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是一齣反映社會的獨特電影。
改篇自日本女作家湊佳苗的作品,《告白》透過不同角色的心跡帶出故事,是一部有多元敘述角度的電影。它不單講述現今社會青少年的學習心態、價值觀、行為模仿、孤獨、自私、伊底帕斯情結、緲小的自我形象,同時也觸及成年人靡爛放縱的生活、虛偽的外表、毒辣的報復心術、不肯對子女負責任的父母,包涵的東西和社會現象很深很闊。看罷電影後,曾到書店找一下湊佳苗所寫的原著翻譯本。書本不厚,在書的開端、中段和末段掀了幾頁,發覺內容大約和電影差不多,於是也沒有買下回家作收藏了。
日本的小說,對社會都常有嚴肅批判,日本電影的現代社會味道其實也十分濃郁,不像現時中港電影那樣常常只寄情於古裝片,失去時代的感覺。且看看近一輪上映的華語電影,《劍雨》、《狄仁傑》、《精武英雄》,全都並非這個時代的電影。這種創作文化,來自甚麼緣故,真的很難說,感覺是大陸市場根本不想一些帶有時代感的電影出現。換一句話來說,是一種刻意文化氣氛的營造,令人不去反思現今的社會問題。《告白》內所講到的學生問題和成年人的問題,跟我們的生活很貼近。不單在日本,香港和大陸其實也隱約出現一些相似的現象。電影裡的情節,香港近年來已經發生過,一名中學生親手殺死自己的母親和妹妹,學校同儕聯群地欺凌弱小的同學,雙親為了自我空間不理會子女,這不是故事創作,而是反映著社會的殘酷。
但若果有多看日本作家的小說,湊佳苗其實也不算是這類社會派小說家的先行者。東野圭吾早在10年前的著作《白夜行》,已經有談及小孩子殺死親生父母和不擇手段謀財害命的故事,嚴格來說,《告白》不算是新鮮。而宮部美幸的《模仿犯》亦是講述殺母殺人犯的故事,而且以很細膩的筆觸描寫犯人心態和受害家人的感受,這種於公眾炫耀自己殺人的心術,對社會危險非常。這些社會現象的出現,依作者們的筆觸來看,是反映父母不去管教,與及自私的生活有關。在《告白》中,櫻宮正義以虛偽的形象,贏取森口悠子的芳心,但私下放縱不羈的性格和遭遇,卻令到女兒愛美成為單親家庭的孩子。渡邊修哉的父母,離婚後各自再婚並再有孩子,丟下兒子不理。下村直樹的父親也從未在兒子發生事故後出現過。湊佳苗筆下的這些家庭,全都不是來自低下階層, 櫻宮正義是著名作者,森口悠子是中學教師,渡邊修哉的母親是大學教授,家境甚佳的下村直樹父親在大企業上班,這些家庭全都應該是氣氛良好、樂也融融。但實際上是缺憾多多,毫無溫暖。這是後現代社會家庭沒落的真情描述。
電影海報的宣傳,著重在森口悠子(松隆子飾)的報復情節,其實是完全忽略電影的立體性。看完電影後的感覺,是渡邊修哉和下村直樹二人的心路改變,才是故事中最引人入勝的部份。北原美月和寺田良輝(維特)是身旁有心無力者的反映,兩人皆以為有能力去改變他人,奈何也只是洪流中的一塊小石,甚麼也做不到。而電影的末段,其實也沒有確實地說出渡邊修哉那顆炸彈的結果,影像是渡邊在腦海中建構出來的想像,是他深深感受到痛苦的心境。是真耶?是假耶?就像《雪山飛狐》中胡斐最後的那一刀,是應該向苗人鳳劈去,還是收回來,金庸沒有答案,一切留待讀者與觀眾判斷。
撇開日本右翼思想的霸道,日本人民間的知識份子,對社會的批判,來得很透徹。韓國的電影,如《原罪犯》、《母親》、《饑渴誘罪》等,亦是很具爭議性,把犯罪者的心態和潛在的社會現象,通過電影帶出來。以日本和韓國在亞洲儒家文化圈成長的地方,皆能孕育出這種獨立的思考文化,香港和大陸是落後得令人吃驚。罪犯電影不是沒有,但《意外》那種旨在發財的謀術,《証人》那種老是混著黑社會的背景,《人肉叉燒飽》那種貪婪和性慾的暴發,是沒有中產社會的味道,也沒有對一些人性本質作出反省,這是近年香港電影所缺乏的深度。也許,這就是我們現在的社會。
香港電影甚麼時間能回魂,我不知道,但《告白》是一齣令人充滿反思的電影。倘若你是家長,你會這樣生活和對待的子女嗎?
2010年10月24日 星期日
鄭汝樺,可以認真點幹實事嗎?
曾蔭權發表了施政報告後,最辛苦的必定是鄭汝樺。房屋政策、置安心、回購隧道等,全是棘手的議題。近日在報章差不多每天都見到鄭汝樺風塵僕僕,為曾蔭權政府落力挽回正在下跌的聲望,問責局長的確不是普通人可以捱得過的工作。
鄭汝樺的論點,容後再談。但對於坊間的壓力式質問,鄭氏無疑在風度上已經做到令人感覺可以接受的水平。也許,這是葉劉淑儀所留下來的教訓。被人圍攻,替主擋駕,是接下火棒的一刻,已經不能改變的事實,反諷也好,捱駡也好,每一天還是要過去的,鄭氏算是作了一個理性的態度選擇。還有一點,也值得替鄭氏說句公道說話的,是土地的管理不是她的範疇,那是由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主理。沒有土地建房屋,為何改變土地用途的速度那麼緩慢,為何只有 20000 個單位的土地供應到市場,這些問題應該找林鄭月娥來拆局,而不是由鄭汝樺來應對。黑狗得食,白狗當災,是轉動的地球,每天都在不斷重複的劇本。
尊重歸尊重,對鄭汝樺的概況理解,不代表可以接受鄭氏矛盾非常的論點和說法。在近日的一些討論會,不難發覺鄭氏在找尋不同的論據來支持她正在大力推介的房屋政策。逐點來說,過於冗贅,只找出兩點來闡述一下鄭氏論據的疏漏之處,天下最尖之矛,和天下最堅固的盾,全在鄭氏的攤檔擺放。
第一點在於置業問題。90後問鄭汝樺,沒有房子,女友不肯下嫁,怎辦?鄭汝樺認為幸福的生活不一定需要買樓,租房子也可以。這點說對了前半,卻沒有把後面穿了洞的裙子讓人看清楚。以前的租務條例,十分保護租客,在加租幅度和收樓權方面,均有不少限制。孫九招的治癌措施,把所謂壞的和好的器官,一併幹掉,讓地主可以肆意加租,亦可以很容易向租客收樓,其實是非常擾民和傾斜向地主的差劣做法。安居樂業,不會是一兩年被迫遷一次的家庭所能感受。樓價狂升,受最大影響的,其實是租房子的人,水漲船高,租金也被瘋狂抽升。想到以租轉買,只是希望生活多點保障,一來不用被迫遷,二來不用一年多兩年不到,被地主來個勒索式加租。這一切皆是由於樓價狂升的緣故,不是市民堅持一定要置業。創造這等人心虛怯現象,是政府。現在反過來勸喻市民不一定要買樓,無疑是替政府無力控制樓價作出開脫。說白一點,是卸責的說話。若果鄭汝樺認為租房子是可以選擇的方案,政府應立即考慮再次修改租務條例,讓租客得到多一點保障。連嚇地主的姿態也不擺,樓市怎不會再升下去。希望鄭汝樺緊記一點,在公屋保護網以外的租戶,是俎上的肉。叫人租屋,而不作其他相應保護措施,是敷衍了事的說法。這不是保障民生的想法,反而是給予地主無限坐大的輔助力。
第二點在於置安心比居屋優勝的說法。鄭氏認為置安心的單位,是以市價出售,政府沒有地價上的資助,沒有違反抽身離開房屋市場的原則。反之購買居屋的人士,由於有地價優惠,變相獲得政府資助地價。表面看來是對,但如果日後這兩類人士出售單位,居屋的業主需要補足地價,反而置安心的業主不用補地價之餘,五年的租金津貼更是袋袋平安,等於政府送了二三十萬元到他們的銀行戶口。當然,這不是說置安心的業主一定會第一時間沽樓套現,但出現這等漏洞,是原則性的問題,邏輯上的謬誤。沒有道理這些業主可以在特殊的情形下,直接賺取政府的現金津貼,任何情形下也不應該。置安心比居屋在技術上更優勝,實在不敢苟同。直至現在,亦只有曾蔭權政府相信這個沒有理據的說法。
沒有人說房屋是容易的議題,因為這些涉及很多人的利益再分配。改革從來都不容易,特別是孩子被縱壞後,想把他教回正軌,是難上加難的事情。但若果鄭汝樺以為這樣的論據也可以騙過香港人的話,那是十分天真。若果她是以這些論調為信條的話,那香港的房屋政策只會更萬劫不復。幾司十幾局的腦筋,原來只是不斷為地主製造機會,叫人怎能接受。
鄭汝樺,可以認真點幹實事嗎?這個圈實在繞得太大了。
