話題,在學校課堂內相信都曾有不少討論,重點是以甚麼材料來研究,以及從那一個角度來切入。談論明清時期中國的落後,多以經濟活動、文化背景、政治制度等作基礎來闡述論點。但其實除了範疇外,還有方法論。

20世紀五六十 年代,學術界多採用「挑戰與回應」的基調來研究中國在 19 世紀所面對的問題。這個看法,是建築於西歐為19 世紀世界中心(Eurocentrism),西歐文化主宰了世界的觀念。觀看世界和本土,應以西歐為標準,其他國家的改革和進步,是為著追上落後的差距。20世紀末期,西歐中心論有點褪色,一些學者從中國本土的歷史文化,嘗試找出經濟發展落後的緣由,而不再去單向性考慮中國為甚麼達不到西歐的標準。

西歐中心論大致認定西歐是19世紀成功的典範,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市場機制、法治制度,全是西方船堅炮利、經濟蓬勃的原因。中國19世紀的落後,被認定為當時沒有工業革命,沒有資本主義,沒有巿場機制,沒有法治制度。因此順理成章的問題就會是梁柏力提出的討論焦點:為甚麼工業革命不在中國發生?為甚麼中國從來都只有人治而沒有法治?

梁柏力嘗試為這些問題找答案。梁明顯不是西歐中心論的支持者,他的論點是從多方面的材料,帶出中國少為人認識的一面。如書名所云,不少人對明清這兩代的社會實況充滿誤解,一些觀點很一廂情願,在往後中國歷史不是必修科的情況下,下一代的認識恐怕更模糊、更偏頗。《被誤解的中國》其實是 11 篇短篇學術論文,就不同範疇的誤解,找來資料及寫下文章。全書不冗長,減去註釋和參考書目,花一兩個晚上已經可以看完。

梁柏力閱讀和參考了很多不同學者的材料,來支持他的文章,當中有不少是學術界知名人物,如李約瑟(Joseph Needham)、何炳棣、黃仁宇、林毅夫、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黃宗智、梁治平等,可謂集各家之所成。這些知名學者的著作我都有讀過,梁柏力採用他們的材料作討論,合適合理,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在「閉關鎖國」一項,梁找來很多材料來說明,明清年代的民間通商活動均沒有完全被切斷,像明朝時日本人有盜者也有商者,清朝時葡萄牙人也一直在澳門逗留和活動。其實,縱使「閉關鎖國」是官方的聲明立場,一場鴉片戰爭已足以證明「閉關鎖國」在實際上不可能是事實,否則鴉片從何運入中國領土,而引發戰爭?讀書時,心水清一點,多從不同角度思考,已經可以避免不少盲點。

就工業革命不是首先在中國爆發,梁柏力引用了李約瑟的觀點。李約瑟的《中國科學技術史》是一部覆蓋面很寬廣的著作,內裡清楚分析了,中國何以走在西歐之前,有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印刷術等四大發明,卻沒有工業革命的種子。李約瑟的見解,是中國以往的發明,以經驗為主,只要多花時間理解物質,久而久之便會有所發現。工業革命所需要的,卻是實驗性的實驗室測試,需要假設和勇氣,這與新教徒在16世紀推動宗教改革,脫離羅馬天主教會不無關係。明清時的中國,卻是以一個皇朝為主,鬥爭不多,故此沒有刺激科技發展。這些見解均是以中國的本質來考量,而不是西歐中心論。

  在人治和法治的問題上,梁提到中國人其實也是尊重法治的民族,不能解決的問題,還是會交到衙門處理。衙門或許沒有現代西方法律中,民法和刑法的分類,但事實上,在近代法制史的研究中,各縣志紀錄其實反映很多審訊個案,當中清代尤甚。這些都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現象。

  梁柏力雖然在書中,帶來很多具視野的觀點,但對一些材料,卻缺乏批判性。像一些19世紀的研究數據,由於缺乏可靠的原始資料,不具備高可信性和說服力。例如梁借用Evelyn Rawski的材料,說18-19世紀期間,中國的男性識字率達30-45%,就有明顯的商榷之處。又例如彭慕蘭說到中國缺乏煤礦支援工業革命,這都不像是事實。彭慕蘭的著作《大分流》,其實有不少具爭議的地方,如他認為1800年的時候,英國與江南地區的分別不大,但清皇朝不只擁有江南地區,以全國的平均數據來作比較,彭慕蘭的觀點站不住腳。彭慕蘭又以康熙喜歡數學,而認為中國人熱衷科學研究,這明顯也是不合理的推論。梁柏力借用彭慕蘭的材料,也有責任指出彭慕蘭研究不足之處,這才能把更寬闊的視野和層次帶給讀者。

