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坐進南瓜車的九把刀


  想理解社會的風氣,走入社會的潮流圈是一個好方法。就這一扯,把我扯了去看全城熱騰騰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感受一下甚麼是當下的坊間口味。

  相比那群一早潮入戲院的觀眾,自己無疑是有點落伍。不對《那些年》的上映產生反射式反應,源於對九把刀這部半自傳的原著,感覺非常一般。九把刀是勤力型的作家,多產,小說寫得簡單直接,通俗易懂。小說的《那些年》帶出了少男們一些逝去了的追女孩感覺,以沈佳儀(小說的女主角名字)的口頭襌「幼稚」二字,將那些年的歷史,貫穿到這些年的心境。然而,不論很多人怎樣吹捧九把刀的寫故事能力,作為讀者的我,只能說這部小說不是我的那杯茶。

  《那些年》小說的質感其實僅像一齣電視劇集,擁有框架的情節,但人物性格卻是模模糊糊,缺乏闊度和深度,枝葉也不是好看。它讓我回憶起那些年,穿著校服、青春少艾、主演《IQ成熟時》的鄧藹霖、莊靜而、鍾保羅和蔡楓華,那種校服式的校園氣氛,但人性一點的血氣方剛,只在拳頭上,而不在枕頭上。少男們夢裡的蕩漾,九把刀沒有掌握得到。整本小說,只有暗諷一個不斷打手槍的許博淳,這恐怕讓女孩子讀者,對少男的生理和心理情懷,有不準確的理解,甚至認為比艾米的《山楂樹之戀》,那位老三還要神聖。寫少年尋戀思春的小說,張小嫻的《麵包樹上的女人》,來得更真實吸引,更具文藝氣息。吹噓不來,就是吹噓不來,九把刀也不應太勉強。

  平凡的小說,在電影版卻是脫胎換骨,令九把刀像灰姑娘坐進南瓜車,箇中原因,倒有不少。一來是商業元素下,加入了適量符合尺度但接近現實的人「性」,令情節和枝葉豐富起來,不像小說那樣沉悶。其次,電影故事也有很大程度的改編,這不是指女主角的名稱,由沈佳儀轉成電影版的沈佳宜,而是小說內讓柯景騰第一個心儀的戀人李小華被刪除了。這令電影觀眾對柯景騰在青春和初戀的堅持,有更強烈的好感。小說的柯景騰,心跡和行為很不清晰,令看書的人感受他對沈佳儀的情,只像一件擺設。電影版的處理反是乾淨俐落,更惹人感動。

  第三,充滿色彩的畫面遠較文字吸引,飾演沈佳宜的陳妍希,樣子清純可愛,是全片的賣點,也是九把刀原著小說表達不出來的氣質。年初看電影《挪威的森林》時,說過電影完全拍不出村上春樹筆下直子的氣質。這次是剛剛相反,電影《那些年》的沈佳宜,是遠遠超越了九把刀筆觸所能展現的神韻,她才是那些年少男們在腦海的夢想。有些電影受制於文字,有些電影超越了文字。

  九把刀看來也很受日本漫畫家安達充的影響,那份為女孩子展示決心的格鬥,來自《H2》內,國見比呂跟橘英雄在球場和情場的君子競爭,也來自《Touch》內,達也參加的拳擊比賽。自小是安達充迷的我,看回這份較勁的意志,在《那些年》出現,也是一份很特別的回憶。但我不會特別欣賞九把刀的創作,這種格鬥感覺,永遠來自那些年陪伴著我的安達充漫畫。

  嚴格來說,電影版《那些年》不是小說的那部《那些年》。電影版經過不少的潤飾和烹調,迎合觀眾的口味,帶來一份清新,是一部具娛樂性的通俗作品,也替九把刀送上一台漂亮的南瓜車。但若果看完電影想追看原著的話,或許是浪費時間的考慮,這是我衷心的看法。


九把刀在原著小說,沒法描繪出電影內陳妍希的氣質。

5 則留言:

  1. 我卻裊喜歡這片子,可能我比較俗氣=P 其實我中學時代也時傻兮兮的,一定不會有什麼深度! 初戀,不就是糊里糊塗、不知自己想要什麼、也不知道什麼樣去表達情懷的時期嗎?! 太有深度就不像白紙了=P

    回覆刪除
  2. 謝謝你的留言,火星人。請不要客氣,看完書,看過電影,一起談談感受。電影,我是覺得OK的,通俗就是不用高深,不用花神,嘻嘻哈哈,就過去了,也各自取回自己的回憶。文字卻是另一回事,應該留下多一些點滴,原著跟電影實在相差太遠了。而且,感覺模糊不代表文字模糊,內文提到的艾米和張小嫻,行文也不特別艱澀,卻能寫出深一點的層次,這是我的原意。也許表達不好,請多多包涵和指教。

    回覆刪除
  3. 很好的評論。我認為不要把這片與文藝相提並論。它是一個輕年歲月的寫照。

    回覆刪除
  4. "甚至認為比艾米的《山楂樹之戀》,那位老三還要神聖"

    連你也墮進這"神圣", "乾淨"的框框。請一看我的博誌,
    討論, 討論。
    http://2chanze.blogspot.com.au/2012/02/blog-post.html

    回覆刪除
  5. 2chanze,謝謝你的留言。

    看過你的博誌,感覺很高興,網路世界還有不少有心人士寫出好的文章。將來一定多多拜讀。

    我是男性,看法是以男性角度出發。神聖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在七情六慾已著了火下,還能對女性的貞操有尊重的,對凡夫俗子來說,已真的真的是很難得了。或許我是墜落了penetration sex的框架,來得出評價。道德標準不同,對神聖的看法也會不同。我不會堅持我的標準,就是普世標準,那只是反映一部份人的看法。

    若看法過於庸俗,還望見諒。也期望將來多點交流。

    回覆刪除