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袋還長滿青蔥的平安夜日子,總掛著神父在子夜彌撒的祝福。每年神父也送上相同的教導,提醒人們在五彩繽紛的燈飾下,聖誕節有一個謙恭樸素的背景。今天這個金融都市,夜夜星光燦爛,節日已經被一頓頓利錢豐厚的餐食、停不了的飛機航班替代。平安夜的價值,不再是心靈的安靜,而是消費主義騎劫下的習慣。難得公司在平安夜的日子讓全人休假,藍天、陽光、涼風也不吝嗇地拋頭露面,不好好到醇厚的郊外走走,實在是偌大的浪費。送走灰濛濛、被末日籠罩的十二月,最合適的,還是大自然的陽光,那是一份最溫暖的恩賜。
大澳,已很久沒有去過,之前僅有的印象也模模糊糊。巴士在蜿蜒的車道上快速奔馳,是大嶼山司機的習慣,祈禱不祈禱,差別不大。到埗後,很快吸引著我的,是一股蝦乾飄來的風味。有味的風,不是到處可以感受得到。西營盤那股風,混濁了城市的汽車廢氣,店舖也會市儈地跟你斤斤計較,不像大澳的小攤檔儉樸原始。跟舖主聊談幾句,拍一個照,感受一下蝦乾身上剩餘的陽光氣息,是辦公室找不到的奢侈。
風味過後,便是大澳的水和村民的棚屋,這是大澳更大的標誌。依水道而建的屋,雖然不是昔日最古舊的模式,神髓仍在。棚屋倒映在充滿陽光的水面上,配上藍藍的天,構成一幅溫暖的立體圖像。水道不再是來往忙碌的村民漁船,而是應運而生的觀光船,這與威尼斯和鳳凰古城沒兩樣。隨著海上的優質海產逐漸減少,這也許是村民們能想到的一個選擇。而實際上,大澳出售的新鮮魚產,味道很具「海」味;不至於腥,卻味道偏重,不是一般人在海鮮酒家習慣了的魚味。喜歡與否,真是因人而異,也不是很多遊人的選擇。簡單一點,坐在棚屋的店舖上,吃一碗滑溜的豆腐花,或飲一杯清熱的紫貝天葵,看著慢慢流動的水,享受吹來的清風,心靈舒坦愉快,感覺也更勝Starbucks Mocha帶來的濃烈。
慢慢伸展腳步,大澳還有不少可以被人發掘的面貌。歲月是大澳的名字,能碰到的,都是被遺忘的過去。香火尚算鼎盛的洪聖廟,不遠處是一堆堆無人整理的野草,和丟空的房子。他們的故事,可能比電視肥皂劇更真摯感人,只是待人說出。不顯眼的一角,還有一座簡約的教堂,沒有哥德式的建築,甚至連一隻彩色的玻璃窗也沒有,但由它來延續說上馬糟的故事,可能更具平安親切的說服力。小小的村落,不同信仰文化安靜地和平共存,不若都市般喧鬧嘈吵。鄉間的素貌,更是羅大佑那首《青春舞曲》的寫照……香港如何飄香,鄉里歡聚異鄉;東與西聯營開張,新市民舊土壤;家國應如何稱呼,黑眼睛黃皮膚;一畝梯田容萬千住戶,關帝遙望天父……包容、多元、東西並蓄,是我們昔日的香港,她留在離我們不遠,卻被遺忘的大澳。
也許遊人沒有忘記的東西,是那些特色的鹹魚、海產、臘味、貝殼,小巷能買到的燒魷魚、燒粟米、雞蛋仔等風味小食。那種吸引,不單是熱烘烘的感覺,還有一份直接付錢的溫馨。一個八達通不能使用,信用卡無用武的國度,大家走回以往街市小販的歲月,是一種很別緻的回憶。我們以往沒有金融便利的日子,生活簡簡單單,吃一串咖哩魚蛋,夾一碗車仔麵,面上掛著笑容,心裡注滿歡樂。大澳的漁港感覺,不是華麗裝潢,金融繁榮所能創造。但這份情懷,有著我們的根,也讓人感到平安。我們的成長,確是從這片漁港式街道經濟開始。但今天的大澳,離我們很近,卻站得很遠。
太陽垂垂落下,陽光漸去,遊人漸散,黑夜為大澳帶來更寧靜的時刻。沒有爾虞我詐,大澳,每晚都是平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