  不過,對於厭倦古板歷史書的朋友,梁柏力的《被誤解的中國》,還是會令你帶來一定新體驗。

2011年11月27日 星期日

龍年出生的金鐘人

  唐英年和梁振英終於正式宣佈參選特首選舉。

  特別之處,是唐英年的宣佈行動,來得有點突兀,無論在日期和地點上,都有點急就章的感覺。傳媒的報導,說到這是營造唐英年也有決而即行的表現。是否接受這個解釋,相信是見仁見智的考慮。比梁振英搶先一天宣佈正式參選,是策略上的考量的話,的確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不過,在社民連追擊下,不敢選擇在深水埗繼續宣告參選的安排,遁走金鐘,卻真是敗筆之著。一來這深化唐英年不懂面對衝擊的能力,二來是這趟遁走似乎冥冥中反映唐英年走不入社區,而需要返回老本充足的金融家和資產家陣地。這樣的發展,是香港市民願意看到的嗎?

  任志剛、李國寶等金融界猛人,陸續表態支持唐英年。經深思熟慮的準備,效果當然比之前的大智若愚、腳頭好、蒙主感召等評語具份量。只是不善忘的香港人會記得,支持任志剛留任金管局,是唐英年。任志剛年薪之高昂,偏袒銀行界而不認真處理出售雷曼產品的疏漏問題,一直為人詬病。陳德霖繼任後,薪酬有明顯調整,這更突顯唐英年對任志剛的手鬆。相似的,還有地鐵總裁周松崗。周下月底退休,接任者的薪酬比周低出不少。這都是昔日帝皇年代,官官相護的操作模式,猜不到今天還是這樣運作。唐英年的凝聚能力,是來自識見,還是來鈔票,有心留意時事的市民,不難分辨。

  而周星馳公開高調支持唐英年,也即時令唐的無厘頭指數受到刺激。一條有關愚蠢的問題,唐英年的答案竟是「我是龍年出生的」,當真是周星馳上身。唐英年似乎被《蘋果日報》20111127日的「豬狼對決」標題所影響,速速出來否定自己是豬年出生。這樣的對答,絕不見得合適。且勿論梁振英是否有心借愚蠢的議題來挑釁,唐這個答案,在茶餐廳飲奶茶吃蛋撻時,玩爛gag還可,但作為一條嚴肅提問,恐怕這就不合格。而唐英年也不似有這種素質,玩這等英式幽默。當年廖瑤珠曾笑語彭定康應回家洗澡(彭的老家在Bath),媒體的反應也很一般,沒人欣賞。唐英年比廖瑤珠,更沒本錢走冷面笑匠的路線。就算請教周星馳,恐怕也不見得對選情有幫助。

  若論口才和台型,實在看不到唐英年有足夠的條件跟梁振英比拚。唐英年落區沙田,說是要認識這個社區。為何當財政司司長和政務司司長時,不去認識,而是參選時,才去認識?整個政府,在去年的「起錨」行動,拒絕走入群眾的態度,相當明顯,唐英年的本質遮掩不了。唐的支持者,奮力追回失掉的民望,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但光靠門面的包裝,實在幫不了多少。要是幾個星期後,最新的民調數據出來,唐的民望沒有寸進,唐英年真的願意繼續走下去,當一個只有1200人投票,低民望的特首嗎?


唐英年最終還是要在金鐘宣佈參選,這是冥冥中的安排嗎?
(相片來源:《明報》20111127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坐進南瓜車的九把刀


  想理解社會的風氣,走入社會的潮流圈是一個好方法。就這一扯,把我扯了去看全城熱騰騰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感受一下甚麼是當下的坊間口味。

  相比那群一早潮入戲院的觀眾,自己無疑是有點落伍。不對《那些年》的上映產生反射式反應,源於對九把刀這部半自傳的原著,感覺非常一般。九把刀是勤力型的作家,多產,小說寫得簡單直接,通俗易懂。小說的《那些年》帶出了少男們一些逝去了的追女孩感覺,以沈佳儀(小說的女主角名字)的口頭襌「幼稚」二字,將那些年的歷史,貫穿到這些年的心境。然而,不論很多人怎樣吹捧九把刀的寫故事能力,作為讀者的我,只能說這部小說不是我的那杯茶。

