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母校香港華仁書院(港華)計劃轉為直資中學,近日成為城中話題。更沒想到的,是附屬小學番禺會所華仁小學(華小)的校長,以十分直率的文字,沒留情面地作出公開批評。不論從花生友角度看一場泥漿摔角,抑或從宏觀社會角度看直資制度所衍生的問題,這事都有一定的探討價值。
心平氣和 仁者無敵
世上任何改革,皆離不開改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要成功,少不了平衡藝術,讓各方獲得可以接受的再分配利益。身為港華及華小的校友,看到華小高層妄顧兩所學校的共同利益和教育宗旨,提出不必要的臆測式指責,很是心傷。華仁,作為一所強調全人教育的學校,凡事以仁出發,這亦是一眾耶穌會神父的教誨。十二年中小學教育,讓我學懂平等、尊重、相愛、多元思想。劉曉波那句「我沒有敵人」,正正就是「仁者無敵」的崇高精神。討論應是心平氣和,以理服人,逾越而不是製造鴻溝。兩所學校固然面對社會制度的限制,以及家長群組的傾斜意願,但怎樣實踐耶穌會精神,培育更多優秀學生,服務社會,身教仁道,永遠是華仁辦學者的應持態度。
一怪現象 兩大隱憂
改革,需從現在和未來學生的利益出發,按現況的不足,進行調整和修正。港華的諮詢文件,展示一個怪現象,和兩個重大隱憂。怪現象為現時就讀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原來相當不俗,逾半家庭月入4萬元以上,比全港中位數高出一倍;而領取綜援的家庭比例不足1%,連計申請書簿津貼的家庭,亦不足5%,儼如一所中產津貼中學。倘轉為直資學校,對大部份家庭而言,每年2萬元的學費不應是沉重負擔;事實上,這個水平比現時大部份幼稚園的學費還要低,強行以貴族化標籤直資計劃,有點牽強。而這個家庭收入分佈現象,是過去6年累計的收生結果,短時段內不易出現重大轉變,也確實令學校未能完全實踐耶穌會精神,幫助更多低下家庭清貧學生。要改變這現象,以直資收生取錄方式,直接挑選更需要協助的家庭,有助推動耶穌會教學宗旨。華小高層的批評和指責,從家庭收入數據及道理上,皆沒有令人信服的論據。
學生參差 影響學習
而兩大隱憂,分別是學生水平參差,以及港華舊生捐助支援小班教學的基金快將用竭。學生水平參差,令老師難以兼顧,這不單對能力弱的一群沒幫助,同時影響能力強的一群的步伐。近年港華公開試成績下滑,屬嚴峻挑戰,各持份者,特別是校方,必須認真面對。雖說教育不單看成績,社會風氣卻永遠跟紅頂白,名氣轉弱,便競爭不到最好的資源;交不出成績的學校,自會被家長離棄,惡性循環下,更難收取優秀學生,更難推展耶穌會的仁道教育,這是現實。當一支球隊不在英超時,便難以吸引優秀的球員加盟,這是顯淺的道理。港華下坡,長遠而言對唇齒相依的華小也不見得有好處,死抱今天幾隻雞蛋,而不去培育品種更優良的母雞,並非上策。讓港華校方以直資方式,引入更多非華小學生,平衡水平參差情況,相信有助提升學校長遠的競爭力;保存名氣,著眼長期而非短期利益,這對港華及華小皆有禆益,亦是兩所學校領導層應有的視野。
小班教學可持續性
至於輔助資源快將用竭,唯一方法,是設法增加。舊生的捐助,支持了港華施行小班教學;港華2017年公開試的成績有改善,這點不應忽略。任何資源投入,需經一段時間方能看到更顯著的成效;倘資源竭盡,未能持續小班安排,過去的努力亦會付諸東流。從現實看,直資方式可以增加學校的財政資源,令小班教學變成可持續的安排。港華的諮詢文件,亦展示了可行的財務模式,每位學生約收2萬元全年學費,700多名學生便能帶來約1800萬元預算學費收益,減去700萬元學費減免及教師福利撥備等,仍有約1100萬元的額外收入,與現時舊生群組撥出的1000萬元捐助相若,足夠維持現時的教學安排。部份批評指財務模式會導致虧損,以及不能保障教師福利,有點偏頗,也似乎未有完全消化諮詢文件的內容。儘管轉制後首數年學費收入,並非全額1800萬元,然而同樣地,需要減免的學費及撥備,也不是預算的全數;其次,過渡期間,舊生群組的捐助還未完全用竭,這些資源亦有助港華轉為直資後的初期,維持財務穩定。相反,倘若直資計劃失敗,一些現時的教學安排,將失去可持續性,損失的,是快將或未來成為港華一份子的學生。間接,更是社會的損失。
庸政誤人 惟有自救
其實,港華今天陷入這個處境,跟教統局紛亂的津貼政策,脫不了關係。倘教統局袞袞諸公真的希望打破門戶框架,倒不如讓一眾學校自行收生,各辦學者自會按各自的辦學理念,爭取家長和學生的支持。現時不少關心子女學習的家庭,往往恐防小一大抽獎時運低,紛紛瞄準直資名校的學額,讓直資學校有首輪機會,先行挑選他們認為條件較優勝的學生。這無疑製造了空間予直資名牌學校,讓它們擁有更豐厚的條件,更寬闊的自由度,收取最重要最珍貴的資源――學生,令其他津貼學校面對更嚴峻的挑戰;津貼學校不單要照單全收抽獎安排,資源少的學校,競爭力會持續減少,恰似資本主義社會弱肉強食的現象。自由經濟競爭,出現這些狀況,已感無奈;香港教育制度上出現這種人為失誤,實拜庸官所致。
耶穌會在港華轉直資的議題上,由不支持到主動提出改變,相信已考慮了很多持份者的意見。沒有人比耶穌會一眾神父,更理解耶穌會的教學理念。在他們的引領下,港華多年來培育了不同個性不同成就,但同樣為社會發光發熱的中流砥柱。此刻,面對制度的限制,也只能選擇一個能持續發展的方向前進,堅持教育理念。縱遇風雨,允屬同路,校友們應相信和支持耶穌會及校方的判斷,讓港華重新出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