鄭汝樺的論點,容後再談。但對於坊間的壓力式質問,鄭氏無疑在風度上已經做到令人感覺可以接受的水平。也許,這是葉劉淑儀所留下來的教訓。被人圍攻,替主擋駕,是接下火棒的一刻,已經不能改變的事實,反諷也好,捱駡也好,每一天還是要過去的,鄭氏算是作了一個理性的態度選擇。還有一點,也值得替鄭氏說句公道說話的,是土地的管理不是她的範疇,那是由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主理。沒有土地建房屋,為何改變土地用途的速度那麼緩慢,為何只有 20000 個單位的土地供應到市場,這些問題應該找林鄭月娥來拆局,而不是由鄭汝樺來應對。黑狗得食,白狗當災,是轉動的地球,每天都在不斷重複的劇本。
尊重歸尊重,對鄭汝樺的概況理解,不代表可以接受鄭氏矛盾非常的論點和說法。在近日的一些討論會,不難發覺鄭氏在找尋不同的論據來支持她正在大力推介的房屋政策。逐點來說,過於冗贅,只找出兩點來闡述一下鄭氏論據的疏漏之處,天下最尖之矛,和天下最堅固的盾,全在鄭氏的攤檔擺放。
第一點在於置業問題。90後問鄭汝樺,沒有房子,女友不肯下嫁,怎辦?鄭汝樺認為幸福的生活不一定需要買樓,租房子也可以。這點說對了前半,卻沒有把後面穿了洞的裙子讓人看清楚。以前的租務條例,十分保護租客,在加租幅度和收樓權方面,均有不少限制。孫九招的治癌措施,把所謂壞的和好的器官,一併幹掉,讓地主可以肆意加租,亦可以很容易向租客收樓,其實是非常擾民和傾斜向地主的差劣做法。安居樂業,不會是一兩年被迫遷一次的家庭所能感受。樓價狂升,受最大影響的,其實是租房子的人,水漲船高,租金也被瘋狂抽升。想到以租轉買,只是希望生活多點保障,一來不用被迫遷,二來不用一年多兩年不到,被地主來個勒索式加租。這一切皆是由於樓價狂升的緣故,不是市民堅持一定要置業。創造這等人心虛怯現象,是政府。現在反過來勸喻市民不一定要買樓,無疑是替政府無力控制樓價作出開脫。說白一點,是卸責的說話。若果鄭汝樺認為租房子是可以選擇的方案,政府應立即考慮再次修改租務條例,讓租客得到多一點保障。連嚇地主的姿態也不擺,樓市怎不會再升下去。希望鄭汝樺緊記一點,在公屋保護網以外的租戶,是俎上的肉。叫人租屋,而不作其他相應保護措施,是敷衍了事的說法。這不是保障民生的想法,反而是給予地主無限坐大的輔助力。
第二點在於置安心比居屋優勝的說法。鄭氏認為置安心的單位,是以市價出售,政府沒有地價上的資助,沒有違反抽身離開房屋市場的原則。反之購買居屋的人士,由於有地價優惠,變相獲得政府資助地價。表面看來是對,但如果日後這兩類人士出售單位,居屋的業主需要補足地價,反而置安心的業主不用補地價之餘,五年的租金津貼更是袋袋平安,等於政府送了二三十萬元到他們的銀行戶口。當然,這不是說置安心的業主一定會第一時間沽樓套現,但出現這等漏洞,是原則性的問題,邏輯上的謬誤。沒有道理這些業主可以在特殊的情形下,直接賺取政府的現金津貼,任何情形下也不應該。置安心比居屋在技術上更優勝,實在不敢苟同。直至現在,亦只有曾蔭權政府相信這個沒有理據的說法。
沒有人說房屋是容易的議題,因為這些涉及很多人的利益再分配。改革從來都不容易,特別是孩子被縱壞後,想把他教回正軌,是難上加難的事情。但若果鄭汝樺以為這樣的論據也可以騙過香港人的話,那是十分天真。若果她是以這些論調為信條的話,那香港的房屋政策只會更萬劫不復。幾司十幾局的腦筋,原來只是不斷為地主製造機會,叫人怎能接受。
鄭汝樺,可以認真點幹實事嗎?這個圈實在繞得太大了。
2010年10月23日 星期六
學者們,你們在那裡?
近日香港政府宣佈了九月份的消費物價指數,整體數字由八月份的+3.0%減低至九月份的+2.6%。從數據表面顯示,通脹算是有輕微放緩的跡象。
3.0%其實是一個頗為有代表性的數值,一般而言,3.0% 以下是可以接受的通脹水平,3.0% 以上則需要適當的政策來調控。大陸這週急速加息0.25%,主要原因看來是內地的通脹率到達3.6% 的警戒水平,迫令人民銀行作出相應的決定。西方國家亦大多以3.0%作為一道分水嶺,來決定通脹是否一個需要處理的問題。
這些觀點,不是甚麼驚世的經濟理論,而是報章上兩毛錢的道理。知道菜貴的主婦會明白,飽受物料價格上漲的廠家會明白,讀完經濟學101 的學生也會明白。但是不知何解,香港政府的官員卻不大認真看待這些數據。或許,3.0%的上升率其實未算超標,靜待確實一點的方向,也無可厚非。但傳媒一直忽略,而政府的數據介紹中也沒有明確講述的,是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其實自今年5月起,已一直多月站在3.0% 以上水平,只有7月是由於政府免了公屋的房租,因而站在 3.0% 以下。甲類消費物價指數數據自5月的數值分別為:3.0%,3.2%,-1.8%,3.6%和3.2% 。(資料:香港統計處)
甲類消費物價指數是月入$4000至 $15499的家庭消費指標,亦可看成是基層市民的通脹數據。以任何政府的標準以言,連續多個月的數據都超過3.0% 的水平,一些措施應盡快施行來調控有關通脹現象。只是政府的官員似乎只在抱殘守缺地凝望全港數據,而不是微細地閱讀甲類消費物價指數的數據,以致基層市民的狀況,苦不堪言。在大陸,人民銀行都懂得果斷地以加息來作調控手段,曾政府卻以聯繫匯率當水泡,當真是無心和無遠見的表現。在信博欄中讀到筆非得君所轉載一篇金融時報Lex Column所撰寫有關港元應考慮跟美元脫鈎,再另找掛鈎貨幣的短文,深入淺出,卻真是到題。可惜港府有關官員,又是對此不聞不問。
香港的成功歷年只放眼在樓價、上市公司股票市值等容易量化的東西上,政府的政策是地價指導,而不是民生指導。當甲類消費物價指數的數據到達警戒水平幾個月, 都可以若無其事,不是甚麼稀奇的事,因為這個政府從來不以基層生活為依歸,他們現在的口脗只是防止負資產的出現,其他一概不是主調。又或者應該說,這個收入水平的人士大多住在公屋,再發生物價向上標升時,大不了又來個公屋免租兩個月,頓時社會又怒氣盡消,皆大歡喜,萬試萬靈。這是成功籠絡人心的長勝之法,也可說是政府唯一懂得利用的續命稻草。不過,這肯定只是送禮,而算不上是有效管治。
有心人再閱讀一下人民銀行加息後的一些報導文章,便會發覺有一位名叫李稻葵的學者接受訪問,透露了一些對今次調控的看法。他是大陸智囊,也是貨幣政策委員會的一名成員,相信對今次加息他有提供意見。其實李稻葵和之前在社會科學院的現任世銀首席經濟師林毅夫,都曾在香港科技大學任教經濟科,是研究型學者,當時已有相當不俗的評價。兩人現時不約而同因為研究成就,為世界和大陸的經濟問題提供意見。
回看香港的特首行政會議班子,一個研究型的經濟學學者也沒有,前中大校長劉遵義早已把時間放在學校行政,那來時間攪研究,劉皇發鑽研的恐怕是炒樓摩貨,試問怎會有真知灼見,又何來能洞識世情。而昔日一些李稻葵和林毅夫的同事,不少仍是在草蘆養生,無人顧盼,當真是明碼實價的中隱隱於市。香港就是這樣的一個反智城市,爸爸媽媽政府高官叫大家去讀書,說教育可以改變人生、可以脫貧,到頭來卻是政府毫不尊重學者。地產商的說話,政府會聽,因為他們是老細;學者的說話,卻是無足輕重,因為他們影響不到自己的利益。地產商一句說話,登上報章的機會也大過教授們的鴻文。
時至今天,甲類消費物價指數的數據,只是為統計處的公僕們提供就業機會,在資料庫內的一道擺設,沒有人重視和應用。忽然,又想起了一位教授曾經跟我說過的一個笑話:
A asked B, “Do you know why library is known as knowledge bank?” B answered, “Library has stored a lot of knowledge. Right?” A said, “Not exactly. It is because people only deposit knowledge into the bank, but never withdraw.”