  《那些年》小說的質感其實僅像一齣電視劇集,擁有框架的情節,但人物性格卻是模模糊糊,缺乏闊度和深度,枝葉也不是好看。它讓我回憶起那些年,穿著校服、青春少艾、主演《IQ成熟時》的鄧藹霖、莊靜而、鍾保羅和蔡楓華,那種校服式的校園氣氛,但人性一點的血氣方剛,只在拳頭上,而不在枕頭上。少男們夢裡的蕩漾,九把刀沒有掌握得到。整本小說,只有暗諷一個不斷打手槍的許博淳,這恐怕讓女孩子讀者,對少男的生理和心理情懷,有不準確的理解,甚至認為比艾米的《山楂樹之戀》,那位老三還要神聖。寫少年尋戀思春的小說,張小嫻的《麵包樹上的女人》,來得更真實吸引,更具文藝氣息。吹噓不來,就是吹噓不來,九把刀也不應太勉強。

  平凡的小說,在電影版卻是脫胎換骨,令九把刀像灰姑娘坐進南瓜車,箇中原因,倒有不少。一來是商業元素下,加入了適量符合尺度但接近現實的人「性」,令情節和枝葉豐富起來,不像小說那樣沉悶。其次,電影故事也有很大程度的改編,這不是指女主角的名稱,由沈佳儀轉成電影版的沈佳宜,而是小說內讓柯景騰第一個心儀的戀人李小華被刪除了。這令電影觀眾對柯景騰在青春和初戀的堅持,有更強烈的好感。小說的柯景騰,心跡和行為很不清晰,令看書的人感受他對沈佳儀的情,只像一件擺設。電影版的處理反是乾淨俐落,更惹人感動。

  第三,充滿色彩的畫面遠較文字吸引,飾演沈佳宜的陳妍希,樣子清純可愛,是全片的賣點,也是九把刀原著小說表達不出來的氣質。年初看電影《挪威的森林》時,說過電影完全拍不出村上春樹筆下直子的氣質。這次是剛剛相反,電影《那些年》的沈佳宜,是遠遠超越了九把刀筆觸所能展現的神韻,她才是那些年少男們在腦海的夢想。有些電影受制於文字,有些電影超越了文字。

  九把刀看來也很受日本漫畫家安達充的影響,那份為女孩子展示決心的格鬥,來自《H2》內,國見比呂跟橘英雄在球場和情場的君子競爭,也來自《Touch》內,達也參加的拳擊比賽。自小是安達充迷的我,看回這份較勁的意志,在《那些年》出現,也是一份很特別的回憶。但我不會特別欣賞九把刀的創作,這種格鬥感覺,永遠來自那些年陪伴著我的安達充漫畫。

  嚴格來說,電影版《那些年》不是小說的那部《那些年》。電影版經過不少的潤飾和烹調,迎合觀眾的口味,帶來一份清新,是一部具娛樂性的通俗作品,也替九把刀送上一台漂亮的南瓜車。但若果看完電影想追看原著的話,或許是浪費時間的考慮,這是我衷心的看法。


九把刀在原著小說,沒法描繪出電影內陳妍希的氣質。

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Immortality: Genius never decays



Clearing my bookshelves a few weeks ago interestingly undiscovered in my collection a novel book Immortality written by Milan Kundera.  It was 1991 edition and its pages turned brownish yellow.  I could not recall any experience of reading or any reason of missing this Kundera’s work.  It has stood completely bored in my bookshelf for about 20 years.  Someone may have the habit of buying books, leaving them in the bookshelves and never flipping a page.  This is not my way of treating my books, and Immortality is somewhat an unexplainable omission.  I finally spent my time on the yellowish pages and went deep into the exceptional context constructed by the marvellous Kundera.  Yes, good books are always immortal. 

The high popularity of Kundera in modern literature is apparently attributed to his masterpiec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The erotic life of Tomas, a Czech surgeon, who could not stop having sex with different women, and the seriousness of Tereza, a talented photographer, who dedicated her whole love to the beloved, are sharp and contrast contradictions of human nature.  A theoretically organised scientist looks for fascinating sex life whilst a theoretically open-minded artist demands forever fidelity.  Kundera further fused the passion of Tomas and Tereza with the politics of Prague Spring 1968.  Someone would sympathise Tomas, as one should not surrender to the totalitarian system and everyone shall be free and light.  Kundera is a kind of novelist who would bring you into an intellectual context far behind the story.  Inspiration is the trademark of Kundera’s novels.

