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9日 星期一

《十月圍城》第一回:藏不了的缺憾

  想寫一篇《十月圍城》的影評,已經很久。碰巧,香港電影金像獎在四月舉行,感覺上是等待頒獎結果後,才寫的話,話題可能會更多。故此,這段是一篇等侯久了的文字。

  十六項提名,八個獎項,的確是近年少見。但實際上,嚴格地去考量的話,《十月圍城》並沒有完全拿下所有重要獎項,包括最佳編劇、最佳男女主角等。說《十月圍城》是二零零九年其中一部佳作,還可說得過去。但說得坦率一點,它並不算是一齣很有說服力的優秀電影。

  《十月圍城》有很濃厚《投名狀》的氣息。清代的歷史背景、迫真的場景、凌厲的動作、還有陳可辛的名字,都使我想起《投名狀》。但兩片真的要比較的話,《十月圍城》的劇本來得鬆散得多,角色的塑造也不及《投名狀》鮮明。《投名狀》中,李連杰、劉德華和金城武,各有性格,並相互牽動。但《十月圍城》則太貪婪了,人物是多,但卻不深刻。算得上落墨深而有實在印象的,不算多。就算掛名男主角王學圻,戲份也不多。儘管電影是企圖塑造五湖四海人士顛沛流離的悲哀,但整齣電影有點大雜會的應覺,連繫性也不強。拿不到最佳編劇獎,是意料中事,亦反映電影嚴重不足之處。

  當然,較可取的,是場景和動作場面,範圍大而且迫真壯觀。但若只把這些地方看成值得觀賞之處,那麼《十月圍城》只能算是一齣成龍式的動作電影,出色程度大打折扣。再嚴格挑剔一下,一九零六年的中環街道,從昔日的舊照片來參考,也不大可能有那麼擁擠的街檔和熙來攘往的人群,那個感覺,像省城廣州多一點。這是來自製作人員真的考究,還是迎合大陸市場觀眾口味,可能也需要導演解畫一下。

  而對歷史有研究興趣的人士,對電影後面的敘述,也應該感覺不是味兒。電影故事是虛構,這一點沒有問題,歷史小說也不會要求所有人物和故事是真確。但電影最後的文字字幕敘述,則是十分低層次和欠缺歷史視野的表述。除卻中學教科書以外,大多的歷史學家都不認為孫中山跟武昌起義有甚麼關連。孫氏之所以出任中華民國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是武漢的仕紳和袁世凱均不願背上篡國的罵名。在協調下,先讓孫氏當個臨時大總統,後把權歸回正式總統袁世凱。孫氏一生,只是一大堆政治大炮的發言人,無足堪言。較有實效的,是走激進民族主義,去刺殺清室的官員和貴族。電影沒有提到孫氏的暗殺手段,而「列出」孫氏所謂可能有參與的武裝革命行動,是偏頗的選擇,也為觀眾帶來不正確的歷史觀。

  也許,這些缺憾被可觀的畫面和演員的級數遮蓋了。但作為一個認真的觀眾,這等不足不能使《十月圍城》在我心目中留下一個完全優秀的印象。《十月圍城》在電影金像獎的成績亦足以說明,二零零九年的香港電影,水平是站在那一個位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