3.0%其實是一個頗為有代表性的數值,一般而言,3.0% 以下是可以接受的通脹水平,3.0% 以上則需要適當的政策來調控。大陸這週急速加息0.25%,主要原因看來是內地的通脹率到達3.6% 的警戒水平,迫令人民銀行作出相應的決定。西方國家亦大多以3.0%作為一道分水嶺,來決定通脹是否一個需要處理的問題。
這些觀點,不是甚麼驚世的經濟理論,而是報章上兩毛錢的道理。知道菜貴的主婦會明白,飽受物料價格上漲的廠家會明白,讀完經濟學101 的學生也會明白。但是不知何解,香港政府的官員卻不大認真看待這些數據。或許,3.0%的上升率其實未算超標,靜待確實一點的方向,也無可厚非。但傳媒一直忽略,而政府的數據介紹中也沒有明確講述的,是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其實自今年5月起,已一直多月站在3.0% 以上水平,只有7月是由於政府免了公屋的房租,因而站在 3.0% 以下。甲類消費物價指數數據自5月的數值分別為:3.0%,3.2%,-1.8%,3.6%和3.2% 。(資料:香港統計處)
甲類消費物價指數是月入$4000至 $15499的家庭消費指標,亦可看成是基層市民的通脹數據。以任何政府的標準以言,連續多個月的數據都超過3.0% 的水平,一些措施應盡快施行來調控有關通脹現象。只是政府的官員似乎只在抱殘守缺地凝望全港數據,而不是微細地閱讀甲類消費物價指數的數據,以致基層市民的狀況,苦不堪言。在大陸,人民銀行都懂得果斷地以加息來作調控手段,曾政府卻以聯繫匯率當水泡,當真是無心和無遠見的表現。在信博欄中讀到筆非得君所轉載一篇金融時報Lex Column所撰寫有關港元應考慮跟美元脫鈎,再另找掛鈎貨幣的短文,深入淺出,卻真是到題。可惜港府有關官員,又是對此不聞不問。
香港的成功歷年只放眼在樓價、上市公司股票市值等容易量化的東西上,政府的政策是地價指導,而不是民生指導。當甲類消費物價指數的數據到達警戒水平幾個月, 都可以若無其事,不是甚麼稀奇的事,因為這個政府從來不以基層生活為依歸,他們現在的口脗只是防止負資產的出現,其他一概不是主調。又或者應該說,這個收入水平的人士大多住在公屋,再發生物價向上標升時,大不了又來個公屋免租兩個月,頓時社會又怒氣盡消,皆大歡喜,萬試萬靈。這是成功籠絡人心的長勝之法,也可說是政府唯一懂得利用的續命稻草。不過,這肯定只是送禮,而算不上是有效管治。
有心人再閱讀一下人民銀行加息後的一些報導文章,便會發覺有一位名叫李稻葵的學者接受訪問,透露了一些對今次調控的看法。他是大陸智囊,也是貨幣政策委員會的一名成員,相信對今次加息他有提供意見。其實李稻葵和之前在社會科學院的現任世銀首席經濟師林毅夫,都曾在香港科技大學任教經濟科,是研究型學者,當時已有相當不俗的評價。兩人現時不約而同因為研究成就,為世界和大陸的經濟問題提供意見。
回看香港的特首行政會議班子,一個研究型的經濟學學者也沒有,前中大校長劉遵義早已把時間放在學校行政,那來時間攪研究,劉皇發鑽研的恐怕是炒樓摩貨,試問怎會有真知灼見,又何來能洞識世情。而昔日一些李稻葵和林毅夫的同事,不少仍是在草蘆養生,無人顧盼,當真是明碼實價的中隱隱於市。香港就是這樣的一個反智城市,爸爸媽媽政府高官叫大家去讀書,說教育可以改變人生、可以脫貧,到頭來卻是政府毫不尊重學者。地產商的說話,政府會聽,因為他們是老細;學者的說話,卻是無足輕重,因為他們影響不到自己的利益。地產商一句說話,登上報章的機會也大過教授們的鴻文。
時至今天,甲類消費物價指數的數據,只是為統計處的公僕們提供就業機會,在資料庫內的一道擺設,沒有人重視和應用。忽然,又想起了一位教授曾經跟我說過的一個笑話:
A asked B, “Do you know why library is known as knowledge bank?” B answered, “Library has stored a lot of knowledge. Right?” A said, “Not exactly. It is because people only deposit knowledge into the bank, but never withdraw.”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愛上黑池
若果大家在這個版面上多click幾下,便會發覺我還有撰寫另一個名為《兵家之地》的網誌,談一些對英超球隊兵工廠阿仙奴的比賽感受。對,我是一名標準的阿仙奴球迷,能看到的阿仙奴賽事,大多數都不會錯過。
足球有很高深的文化和哲學,它不單純是運動比賽,也是價值觀的展現。韓國人近20年的足球發展很蓬勃,連續多屆打進世界盃決賽週的賽事,因而全國皆是球迷。韓國作家朴煥昱成功把足球跟戀愛揉合,寫出了一部暢銷而且獲獎的文學作品,後來並拍成同名電影《我老婆要嫁人》(英文名稱 My Wife Got Married),藉著足球嚴肅地反覆挑戰父系社會和婚姻制度,很有意思。
足球也是展現風格的舞台。英式體力型的打法,南美式的個人技術先行,以至近年歐陸式著重整體戰術的發揮,皆有獨特之處。看慣英超的球迷,總會覺得飛沙走石、體力壓迫、強悍攔截,是比賽的一部份。對於依靠非技術型球員來上陣的英超中小型球會,這種風格往往是球隊爭取留級和繼續賺取豐厚轉播費,而所採用的必然手段。受傷是足球的一部份,但出糧是足球員更重要的部份。布力般、史篤城、保頓都是一眾球迷熟悉的英超體力型球隊。
當一切已成潮流,隨波逐流也不會是甚麼一回事,人做你又做,最多被人冠以「功利主義」四個字。對球會和球員來說,沒甚麼比有積分落袋,繼續收取英超級數的收入,來得更實際,風格是否被方程式化,變得毫不相干。打漂亮足球,被視為奢侈和無意義的行徑,勝利代表一切,這是功利足球創造人摩連奴的座右銘。
但今屆,在英超竟然見到一隊忠於自我風格的升班馬黑池,以不隨波逐流的精神,不畏懼失敗的心態,摒棄傳統英式踢法,以緊拙得可憐的資源和自己的風格來比賽和娛樂球迷,教人好生尊重和感動。那個只能容納一萬多人的彭菲路球場,亦是幾十年前,那種用大柱來支撐上蓋的古舊式設計,讓人有時光倒流七十年的感覺。但短短8場英超賽事,黑池卻贏盡了球迷和球評家的讚賞。他們的足球員全是無名的傢伙,不是甚麼國家隊代表,薪酬據聞是英超最低的一隊。但他們卻不踢體力型足球,不打茅波,反以歐陸小組方式進攻,相信自己的比賽風格,帶著足球的尊嚴,挑戰每一個對手。
3勝1和4負的成績,表面看來只屬不過不失,但其實4場敗仗中,有3場是敗給現時榜首3雄車路士、曼城和阿仙奴。撇除這3場有點像獅子撲兔的賽事,黑池其實有很高的勝出率。更令人詫異的,是黑池踢得很有娛樂性,不喜歡死守兼擁有很高的入球能力,8場比賽能射入13球,比豪門球會曼城和熱刺還要多,僅比車路士、阿仙奴和曼聯少。這種唐吉訶德的心態,在現代充滿功利的足球場,幾乎絕種。而更有趣的,是黑池的領隊荷路維,是英格蘭人,全隊球員亦只有一名前鋒是法國人,其他全是英倫三島的球員。一隊英格蘭味道濃烈的黑池,卻毫不眷戀傳統英倫球隊的硬朗比賽傳統,而銳意建立自己的風格,是難以想像的。
不隨波逐流的黑池,讓人感受到其獨特的魅力。現在很難估計最終他們能否保住一個英超席位,但其志卻可嘉可敬。比起那些只靠狠辣得分而無可觀性的球隊,來得瀟灑自在。
自己非常清楚能成功戰勝功利主義的弱者,少之又少,但還是愛上黑池,這是對敢於挑戰世俗歪理的一份由衷支持。更希望下一屆的英超比賽,還會見到甚有風格的黑池到處衝擊,這才是足球的真正趣味。
足球有很高深的文化和哲學,它不單純是運動比賽,也是價值觀的展現。韓國人近20年的足球發展很蓬勃,連續多屆打進世界盃決賽週的賽事,因而全國皆是球迷。韓國作家朴煥昱成功把足球跟戀愛揉合,寫出了一部暢銷而且獲獎的文學作品,後來並拍成同名電影《我老婆要嫁人》(英文名稱 My Wife Got Married),藉著足球嚴肅地反覆挑戰父系社會和婚姻制度,很有意思。
足球也是展現風格的舞台。英式體力型的打法,南美式的個人技術先行,以至近年歐陸式著重整體戰術的發揮,皆有獨特之處。看慣英超的球迷,總會覺得飛沙走石、體力壓迫、強悍攔截,是比賽的一部份。對於依靠非技術型球員來上陣的英超中小型球會,這種風格往往是球隊爭取留級和繼續賺取豐厚轉播費,而所採用的必然手段。受傷是足球的一部份,但出糧是足球員更重要的部份。布力般、史篤城、保頓都是一眾球迷熟悉的英超體力型球隊。
當一切已成潮流,隨波逐流也不會是甚麼一回事,人做你又做,最多被人冠以「功利主義」四個字。對球會和球員來說,沒甚麼比有積分落袋,繼續收取英超級數的收入,來得更實際,風格是否被方程式化,變得毫不相干。打漂亮足球,被視為奢侈和無意義的行徑,勝利代表一切,這是功利足球創造人摩連奴的座右銘。
但今屆,在英超竟然見到一隊忠於自我風格的升班馬黑池,以不隨波逐流的精神,不畏懼失敗的心態,摒棄傳統英式踢法,以緊拙得可憐的資源和自己的風格來比賽和娛樂球迷,教人好生尊重和感動。那個只能容納一萬多人的彭菲路球場,亦是幾十年前,那種用大柱來支撐上蓋的古舊式設計,讓人有時光倒流七十年的感覺。但短短8場英超賽事,黑池卻贏盡了球迷和球評家的讚賞。他們的足球員全是無名的傢伙,不是甚麼國家隊代表,薪酬據聞是英超最低的一隊。但他們卻不踢體力型足球,不打茅波,反以歐陸小組方式進攻,相信自己的比賽風格,帶著足球的尊嚴,挑戰每一個對手。
3勝1和4負的成績,表面看來只屬不過不失,但其實4場敗仗中,有3場是敗給現時榜首3雄車路士、曼城和阿仙奴。撇除這3場有點像獅子撲兔的賽事,黑池其實有很高的勝出率。更令人詫異的,是黑池踢得很有娛樂性,不喜歡死守兼擁有很高的入球能力,8場比賽能射入13球,比豪門球會曼城和熱刺還要多,僅比車路士、阿仙奴和曼聯少。這種唐吉訶德的心態,在現代充滿功利的足球場,幾乎絕種。而更有趣的,是黑池的領隊荷路維,是英格蘭人,全隊球員亦只有一名前鋒是法國人,其他全是英倫三島的球員。一隊英格蘭味道濃烈的黑池,卻毫不眷戀傳統英倫球隊的硬朗比賽傳統,而銳意建立自己的風格,是難以想像的。
不隨波逐流的黑池,讓人感受到其獨特的魅力。現在很難估計最終他們能否保住一個英超席位,但其志卻可嘉可敬。比起那些只靠狠辣得分而無可觀性的球隊,來得瀟灑自在。
自己非常清楚能成功戰勝功利主義的弱者,少之又少,但還是愛上黑池,這是對敢於挑戰世俗歪理的一份由衷支持。更希望下一屆的英超比賽,還會見到甚有風格的黑池到處衝擊,這才是足球的真正趣味。
2010年10月17日 星期日
曾蔭權:算吧,我移民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先生大鑒:
10月13 日是香港人充滿期望的一天,大家都在等待特首的施政報告,為他們艱辛難過的境況帶來一些曙光和改善,然而,和之前乏善足陳的施政報告一樣,一大堆準備推行的政策和想法,只不過是脫離民眾的海巿蜃樓,看似漂亮宏偉但卻毫不踏實。或許,可一時麻醉在沙漠求生的人士,但卻掩飾不到幻象背後的虛無。
當自己閱讀著10 月14 日的報章時,那份內心的激動,更是按奈不住。從10月13日開始的20 多個小時,智利人成功把困在礦洞內幾十天的33位礦工,無恙地拯救出來。看到智利人的喜悅和團結、智利總統的決心、國營礦場對礦工的照顧,讓自己感覺到香港人被遺棄的那種淒酸。這裡不是33人受困,而是數以萬計被貧富懸殊持續剝削的市民,被壓迫在礦洞一樣的生活空間,辛苦地捱著痛苦的日子,並等待政府救援。然而,夕陽政府的餘暉,給不到市民任何燦爛的希冀。很無奈,黑暗恐怕還要持續至少兩年。
自力更生,力爭上游,是幾十年來,香港人賴以為生的信念。不依賴政府施捨,是不少香港人骨子裡的精神。但抱有這等高尚精神,不等於要接受不公義的欺壓。「置安心」計劃的背後,是一串串愚昧、荒謬、遠離群眾思維的構思。它要求一個月入30000元的家庭先支付約 9000 元的租金,然後每月再儲蓄下13500元的資金,來準備作購樓首期,5年後便可以從政府的退款資助下,有足夠的資源來付購樓的首期。但若果樓價繼續上升怎麼辦?父母的生活費怎麼辦? 保持知識型經濟下的競爭力的進修費用從那裡來?之前借下學生資助辦事處的貸款怎樣還?周一嶽建議的自願醫療保費還要付嗎?生病了是去排幾十元的門診,還是飲兩杯可能加了必理痛的感冒茶?剩下的 7500 元是夠付車資,還是夠買即食麵?人家有囍宴,是否應該人情也不做,去人家宴會地方大吃一道?遇到人家的白事,是否帛金都要省?母親節能否有餘錢買一束康乃馨給母親?這樣的家庭還有空間去養育下一代?這樣的生活,算是人性化的生活嗎?