Kundera created Immortality in a much extraordinary way.  Patience is required when you start reading the book, as the writing angle is not expressly clear at the beginning.  Kundera mentioned that he created the main character Agnes at a pool side in Paris when he noted an unusual gesture and smile of an old woman waving to the lifeguard.  Agnes however was not completely fictional in the novel.  There was a common character Professor Avenarius existing between Agnes and Kundera.  In the subsequent contents, the 19th century story about German philosopher Goethe and his admirer Bettina suddenly chipped in.  The story of Goethe appeared to be a kind of disturbance and irrelevance at first glance, but it migrated into Agnes’ story gradually and slowly.  All the story lines finally interlinked with each other and readers should give a special note of appreciation on Kundera’s ability in orchestrating a novel from a wide and rich coverage.  A good novel is some creative work standing between imagination and reality as well as traveling from the past to contemporary society.  Kundera convincingly showed this idea was achievable. 

The core of reading Kundera’s books is to sense and think.  They are highly philosophical.  If you are attracted by the word ‘immortality’ and consider Kundera would give a dictionary explanation about such idea, you could be disappointed.  But the obvious reality is that immortality only comes after death.  Without death, immortality won’t emerge.  Lovers would like to have their romance being immortal.  Politicians would like to have their ideas being immortal.  Scholars would like to have their researched knowledge being immortal.  Unfortunately, the answers can’t be known unless the mortals become lifeless.  Through the different living circles of Agnes, including her parents, sister, husband, child, job and aspiration, the inevitable deaths of individuals drop hints to what immortality really means.  Immortality only springs from death and uniqueness.  If one is determined to bring immortality to his or her life, the life shall mean something special and belong to the eternality, either passionately, politically or intellectually. 

To me, Kundera wrote Immortality for the purposes of exploring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which may be too heavy for the current generation.  Kundera shared that the only way of leading to immortality is individuality.  But now we focus too much on seeking common grounds, finding universal answers and identifying similarities in our daily lives.  But sadly, these hamper the cultivation of individuality.  Intellectuals can only have individualistic life, or otherwise their lives would become dull, unappealing and meaningless.  Intellectuals without individuality are hopeless individuals indeed.

It is not a wastage for this Immortality standing bored in my bookshelf for about 20 years.  It finally delivers to me its value.  I must also admit only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and accumulation of life experience, can the richness of Kundera’s write-ups be assimilated and comprehended.  Goethe, Hemingway, Cervantes, Dostoyevsky as well as various gods and goddesses in Greek mythology have been remarkably and seamlessly integrated into the novel.  A great deal of western culture is meaningfully embedded.  Reading Kundera’s Immortality is more than reading a novel.  It is a book of philosophy.

Papers can turn old but thoughts never decay.  Hidden in my yellowish Immortality lays the genius I highly aspire.  

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

十一月的北京






  北京不是我經常到訪的地方,但過去的十多年,因公務或旅遊,也到過十數次。十一月的北京,印象中卻好像未有接觸過。

  深秋的十一月,北京的溫度和天氣其實很理想。攝氏十來度的溫度,配上溫暖的陽光,黃葉片片,蔚藍的天, 沒有沙塵暴,感覺很舒服。以往到北京,多把焦點放在古蹟景點,或緊促的公務。奧運後的北京,留下的標誌是鳥巢、水立方,與及繁華日盛的王府井、三里屯,一些隱性和具精神面貌的細節卻被忽略了。 

  令我感到北京擁有一份獨特的秋天美,是一株株的銀杏樹。銀杏樹在秋天的時候,散發著一種迷人的黃色。在陽光底下,這種黃色更燦爛動人,很富詩意。我住的賓館外面,已種了不少銀杏樹,大大小小的公園,所種的,更密更多。單獨的銀杏樹,像一個獨特的藝術家,耀目搶眼;茂密的銀杏樹,像一隊在表演的儀仗隊,整齊有氣勢。無論以那種方式出現,銀杏樹加上陽光,都交織出令人難忘的畫像。

  一個城市,無論多繁榮,缺少自然美,都是一種缺憾。之前到北京,也許時間不適合,一直沒有留意北京的樹是這樣的美。樹跟城市,是揉合在一起,也暗暗反映一種內涵和文化。鳥巢和水立方,我沒有到過,那只是雕琢的、堆砌的,沒有自然美。看見燦爛的銀杏樹,散發著生命力,才是真摯動人。黃色的葉子掛在樹上,很是美艷。丟了在地上,會變得孤伶伶。當美艷變成孤伶伶之前,我們不去欣賞,是一種浪費。北京的黃葉秋天,很短,但很美。十一月的北京,我還是希望有再見面的一天。

2011年11月9日 星期三

誰才是輸家?

  十一月六日,區議會選舉投票日,我因公務離開了香港,沒有投下我的選票。

  身不在港,心裡反而覺得舒服自在,不會因為沒有投票而產生內咎的感覺。去年才搬了家,新選區的區議員姓甚名誰,其實一直都沒有去主動留意。直至九月左右,一些面孔忽然活躍起來,那時我終於知曉我的區議員先生是何方神聖。九月已經開始在水面出動,其實已經算不錯了。一些不太重視地區工作的明星議員,分分鐘連競選時也抽不出時間來落區服務。

  一直對區議會的角色不認真重視,是來自不同背景的朋友對區議員的評語。區議員是民粹味濃的工作,一切皆以少數的街坊利益為依歸,沒有長遠偉大的想法可言。像骨灰龕、垃圾堆填區、康復中心等厭惡性設施,幾乎肯定沒有區議員願意背起被選民以選票懲罰的風險,而接受政府安排落戶。但一些不考慮整體資源合理分配的爭取動作,卻往往不遺餘力,好使自己的橫額有東西可填寫。廉政公署和海關最後被迫落戶在北角,據說是由於沒有一個區議會願意啃下這樣殺氣大的機構在民居附近。而元朗博愛醫院也是一家適合作為療養醫院的選擇,但在區議員「強力爭取」下,還是成為了設有急症室和專科的醫院。但是限米煮限飯,規模和效率根本沒法和其他更具規模的大型醫院相比,這就造成資源錯配。

  因此,地區工作,本身就充滿民粹口味和現實主義。你不「為民請命」,不攪「福利活動」,就是失職,下屆可以挽定鞋子離開,但這對民主政治的發展,我認為不單沒有明顯的裨益,反更強化畫地為牢的概念,不利長遠計劃的籌劃和推行。曾蔭權政府在政改方案中,大幅提升了區議會的政治地位,攪出五席超級區議員的直選議席,是三不像的構思。一個服務幾千到一萬人的區議員,忽然「大躍進」去面對全港三百多萬選民,根本只會進退失據而兩頭不到岸,只有玩弄政治操作,而不尋求崇高政治意義的領導,才會構思出來。但這種嶄新的出選方法,竟也吸引不少知名議員慕名下海,最終鎩羽而歸,可謂是最佳的醜態現形記。

  而選舉完結後,焦點大多放在泛民慘敗的現象,公民黨支持度大跌;激進派的候選人,近乎全軍盡墨,只有一名人民力量的參選者當選,這等同顯示選民唾棄公民黨與及激進的社民連和人民力量。政治現實就是這樣簡單嗎?我看不是的。《經濟日報》的沈帥青在2011118日的一篇評論,錯誤列出人民力量的得票率只有約2.01%(以得票除以全港總投票人數),這種刻意矮化,騙了人,也騙了自己。以總投票人數做分母,即是人民力量沒參與的選區,投票人數也計算在內,自然得出不準確的結果。實際上,人民力量在有份參與的選區得票率,應是 10% 左右。這個水平在單議席的區議會選舉,幾乎是沒有可能獲勝,但在比例代表制的立法會直選,仍是有作為,而社民連也如是,他們的得票率(按《明報》的蔡子強在2011118日的計算)仍有23.3%。太早下斷語說社民連和人民力量已完蛋,香港選民已厭倦暴力政治的評論,是存在很多不客觀的地方。

  至於公民黨能否振作,很視乎當事領袖的作風。當曾鈺成、田北俊、馮檢基、陶君行都願意為差劣的選舉結果下馬,梁家傑賴死不走,只會是公民黨的負擔。一個政黨只能靠政治手腕來攪政治。以法律手段來玩政治,是註定會賠上老本的。2003年反 23 條的聲勢,得來太輕易,令這批大狀根本不懂作政治思考,而只愛獨沽一味去鑽法律的洞子。這向來就是他們的強項,卻也是今天讓他們進入困境的原因。


人民力量的得票率只有2.01%嗎?(資料來源:2011118日《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