整個政府的官員,都從不深入民間去理解一個普通人、一個普通家庭的生活。孫明揚說教育可解決跨代貧窮,但實際上是在偏遠地區的公屋人士,讀書時已靠借貸,畢業時已孭下一筆債項,這樣又憑甚麼去改善家人和自己的生活。80年代、90 年代的火速增長和機會,是來自英國官員和移民潮留下的空間,不少在那時上了位的人士到今天還未退休,機會又何以再現?龐大的金融機構現在每年究竟聘用了多少直屬管理班子的香港畢業生?以前想轉行的人士,還可在街邊賣一下車仔麵、豬骨粥、沙爹魚蛋,當個小販,或到大廈當看更,到地盤當散工,到茶餐廳當樓面。現在是賣指甲鉗會被食環署的人來圍捕,拿正牌照的汽水車會被人趕,在街市賣菜會被人狂加租,當看更要取登記証,當地盤散工也要取登記証。現代的管理方式,是製造官僚,製造特權階級,並且慢性摧毀非富有人士的人生。政府從來沒有認真考慮,人民是怎樣生活。
所以當「置安心」只有5000 個名額的推出,不叫人驚訝,因為政府還是要預留每年20000 個單位的土地,來讓發展商繼續囤積。在回應政府的房屋諮詢時,早已指出加推原料到市場,無助直接增加產品的生產數量。地產商拿到土地後,房屋發展的主導權已改變,建築速度、建築甚麼房子、甚麼時候賣房子,政府全無插手的空間。增加土地到地產商的手上,只會令地產商的子彈越加充滿,是差過不做的行徑。政府一日不直接返回房屋市場,一日也不能擺脫跟地產商托高樓市的共犯身份。今天的報章不寫出來,50年後的歷史書也會寫出來。有土地供拍賣予地產商,發展供人展視身份而不是解決民生的偽豪宅,也不願多撥給「置安心」的計劃,是完全不理民間疾苦的行為。
民間強烈要求復建有幾十年歷史的居屋,政府可以置之不理,但同樣是20 多年歷史的聯繫匯率,卻是水泡。為甚麼有助市民的居屋,政府可以不理民意,肆意地去改變;但有利富商的聯繫匯率卻是不可動的水泡?聯繫匯率現時帶來通脹,推高樓價,政府憑甚麼稱之為水泡?二戰後的英鎊,跟美元掛鈎26年後,也有脫鈎的一天。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那有永恆不變的政策。不掛美元,而掛一籃子貨幣,技術上很難嗎?幾百萬年薪的陳德霖不應出點看法和做點研究嗎?美鈔印刷機又快再開動,樓價再升2到3成的機會,比下跌的機會,來得更大。市民要的,一定不是凡事慢幾拍的慢郎中,但政府有急市民之所急嗎?
也許,80 年代辦移民的香港人是對的,他們不一定是怕共產黨,而是缺乏英國人領導下的港人治港,一切來得比智利的礦洞更可怕。無方向的政策,無理據的決定,無魄力的團隊,是今天社會的反映。香港市民等待三無政府的救助,比盲人騎瞎馬的成功機會恐怕還要低。一開始,就不應有希望。沒有希望,便沒有失望。
算吧,還是移民好一點。為的,只是他日有一口清新一點的空氣,香港已令人完全窒息,只有地產商和政府不知道吧。
10月13 日是香港人充滿期望的一天,大家都在等待特首的施政報告,為他們艱辛難過的境況帶來一些曙光和改善,然而,和之前乏善足陳的施政報告一樣,一大堆準備推行的政策和想法,只不過是脫離民眾的海巿蜃樓,看似漂亮宏偉但卻毫不踏實。或許,可一時麻醉在沙漠求生的人士,但卻掩飾不到幻象背後的虛無。
當自己閱讀著10 月14 日的報章時,那份內心的激動,更是按奈不住。從10月13日開始的20 多個小時,智利人成功把困在礦洞內幾十天的33位礦工,無恙地拯救出來。看到智利人的喜悅和團結、智利總統的決心、國營礦場對礦工的照顧,讓自己感覺到香港人被遺棄的那種淒酸。這裡不是33人受困,而是數以萬計被貧富懸殊持續剝削的市民,被壓迫在礦洞一樣的生活空間,辛苦地捱著痛苦的日子,並等待政府救援。然而,夕陽政府的餘暉,給不到市民任何燦爛的希冀。很無奈,黑暗恐怕還要持續至少兩年。
自力更生,力爭上游,是幾十年來,香港人賴以為生的信念。不依賴政府施捨,是不少香港人骨子裡的精神。但抱有這等高尚精神,不等於要接受不公義的欺壓。「置安心」計劃的背後,是一串串愚昧、荒謬、遠離群眾思維的構思。它要求一個月入30000元的家庭先支付約 9000 元的租金,然後每月再儲蓄下13500元的資金,來準備作購樓首期,5年後便可以從政府的退款資助下,有足夠的資源來付購樓的首期。但若果樓價繼續上升怎麼辦?父母的生活費怎麼辦? 保持知識型經濟下的競爭力的進修費用從那裡來?之前借下學生資助辦事處的貸款怎樣還?周一嶽建議的自願醫療保費還要付嗎?生病了是去排幾十元的門診,還是飲兩杯可能加了必理痛的感冒茶?剩下的 7500 元是夠付車資,還是夠買即食麵?人家有囍宴,是否應該人情也不做,去人家宴會地方大吃一道?遇到人家的白事,是否帛金都要省?母親節能否有餘錢買一束康乃馨給母親?這樣的家庭還有空間去養育下一代?這樣的生活,算是人性化的生活嗎?
整個政府的官員,都從不深入民間去理解一個普通人、一個普通家庭的生活。孫明揚說教育可解決跨代貧窮,但實際上是在偏遠地區的公屋人士,讀書時已靠借貸,畢業時已孭下一筆債項,這樣又憑甚麼去改善家人和自己的生活。80年代、90 年代的火速增長和機會,是來自英國官員和移民潮留下的空間,不少在那時上了位的人士到今天還未退休,機會又何以再現?龐大的金融機構現在每年究竟聘用了多少直屬管理班子的香港畢業生?以前想轉行的人士,還可在街邊賣一下車仔麵、豬骨粥、沙爹魚蛋,當個小販,或到大廈當看更,到地盤當散工,到茶餐廳當樓面。現在是賣指甲鉗會被食環署的人來圍捕,拿正牌照的汽水車會被人趕,在街市賣菜會被人狂加租,當看更要取登記証,當地盤散工也要取登記証。現代的管理方式,是製造官僚,製造特權階級,並且慢性摧毀非富有人士的人生。政府從來沒有認真考慮,人民是怎樣生活。
所以當「置安心」只有5000 個名額的推出,不叫人驚訝,因為政府還是要預留每年20000 個單位的土地,來讓發展商繼續囤積。在回應政府的房屋諮詢時,早已指出加推原料到市場,無助直接增加產品的生產數量。地產商拿到土地後,房屋發展的主導權已改變,建築速度、建築甚麼房子、甚麼時候賣房子,政府全無插手的空間。增加土地到地產商的手上,只會令地產商的子彈越加充滿,是差過不做的行徑。政府一日不直接返回房屋市場,一日也不能擺脫跟地產商托高樓市的共犯身份。今天的報章不寫出來,50年後的歷史書也會寫出來。有土地供拍賣予地產商,發展供人展視身份而不是解決民生的偽豪宅,也不願多撥給「置安心」的計劃,是完全不理民間疾苦的行為。
民間強烈要求復建有幾十年歷史的居屋,政府可以置之不理,但同樣是20 多年歷史的聯繫匯率,卻是水泡。為甚麼有助市民的居屋,政府可以不理民意,肆意地去改變;但有利富商的聯繫匯率卻是不可動的水泡?聯繫匯率現時帶來通脹,推高樓價,政府憑甚麼稱之為水泡?二戰後的英鎊,跟美元掛鈎26年後,也有脫鈎的一天。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那有永恆不變的政策。不掛美元,而掛一籃子貨幣,技術上很難嗎?幾百萬年薪的陳德霖不應出點看法和做點研究嗎?美鈔印刷機又快再開動,樓價再升2到3成的機會,比下跌的機會,來得更大。市民要的,一定不是凡事慢幾拍的慢郎中,但政府有急市民之所急嗎?
也許,80 年代辦移民的香港人是對的,他們不一定是怕共產黨,而是缺乏英國人領導下的港人治港,一切來得比智利的礦洞更可怕。無方向的政策,無理據的決定,無魄力的團隊,是今天社會的反映。香港市民等待三無政府的救助,比盲人騎瞎馬的成功機會恐怕還要低。一開始,就不應有希望。沒有希望,便沒有失望。
算吧,還是移民好一點。為的,只是他日有一口清新一點的空氣,香港已令人完全窒息,只有地產商和政府不知道吧。
一名土生土長的香港市民
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
混在雞蛋的石春
作為一位靜態報章讀者,閱讀後不常發表討論的文字。觀點與角度這回事,沒有必然的對與錯,尊重他人的看法,是應該的。一位甚為資深的外藉律師曾跟我說:Opinion is an opinion. It can be right or wrong. 法律尚且如是,其他的東西實在執著不來。
閱過鄭經翰在 10 月8日的《信報》所寫的一篇文章,題為《通識教育港勝星 葉劉妄自菲薄》,鄭認為香港的通識教育闊度和深度皆足夠,比崇尚名牌的新加坡更優勝。我不敢肯定鄭的觀點是否正確,良好的課程和傳授,不等於成功的教育,結果還是取決於受教者能否達到教育原來的目的。通識教育重點在於獨立思考能力,對身邊的人、物和事,有判斷力。但若以自己跟年青一輩交流所感覺,鄭所提及的成功只是表面,而不是目標的達成。這樣不出奇,鄭是曾特首的好朋友,習慣以表面看事情,可以理解。
說到判斷力這一詞,不得不拿《信報》再說一下。曾幾何時,《信報》以精劈獨到的見解,獲得讀者的信賴和支持。但時至今日,編輯們像是向讀者發出通識考試題一樣,把良莠不齊的文章一併放在報章上,測試讀者的思考力和判斷力,訓練他們能否挑選優秀的文章。文章觀點可以不同,質素卻不應下降。縱使不是每次都同意王岸然和魯姜的看法,但至少另一角度的觀點有助帶到思維的運動,評論文章從來都不應只是填滿格子的子句。
10 月8日的《信報》,除了鄭的文章外,還有一篇三十會龔耀輝題為《香港隱現「次管治權」危機》的文章。龔的文章不是定期看得見,但每次出現都教人刮目相看。龔在文章中提出的所謂「次管治權」危機,大致上是財閥治港的觀點,不是新鮮的事情。「次管治權」或許有紙張上的Sound Bite,但實際上是如龔在文章初段所形容的「講廢話」。要嗎,就直接批評商人財閥指點江山,用上一些游擊術語,避重就輕,不但未穿皮到肉,更甚者,有文過飾非的感覺,替財閥們找到一個漂亮的掩飾。
這些還不夠精警,文中最厲害的看法,是為了令東隧、西隧不能加價,竟說到政府「大可以狂加紅隧票價一倍,到時把流量谷到東西隧道,達到容許利潤上限,兩隧就沒有加價理由。」這種推高通脹,令商人不費力地可以去到利潤上限,讓市民口袋裡的錢直接過戶到商人的銀行戶口的方法,是製作成本最低的官商勾結劇本,更是現代版飲鳩止渴的示範。如果龔氏有機更上一層樓,當上個甚麼東東西西職銜,必定如他先見之明所看到的「死得人多」。
龔亦有提到梁振英的能力,和邀請梁參加研討會,這是龔氏個人的觀點和行為,沒有好評論的地方。但若果把他之前寫過的文章,拼在一起閱讀的話,便會發現龔的行文,老是後語跟不上前言。9月 10 日的一篇《選擇站在雞蛋那邊的人》,借用村上春樹的說話,把自己和三十會塑造為烈士和弱者,積極爭取參加選委會選舉,挑戰「高聳的堅牆」。但龔似乎完全不懂村上春樹那種反社會的文藝風格,村上春樹的雞蛋不會是用來代表攪政治的世俗人士,而是反映那些被遺棄的社群、民族和心靈。(註:自己對村上春樹小說看法,可在這連結找到,這裡不贅。)
一個月後的今天,龔和三十會憑其網絡,約會到梁振英,是証明他們不是被遺棄的雞蛋。作比喻是好,但不是隨便手到拿來,按字義對號入座,便成文章。這樣不但毫無意義,而且有向村上春樹抽水的成份。
再回看龔在6月24日題為《蠢人還是離政治遠一點好》的文章,內容說到弔詭的政改方案,非凡人所能理解。但3個月未夠,卻就若無其事,宣佈積極組織參加選委會選舉這類政治事務。箇中原由,看來只有兩個可能:第一,三十會和龔氏全是「聰明人」,蠢人的事情,他們有免疫力。第二,他們患了思覺失調症,前言不對後語。是那一個原因,他們自己清楚。只是無論是那個原因,都配不起「雞蛋」這兩個字,因為他們怎樣看也不是弱者。龔氏本人上屆更是選委會成員,挑戰「高聳的堅牆」一次不成,還可全身而回,未致粉身碎骨,依我看,像石春多一點。一擊不中,表面只會花了一點,打磨一下,又可得回原貌,兼以雞蛋來包裝,真是「聰明人」的手段。
一個混在雞蛋的石春,理直氣壯地提供飲鳩止渴的方案,真是可怕。香港政治人才在甚麼水平,實在值得大家反思。
也許,更應多謝《信報》,讓我們的獨立思考力得以維持。但香港人真的每天都這樣思考問題嗎?鄭經翰可能以為是,但我認為不是。
閱過鄭經翰在 10 月8日的《信報》所寫的一篇文章,題為《通識教育港勝星 葉劉妄自菲薄》,鄭認為香港的通識教育闊度和深度皆足夠,比崇尚名牌的新加坡更優勝。我不敢肯定鄭的觀點是否正確,良好的課程和傳授,不等於成功的教育,結果還是取決於受教者能否達到教育原來的目的。通識教育重點在於獨立思考能力,對身邊的人、物和事,有判斷力。但若以自己跟年青一輩交流所感覺,鄭所提及的成功只是表面,而不是目標的達成。這樣不出奇,鄭是曾特首的好朋友,習慣以表面看事情,可以理解。
說到判斷力這一詞,不得不拿《信報》再說一下。曾幾何時,《信報》以精劈獨到的見解,獲得讀者的信賴和支持。但時至今日,編輯們像是向讀者發出通識考試題一樣,把良莠不齊的文章一併放在報章上,測試讀者的思考力和判斷力,訓練他們能否挑選優秀的文章。文章觀點可以不同,質素卻不應下降。縱使不是每次都同意王岸然和魯姜的看法,但至少另一角度的觀點有助帶到思維的運動,評論文章從來都不應只是填滿格子的子句。
10 月8日的《信報》,除了鄭的文章外,還有一篇三十會龔耀輝題為《香港隱現「次管治權」危機》的文章。龔的文章不是定期看得見,但每次出現都教人刮目相看。龔在文章中提出的所謂「次管治權」危機,大致上是財閥治港的觀點,不是新鮮的事情。「次管治權」或許有紙張上的Sound Bite,但實際上是如龔在文章初段所形容的「講廢話」。要嗎,就直接批評商人財閥指點江山,用上一些游擊術語,避重就輕,不但未穿皮到肉,更甚者,有文過飾非的感覺,替財閥們找到一個漂亮的掩飾。
這些還不夠精警,文中最厲害的看法,是為了令東隧、西隧不能加價,竟說到政府「大可以狂加紅隧票價一倍,到時把流量谷到東西隧道,達到容許利潤上限,兩隧就沒有加價理由。」這種推高通脹,令商人不費力地可以去到利潤上限,讓市民口袋裡的錢直接過戶到商人的銀行戶口的方法,是製作成本最低的官商勾結劇本,更是現代版飲鳩止渴的示範。如果龔氏有機更上一層樓,當上個甚麼東東西西職銜,必定如他先見之明所看到的「死得人多」。
龔亦有提到梁振英的能力,和邀請梁參加研討會,這是龔氏個人的觀點和行為,沒有好評論的地方。但若果把他之前寫過的文章,拼在一起閱讀的話,便會發現龔的行文,老是後語跟不上前言。9月 10 日的一篇《選擇站在雞蛋那邊的人》,借用村上春樹的說話,把自己和三十會塑造為烈士和弱者,積極爭取參加選委會選舉,挑戰「高聳的堅牆」。但龔似乎完全不懂村上春樹那種反社會的文藝風格,村上春樹的雞蛋不會是用來代表攪政治的世俗人士,而是反映那些被遺棄的社群、民族和心靈。(註:自己對村上春樹小說看法,可在這連結找到,這裡不贅。)
一個月後的今天,龔和三十會憑其網絡,約會到梁振英,是証明他們不是被遺棄的雞蛋。作比喻是好,但不是隨便手到拿來,按字義對號入座,便成文章。這樣不但毫無意義,而且有向村上春樹抽水的成份。
再回看龔在6月24日題為《蠢人還是離政治遠一點好》的文章,內容說到弔詭的政改方案,非凡人所能理解。但3個月未夠,卻就若無其事,宣佈積極組織參加選委會選舉這類政治事務。箇中原由,看來只有兩個可能:第一,三十會和龔氏全是「聰明人」,蠢人的事情,他們有免疫力。第二,他們患了思覺失調症,前言不對後語。是那一個原因,他們自己清楚。只是無論是那個原因,都配不起「雞蛋」這兩個字,因為他們怎樣看也不是弱者。龔氏本人上屆更是選委會成員,挑戰「高聳的堅牆」一次不成,還可全身而回,未致粉身碎骨,依我看,像石春多一點。一擊不中,表面只會花了一點,打磨一下,又可得回原貌,兼以雞蛋來包裝,真是「聰明人」的手段。
一個混在雞蛋的石春,理直氣壯地提供飲鳩止渴的方案,真是可怕。香港政治人才在甚麼水平,實在值得大家反思。
也許,更應多謝《信報》,讓我們的獨立思考力得以維持。但香港人真的每天都這樣思考問題嗎?鄭經翰可能以為是,但我認為不是。
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
《1Q84》:風采依然的村上春樹
國慶假期前的一個中午,在書店發現《1Q84》的第3冊已經出版,毫不猶豫地在收銀處放下書款,把這部村上春樹最新作品的完結篇帶回家中,好讓自己在長週末的日子,一解首兩冊所留下來的書癮。
村上春樹的名字在今天的書店已經成了一個 icon ,高魅力的程度跟iPhone、iPad不相伯仲。對不少人來說,讀村上春樹的書像是一種文化的象徵,波希米亞的身份展示。不過,自己不用iPhone,也不覺得自己是甚麼潮人,讀村上春樹的書,不是為了追逐甚麼文化名份。標籤化的行徑,沒有甚麼實質的文化意義,讀書不應分界限,挑選好書來讀便是。村上春樹的書,是好書,值得讀,已十分足夠了。
村上的文筆,流露著濃郁的後現代都市人呼吸氣息,把人們血管內所存在和傳送著的孤獨、疏離、無奈,通過小說的角色和帶有生命力的文字,帶回世界上,供讀者一同感受,從而找回迷失方向的自己。這是村上小說獨特和吸引的地方。村上不算是一位多產作家,《1Q84》是他 20 多年來第12部長篇小說。但當中算得上是真正長篇的,只有一半而已,貴精不貴多已是村上的另一個個人標記,屬於真正長篇的《1Q84》受到讀者的歡迎,是可以預計得到的現象。
然而,儘管村上是日本作家,筆觸上卻沒有太多傳統的日本人風格。在其他日本作家筆下常常見到的社群、道德和生活習慣, 不會是村上小說內的主體。超現實小說的本體,超越了形而上學的概有框架,讓讀者能從更寬廣和沒有定位的入口,走進村上小說內充滿高度想像的建構空間。採用大量西方文化體系的音樂和文學著作在小說內作引令和點綴,配以西方小說作家的行文風格,令一個個村上筆下的角色,沒有日本人的社會特質,而是充滿西方自由主義的氣味。
這部《1Q84》是村上一部甚為成熟的作品,無論是說故事的方法,謎語的運用,以至人物角色的塑造,充滿一貫村上的風格之餘,亦帶入了新的寫作角度和演繹視野。這部小說把村上過去小說內一些未完全說透的哲學和想法,以另一個不同的故事,娓娓地延展出來。但若是沒有看過村上以前的小說的話, 《1Q84》不一定是進入村上世界的恰當選擇。對村上的慣常讀者來說,羊、貓、鼠、性慾、死亡、兩個世界,都是經常讀到的東西,在村上筆下的世界也有一定概有的潛在意義。這些能感受的意義,也許隨增齡的歲月和不同人的文藝感覺,有所差異,但肯定的,是若果讀者沒有讀村上小說的體會,吸收能力會來得慢一點,也可能覺得吃力一點。但若真的以《1Q84》作為村上小說的起步點,或許會是一項有趣的嘗試和經驗,只不過自己不會是這一種類別的讀者了。
村上在這部《1Q84》,的確採用了不大一樣的演繹方法。村上一貫的行文,感性味道和文藝質感相當重。勾劃出來的故事,如雲似霧般,有一種輪廓,但卻沒有固定的形態,讓人有一種需要想像的感覺。重心靈的表達,而不著重世俗的事情。主角多是平凡人,沒有社會地位,不涉及太多世俗的社群,但卻擁有高尚健康的做人方式。村上不像宮部美幸那種如織布般把故事的一紗一線編織出來,也沒有渡邊淳一那份直率而沒有道德界限的引爆力,亦不是東野圭吾那種傳統推理小說的佈局者,村上春樹就是村上春樹,但《1Q84》卻明顯沒有遵照以往小說的風格來建構。講述「先驅」和「證人會」時,篇幅很長,亦很仔細,把極端宗教的精神以克制的筆觸描述出來; 對準文學新人獎,找代筆來寫《空氣蛹》,是諷刺現今的欺世行為;牛河的那一部份,亦是甚為罕有地,把青豆與天吾間的關係,以推理小說內的一般世俗人目光,來作核心演繹;這些皆採用了相當多的社會氣息,來帶出故事,跟之前村上那種與社會脫離的心境大有不同,是一個非常明顯的改變。也許,這是回應坊間長期以來,對村上小說過於灰暗和缺乏社會交流的批評。
但正如小說的第1章所言,「不要被外表騙了」。演繹方式的調整,加入更多社會氣息,沒有改變村上小說的骨子風格,《1Q84》仍是擁有村上小說一貫的模式。主角的青豆和天吾,都是平凡不過的都市人,擁用大學學位但不顯赫的職業、沒有家庭溫暖、需要沒有愛的性生活作平衡與調劑、不追求金錢享受、愛好西洋音樂和文化、注重健康的飲食習慣、面對身邊人死亡所帶來的衝擊,皆是典型村上故事的角色。他們的疏離社交生活、與父母無甚連繫,無疑是後現代獨立生活模式下的產物,亦是村上思維下現代都市普通人的特質。
副線人物和故事的發展,亦是充滿昔日村上小說的味道。大塚環似是《挪威的森林》中的初美;「先驅」令人聯想起《尋羊冒險記》的神秘組織;安田恭子像那位《斯普特尼克戀人》內的學生母親女朋友;深繪里的身體和超能力跟《發條鳥年代記》的加納馬耳他很相似;有機心的戎野像《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的那位城府甚深的博士;牛河也直如是《發條鳥年代記》的牛河;小學戀人的握手和重逢是《國境之南、太陽之西》初君與島本的故事情節;第二個綠色月亮的含意也跟《發條鳥年代記》內岡田那道奇怪的痣有很大的相像;青豆找出口的情節也隱約感受到《海邊的卡夫卡》內中田找方法去關掉入口的那一個部份。儘管《1Q84》加入相當多的社會元素,但底子裡,仍是擁有很多村上小說的共通點,也是村上系列另一部份的延續。淒迷仍在,只是以往一些寫得頗為抽象的東西和啞謎,今次在《1Q84》內以另一個清晰一點的角度,送上給讀者。
《1Q84》的核心信息是人的兩個世界,一個現實世界,和一個不容易察覺和感受的內心世界。現實世界是知性的世界, 1Q84的那個世界是隱藏的世界,一個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鮮為人知的世界。套用一些淺白的語言,是人有兩個不同的面孔,一個供人看,一個卻是看不見的。天吾是數學教師,但也是小說作家;青豆是運動教練,但也是幫人把其他人移到另一個世界的高人;深田保以肉體侵犯了少女的軀體,但本身卻受盡慘痛的折磨; 大塚環表面享受婚姻和家庭的生活,但卻絕望地走上不歸路;Ayumi 是警察,但也是一名沉醉於性事的參與者;安田恭子是丈夫的妻子和孩子的母親,但也是人家的秘密情人;安達久美是優雅盡責的護士,但也是追尋極度刺激的冒險者。每個人其實都有自己的 1Q84,有些人可以從發現到兩個月亮,而察覺到問題,返回正軌,但有些人卻未能及時理解而喪失一切。讀者可從村上春樹感人的文筆,認識到每一個小說內的人物甚至乎自己,都擁有兩個面孔。
依村上說,月亮有亂性的象徵。第二個月亮的出現,是感情與性慾混亂的表現。天吾迷戀青豆,青豆迷戀天吾,牛河迷戀深繪里,所以三人皆見到兩個月亮。如果多一些篇幅寫 Ayumi 、安田恭子、天吾的母親的話,她們也應該看到兩個月亮,事關她們也是亂了性的一份子。人不能從亂了性的感情自拔,走向自毀的路是一個可能的結局。Ayumi、安田恭子、天吾的母親、牛河,完全地完成了村上筆下付予的角色任務。再抽絲剝繭一點,村上的小說只有兩個從來沒有改變的主題,性慾和死亡,兩樣人生必然會遇到的體驗。兩個月亮、 1Q84年、貓之村、 Little People 、空氣蛹,都只不過是個媒介,真正的信息,還是人應該怎樣去處理所面對的性慾,和怎樣去面對需要處理的死亡。沒有一個塵世間的人,可以避過性慾和死亡,但每一個人都應該懂得面對和應付,村上想帶出的是這樣的話語,每一本他的小說都相似地一樣。
或許很多人希望知道Little People 和空氣蛹的真正寓意,但這些皆值得讀者從閱讀中找尋自己的答案,更深入的解說,會影響到看書的雅緻。真相或謎底往往在不遠的身邊或看過的東西,只是被人疏忽了而已。
結局的選擇,是村上另一點奧妙的地方。讀者往往是執著於主角的收場,這是正常的。面對性慾的引誘和死亡的壓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村上之前的作品也作出過很不一樣的取態,《挪威的森林》的直子踏上了自毀的路,《舞!舞!舞!》的由美吉和主人公成功衝破了壓迫和迷惑,《國境之南、太陽之西》的島本和《發條鳥年代記》的久美子均不願去正面面對,《海邊的卡夫卡》的田村重新開始人生。他們有些逃避,有些自毀,有些勇敢地衝破障礙,有些得以重生。村上給了不同的答案予讀者,由他們去思考,選擇生存方法的權利,永遠在每一個人自己的手中。
《1Q84》的青豆與天吾的結局,其實可以有多個可能性,書內的情節和佈局,締造了條件讓村上去選擇一個他認為最合適的結局給讀者,以第2冊來結束,還是第3冊來結束,是村上自己的考慮。結局還是應該賣個關子,由讀者從享受村上優美文字的過程,找尋答案。探索的過程,比結果的獲知,來得更充實和美妙,也有助發現自己的1Q84。
村上春樹沒有令讀者失望,《1Q84》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讀的書。
村上春樹的名字在今天的書店已經成了一個 icon ,高魅力的程度跟iPhone、iPad不相伯仲。對不少人來說,讀村上春樹的書像是一種文化的象徵,波希米亞的身份展示。不過,自己不用iPhone,也不覺得自己是甚麼潮人,讀村上春樹的書,不是為了追逐甚麼文化名份。標籤化的行徑,沒有甚麼實質的文化意義,讀書不應分界限,挑選好書來讀便是。村上春樹的書,是好書,值得讀,已十分足夠了。
村上春樹的風格
村上的文筆,流露著濃郁的後現代都市人呼吸氣息,把人們血管內所存在和傳送著的孤獨、疏離、無奈,通過小說的角色和帶有生命力的文字,帶回世界上,供讀者一同感受,從而找回迷失方向的自己。這是村上小說獨特和吸引的地方。村上不算是一位多產作家,《1Q84》是他 20 多年來第12部長篇小說。但當中算得上是真正長篇的,只有一半而已,貴精不貴多已是村上的另一個個人標記,屬於真正長篇的《1Q84》受到讀者的歡迎,是可以預計得到的現象。
然而,儘管村上是日本作家,筆觸上卻沒有太多傳統的日本人風格。在其他日本作家筆下常常見到的社群、道德和生活習慣, 不會是村上小說內的主體。超現實小說的本體,超越了形而上學的概有框架,讓讀者能從更寬廣和沒有定位的入口,走進村上小說內充滿高度想像的建構空間。採用大量西方文化體系的音樂和文學著作在小說內作引令和點綴,配以西方小說作家的行文風格,令一個個村上筆下的角色,沒有日本人的社會特質,而是充滿西方自由主義的氣味。
新的演繹視野
這部《1Q84》是村上一部甚為成熟的作品,無論是說故事的方法,謎語的運用,以至人物角色的塑造,充滿一貫村上的風格之餘,亦帶入了新的寫作角度和演繹視野。這部小說把村上過去小說內一些未完全說透的哲學和想法,以另一個不同的故事,娓娓地延展出來。但若是沒有看過村上以前的小說的話, 《1Q84》不一定是進入村上世界的恰當選擇。對村上的慣常讀者來說,羊、貓、鼠、性慾、死亡、兩個世界,都是經常讀到的東西,在村上筆下的世界也有一定概有的潛在意義。這些能感受的意義,也許隨增齡的歲月和不同人的文藝感覺,有所差異,但肯定的,是若果讀者沒有讀村上小說的體會,吸收能力會來得慢一點,也可能覺得吃力一點。但若真的以《1Q84》作為村上小說的起步點,或許會是一項有趣的嘗試和經驗,只不過自己不會是這一種類別的讀者了。
村上在這部《1Q84》,的確採用了不大一樣的演繹方法。村上一貫的行文,感性味道和文藝質感相當重。勾劃出來的故事,如雲似霧般,有一種輪廓,但卻沒有固定的形態,讓人有一種需要想像的感覺。重心靈的表達,而不著重世俗的事情。主角多是平凡人,沒有社會地位,不涉及太多世俗的社群,但卻擁有高尚健康的做人方式。村上不像宮部美幸那種如織布般把故事的一紗一線編織出來,也沒有渡邊淳一那份直率而沒有道德界限的引爆力,亦不是東野圭吾那種傳統推理小說的佈局者,村上春樹就是村上春樹,但《1Q84》卻明顯沒有遵照以往小說的風格來建構。講述「先驅」和「證人會」時,篇幅很長,亦很仔細,把極端宗教的精神以克制的筆觸描述出來; 對準文學新人獎,找代筆來寫《空氣蛹》,是諷刺現今的欺世行為;牛河的那一部份,亦是甚為罕有地,把青豆與天吾間的關係,以推理小說內的一般世俗人目光,來作核心演繹;這些皆採用了相當多的社會氣息,來帶出故事,跟之前村上那種與社會脫離的心境大有不同,是一個非常明顯的改變。也許,這是回應坊間長期以來,對村上小說過於灰暗和缺乏社會交流的批評。
不要被外表騙了
但正如小說的第1章所言,「不要被外表騙了」。演繹方式的調整,加入更多社會氣息,沒有改變村上小說的骨子風格,《1Q84》仍是擁有村上小說一貫的模式。主角的青豆和天吾,都是平凡不過的都市人,擁用大學學位但不顯赫的職業、沒有家庭溫暖、需要沒有愛的性生活作平衡與調劑、不追求金錢享受、愛好西洋音樂和文化、注重健康的飲食習慣、面對身邊人死亡所帶來的衝擊,皆是典型村上故事的角色。他們的疏離社交生活、與父母無甚連繫,無疑是後現代獨立生活模式下的產物,亦是村上思維下現代都市普通人的特質。
副線人物和故事的發展,亦是充滿昔日村上小說的味道。大塚環似是《挪威的森林》中的初美;「先驅」令人聯想起《尋羊冒險記》的神秘組織;安田恭子像那位《斯普特尼克戀人》內的學生母親女朋友;深繪里的身體和超能力跟《發條鳥年代記》的加納馬耳他很相似;有機心的戎野像《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的那位城府甚深的博士;牛河也直如是《發條鳥年代記》的牛河;小學戀人的握手和重逢是《國境之南、太陽之西》初君與島本的故事情節;第二個綠色月亮的含意也跟《發條鳥年代記》內岡田那道奇怪的痣有很大的相像;青豆找出口的情節也隱約感受到《海邊的卡夫卡》內中田找方法去關掉入口的那一個部份。儘管《1Q84》加入相當多的社會元素,但底子裡,仍是擁有很多村上小說的共通點,也是村上系列另一部份的延續。淒迷仍在,只是以往一些寫得頗為抽象的東西和啞謎,今次在《1Q84》內以另一個清晰一點的角度,送上給讀者。
兩個世界、性慾、死亡
《1Q84》的核心信息是人的兩個世界,一個現實世界,和一個不容易察覺和感受的內心世界。現實世界是知性的世界, 1Q84的那個世界是隱藏的世界,一個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鮮為人知的世界。套用一些淺白的語言,是人有兩個不同的面孔,一個供人看,一個卻是看不見的。天吾是數學教師,但也是小說作家;青豆是運動教練,但也是幫人把其他人移到另一個世界的高人;深田保以肉體侵犯了少女的軀體,但本身卻受盡慘痛的折磨; 大塚環表面享受婚姻和家庭的生活,但卻絕望地走上不歸路;Ayumi 是警察,但也是一名沉醉於性事的參與者;安田恭子是丈夫的妻子和孩子的母親,但也是人家的秘密情人;安達久美是優雅盡責的護士,但也是追尋極度刺激的冒險者。每個人其實都有自己的 1Q84,有些人可以從發現到兩個月亮,而察覺到問題,返回正軌,但有些人卻未能及時理解而喪失一切。讀者可從村上春樹感人的文筆,認識到每一個小說內的人物甚至乎自己,都擁有兩個面孔。
依村上說,月亮有亂性的象徵。第二個月亮的出現,是感情與性慾混亂的表現。天吾迷戀青豆,青豆迷戀天吾,牛河迷戀深繪里,所以三人皆見到兩個月亮。如果多一些篇幅寫 Ayumi 、安田恭子、天吾的母親的話,她們也應該看到兩個月亮,事關她們也是亂了性的一份子。人不能從亂了性的感情自拔,走向自毀的路是一個可能的結局。Ayumi、安田恭子、天吾的母親、牛河,完全地完成了村上筆下付予的角色任務。再抽絲剝繭一點,村上的小說只有兩個從來沒有改變的主題,性慾和死亡,兩樣人生必然會遇到的體驗。兩個月亮、 1Q84年、貓之村、 Little People 、空氣蛹,都只不過是個媒介,真正的信息,還是人應該怎樣去處理所面對的性慾,和怎樣去面對需要處理的死亡。沒有一個塵世間的人,可以避過性慾和死亡,但每一個人都應該懂得面對和應付,村上想帶出的是這樣的話語,每一本他的小說都相似地一樣。
或許很多人希望知道Little People 和空氣蛹的真正寓意,但這些皆值得讀者從閱讀中找尋自己的答案,更深入的解說,會影響到看書的雅緻。真相或謎底往往在不遠的身邊或看過的東西,只是被人疏忽了而已。
每個人的1Q84
結局的選擇,是村上另一點奧妙的地方。讀者往往是執著於主角的收場,這是正常的。面對性慾的引誘和死亡的壓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村上之前的作品也作出過很不一樣的取態,《挪威的森林》的直子踏上了自毀的路,《舞!舞!舞!》的由美吉和主人公成功衝破了壓迫和迷惑,《國境之南、太陽之西》的島本和《發條鳥年代記》的久美子均不願去正面面對,《海邊的卡夫卡》的田村重新開始人生。他們有些逃避,有些自毀,有些勇敢地衝破障礙,有些得以重生。村上給了不同的答案予讀者,由他們去思考,選擇生存方法的權利,永遠在每一個人自己的手中。
《1Q84》的青豆與天吾的結局,其實可以有多個可能性,書內的情節和佈局,締造了條件讓村上去選擇一個他認為最合適的結局給讀者,以第2冊來結束,還是第3冊來結束,是村上自己的考慮。結局還是應該賣個關子,由讀者從享受村上優美文字的過程,找尋答案。探索的過程,比結果的獲知,來得更充實和美妙,也有助發現自己的1Q84。
村上春樹沒有令讀者失望,《1Q84》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讀的書。
(尚有另一篇更深入的書評,可按此連結進入。)
2010年10月3日 星期日
再世張無忌:緬恩斯
新一季的歐洲足球,已經開鑼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搶奪了舞台的,不是豪花轉會費的曼城,不是由牙擦教練摩連奴領軍的皇家馬德里,不是買下前死對頭前鋒伊巴謙莫域的AC米蘭,而是藉藉無名的德國小球會緬恩斯。
七戰全勝,佔據德甲榜首,平了德國職業聯賽最佳開季紀錄,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這亦是歐洲四大聯賽的最佳成績,比其他豪門,如曼聯、車路士、國米、巴塞、皇馬等,還要優勝。這支小型球隊,沒有名牌球員,沒有往績支持,不少球員還需從其他球會借用,是完完全全不折不扣的無名之輩。靠的,是團隊的銳氣和打不死的拚勁,當中,作客前季聯賽冠軍禾夫斯堡的一役,落後3球而連追4球反勝,是為經典傑作。無疑,這刺激了球隊無比的士氣。
七場勝仗,絕不是單純幸運的結果。3場作客勝仗中,除了禾夫斯堡是敗將外,另外兩場的勝利,是從代表德國參加歐聯比賽的拜仁慕尼黑和雲達不來梅身上獲得。緬恩斯能獲得這樣精彩的作客勝利,是值得令人對他們作出更大的讚賞和尊重。能多走幾遠,沒有人知道,但奇蹟地屢屢闖過一關又一關,確有在光明頂連敗六大派高手的張無忌之風範。以無名勝有名,以拚勁勝老練。初生之犢不畏虎,縱有滅絕師太又何懼之有?
緬恩斯的戰績亦告訴人們,士氣和決心,毅力和鬥志,可以跟名氣和經驗作出有力量的對決,而且毫不吃虧。迷信名牌、只看經驗,幾乎是不少人引以為鑑的專用信條。意大利人卡比路將英格蘭南非世界盃之路糟蹋,巴西人鄧加堅持重用老將失利,都在印證成功沒有必然單一的藥方。
足球如是,政治亦如是。慈禧太后為了保護滿室貴族人士利益,不肯放膽用漢人,而只著手栽培庸碌的榮祿、載灃;毛澤東固執地堅持極左路線,導致一幕幕國家悲劇的出現;皆是缺乏真正政治家視野的表現。
香港的政治領域,比慈禧和毛澤東時期,開放程度只是不遑多讓。不論曾政府、各大政黨,都是一個個信條主義者,沒有魄力和膽色。四十多歲當美國總統、三十多歲當英國首相的風氣,不可能是在這裡養成。縱有張無忌的身手,亦沒有光明頂的舞台。政治如死潭,文化若斷谷。
欣賞真正的豪氣,不如兩星期後支持緬恩斯,主場再過漢堡這一關,創造新紀錄。
只是,再世張無忌,無緣相見在香江。
七戰全勝,佔據德甲榜首,平了德國職業聯賽最佳開季紀錄,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這亦是歐洲四大聯賽的最佳成績,比其他豪門,如曼聯、車路士、國米、巴塞、皇馬等,還要優勝。這支小型球隊,沒有名牌球員,沒有往績支持,不少球員還需從其他球會借用,是完完全全不折不扣的無名之輩。靠的,是團隊的銳氣和打不死的拚勁,當中,作客前季聯賽冠軍禾夫斯堡的一役,落後3球而連追4球反勝,是為經典傑作。無疑,這刺激了球隊無比的士氣。
七場勝仗,絕不是單純幸運的結果。3場作客勝仗中,除了禾夫斯堡是敗將外,另外兩場的勝利,是從代表德國參加歐聯比賽的拜仁慕尼黑和雲達不來梅身上獲得。緬恩斯能獲得這樣精彩的作客勝利,是值得令人對他們作出更大的讚賞和尊重。能多走幾遠,沒有人知道,但奇蹟地屢屢闖過一關又一關,確有在光明頂連敗六大派高手的張無忌之風範。以無名勝有名,以拚勁勝老練。初生之犢不畏虎,縱有滅絕師太又何懼之有?
緬恩斯的戰績亦告訴人們,士氣和決心,毅力和鬥志,可以跟名氣和經驗作出有力量的對決,而且毫不吃虧。迷信名牌、只看經驗,幾乎是不少人引以為鑑的專用信條。意大利人卡比路將英格蘭南非世界盃之路糟蹋,巴西人鄧加堅持重用老將失利,都在印證成功沒有必然單一的藥方。
足球如是,政治亦如是。慈禧太后為了保護滿室貴族人士利益,不肯放膽用漢人,而只著手栽培庸碌的榮祿、載灃;毛澤東固執地堅持極左路線,導致一幕幕國家悲劇的出現;皆是缺乏真正政治家視野的表現。
香港的政治領域,比慈禧和毛澤東時期,開放程度只是不遑多讓。不論曾政府、各大政黨,都是一個個信條主義者,沒有魄力和膽色。四十多歲當美國總統、三十多歲當英國首相的風氣,不可能是在這裡養成。縱有張無忌的身手,亦沒有光明頂的舞台。政治如死潭,文化若斷谷。
欣賞真正的豪氣,不如兩星期後支持緬恩斯,主場再過漢堡這一關,創造新紀錄。
只是,再世張無忌,無緣相見在香江。
荒謬非常的市建局
近日,在報章顯眼的位置,經常看到一段樓盤廣告,介紹和推銷一幢在灣仔以400多呎小單位為主的房子。售價約為 600 萬元起,發展商是市建局和南豐發展。
大約是 15,000 元左右一呎的樓價,應該是沒錯吧!詳細精準的數字,沒有再去啄磨的必要,那是冥王星人的計算機和字符方能理解的玩意。即時的感覺,是以為自己在台灣,貨幣是台幣。但是,這種騙自己的想法,幼稚得連自己也不能原諒。囍帖街項目將會賣多少錢,更是一個愚昧不堪的問題。
把舊樓拆掉、把舊區重建,是市建局的使命。拆了後,把房子包裝成金融優皮級(但比真正財子的廁所還要小)的住宅,以大型地產發展商銷售的方式來推銷,為著累積資源,完成其他使命,可謂用心良苦。對,市建局的使命沒有說要賺錢,但沒有錢怎能完成應有的工作,那是誰人都會說的話。
只是在市民眼中的重建,只是在意享受的塑造,而不是關懷的建立。在市建局網頁內看到的探訪老人、關心社區、扶育後輩,全是虛幻得不能形容的假象,滲入民間的卻是金光耀眼的奢華和炫耀,一種沒有感情的產物。抵押店變成食店,舊住宅變成酒店式服務的居住空間,不單把社區原有面貌徹底改變,還不停重複地複製沒有特色的消費文化,那種在商場、酒店已經毫不缺少的單調文化。這不是重建地區價值,而是將之洗掉,讓灣仔金鐘化,讓觀塘尖沙咀化,讓香港到處都可以買到Nikon、 Canon、 Sony、 iPhone、 Samsung、HTC,到處都可以品嚐刺身、紅酒、歐洲菜。
市建局得不到市民的讚賞,是必然的,因為無功可顯。而在孫明揚推出縮班殺校的政策後,市建局原有在 2001 年董治時期構思興建的學校,也大可省掉,繼續發揚「高品味優皮路線」的絕對優勢,甚至成為局內員工的花紅印刷機。花紅的發放,在職訓局、醫管局已是不能逆轉但教人氣憤的事實,而依情形看,市建局有不效法的可能嗎?
從資料看,陳淑莊、葉國謙、涂謹申、黃國健都是市建局的董事會成員,他們能發揮甚麼作用,或許是他們選民所關心的議題。監察開支、把方向引向正軌是必需的責任。
要辦得到或改變得到,或許不容易。但改變不來,還把職銜繼續掛上,才是更不能原諒的原則性錯誤。
大約是 15,000 元左右一呎的樓價,應該是沒錯吧!詳細精準的數字,沒有再去啄磨的必要,那是冥王星人的計算機和字符方能理解的玩意。即時的感覺,是以為自己在台灣,貨幣是台幣。但是,這種騙自己的想法,幼稚得連自己也不能原諒。囍帖街項目將會賣多少錢,更是一個愚昧不堪的問題。
把舊樓拆掉、把舊區重建,是市建局的使命。拆了後,把房子包裝成金融優皮級(但比真正財子的廁所還要小)的住宅,以大型地產發展商銷售的方式來推銷,為著累積資源,完成其他使命,可謂用心良苦。對,市建局的使命沒有說要賺錢,但沒有錢怎能完成應有的工作,那是誰人都會說的話。
只是在市民眼中的重建,只是在意享受的塑造,而不是關懷的建立。在市建局網頁內看到的探訪老人、關心社區、扶育後輩,全是虛幻得不能形容的假象,滲入民間的卻是金光耀眼的奢華和炫耀,一種沒有感情的產物。抵押店變成食店,舊住宅變成酒店式服務的居住空間,不單把社區原有面貌徹底改變,還不停重複地複製沒有特色的消費文化,那種在商場、酒店已經毫不缺少的單調文化。這不是重建地區價值,而是將之洗掉,讓灣仔金鐘化,讓觀塘尖沙咀化,讓香港到處都可以買到Nikon、 Canon、 Sony、 iPhone、 Samsung、HTC,到處都可以品嚐刺身、紅酒、歐洲菜。
市建局得不到市民的讚賞,是必然的,因為無功可顯。而在孫明揚推出縮班殺校的政策後,市建局原有在 2001 年董治時期構思興建的學校,也大可省掉,繼續發揚「高品味優皮路線」的絕對優勢,甚至成為局內員工的花紅印刷機。花紅的發放,在職訓局、醫管局已是不能逆轉但教人氣憤的事實,而依情形看,市建局有不效法的可能嗎?
從資料看,陳淑莊、葉國謙、涂謹申、黃國健都是市建局的董事會成員,他們能發揮甚麼作用,或許是他們選民所關心的議題。監察開支、把方向引向正軌是必需的責任。
要辦得到或改變得到,或許不容易。但改變不來,還把職銜繼續掛上,才是更不能原諒的原則性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